北大微讲堂:文明与地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正文
附录
主讲人介绍
正文
大家好,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文明与地理》,而大家手中的地图是这节课的一个线索。去年大概10月份的时候,研究生院副院长王仰麟教授跟我提了说让我给才斋讲堂做一个讲座;之后我就一直想我该怎么讲,直到今年春节的时候才想好这样一个题目,叫《文明与地理》。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呢?主要是因为我觉得如果讲一些小的题目,可能当时讲得很清楚,但大家就容易缺少宏观上的认识。题目确定了以后,我就想怎么能够让大家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呢?而直到临近开讲的一个多月前,我才想到这张图;但是我自己不是一个会画图的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画出来,所以可能在比例上有些失真;这张图,我把它命名为欧亚大陆文明X。
之所以叫它“X”是因为:一,这个图本身像X;二,X代表疑问,关于文明的研究,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也因此提出了很多的文明之谜。比如说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可以说是东半球的四大文明古国;可是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都中断了,只有中国一个文明流传了下来。这就产生问题了:中国文明为什么会留传下来?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为什么会中断,乃至消失?留下来的文明古国,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可是当工业社会来临的时候,中国又被打败了。那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西方的文明为什么能够打败中国?为什么中国没有一直持续地兴盛下去?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分析,比如说有人就解释说,虽然中国的文明很长,但它是一个朝代一个朝代这样循环下来的;那我们就要问中国的历史为什么会变成循环呢?如果按照朝代来讲的话,唐朝以前,一个朝代大体上会持续200年左右;唐朝以后,一般300年左右;这又是为什么呢?
反观欧洲的文明,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循环,地理上,先由希腊到罗马,之后从西到东依次是: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而整个欧洲文明从希腊先由南到北再由西向东,是顺时针的顺序转换。但是中国的文明却始终没变,就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这又什么原因呢?如果综合考虑这些问题,把它们联系起来,我觉得自己还是能够来做一点介绍的。
我前面也介绍了,我原来是学自然地理的,跟这个文明没什么关系。但是1983年我到加拿大去进修的时候,无意中跟一个教文化地理的教员的谈话给我很多的启发、也让我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我1949年进清华,1953年春天在北大毕业,毕业之后留校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可以说从解放后一直到了70年代,不但是世界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中国社会内部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一直都不是很清楚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当时文革对我冲击很大,有些晕头转向的意味。后来我针对这些变化有了一些思考,但也只是自己在心里思索我在加拿大学习的时候,他们有一门课叫“人文地理”(中国当时没有),他们就讲——很多文明的起源跟地理的关系。我当时就问了一位老师一些问题,他说中国的很多变化,跟它的地理环境有关系。这句话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就想我自己就是学地理的,那我能不能解决我头脑里存在的疑问呢?
我就开始思考中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为什么它在近代落后了?而在改革开放后,它又在崛起了?可以说从80年代以后,我就经常去找些书来看、试着自己去解释这些问题。也可以说我今天讲的这些内容,是我从80年代中开始到现在大概30年时间里的思考的总结。而今天在这里听课的同学是各个学科都有,我希望大家能提些意见:我哪些地方讲的不对,或者是有错误的?我也是抱着交流的想法,把我自己的思考跟大家来做一个介绍。
因为要讲文明的起源,就得把世界的古文明一个一个弄清楚,除了查书,我还得看这幅图(这张图是两个月前绘的)。
因为经常看这张图,有一次看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注意的现象。即在欧亚大陆气候图上有两个东西地带。这两地带是什么呢?南边一条是副热带的干旱地区,北边这条线是温带的干旱地区。我们知道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河都出现在南边副热带干旱地带依次排开。中国是在北面地带下面,看着这现象时,我突然就有一个很明显的印象:这两条带中间有个联接地带。这个联接地带就是中亚。南面这一带既是农业民族的起源地,同时也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的起源地。北面这个带的南面是中国汉族农业的起源地,北面是匈奴人、蒙古人起源的地方。南面的这些古文明都是被游牧民族冲垮的:埃及、巴比伦、印度就是被游牧民族冲垮而没有延续下去。中国呢?因为中国这个地带比较特殊,而没有被匈奴人、蒙古人冲垮,这才得以继续存在。
在农业出现以后的发展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来扩展。在西方,先是副热带东端的中东,然后扩展到地中海、希腊、罗马,后又扩展到西风带的英、法、德地区。地中海与英、法、德的西风带都是东西向的、顺着纬度的,是平行的。所以欧洲的农业扩张是一个东南向西北的发展,第一波就是希腊、罗马,所以希腊、罗马强大起来以后,取代了副热带干旱的埃及与巴比伦,创造了辉煌的希腊、罗马文明;后来匈奴人发展起来了,他们跨过中亚冲入欧洲,把罗马冲垮了;罗马之后再无罗马!而欧洲文明则重新在其西风带地区发展壮大,最早是在法国和英国,然后逐渐地向东发展。可是中国农业文明出现之后,没有被匈奴人和蒙古人冲垮,而是继续发展。它的转换是发生在中国内部的,中国的中心原来在北方,就是黄河流域,后来转换到下面的长江流域南方。换句话说就是中国文明起源原来是先依靠干旱农业,唐朝以后则以水稻农业为基础。从经济上讲,它的中心从北方转到了南方。中国往下是东南亚,再往下是印度。所以和欧洲文明起源是从南向北,然后从西向东,顺时针方向转移不同,亚洲农业文明的转移是从东北向西南,沿东亚大陆的边缘由东北向西南也做顺时针转移。
上面讲的北非与蒙古高原两干旱区为X的西南向东北的轴,西欧与中国长城以南两个森林地带为X的西北向东南的另一轴,二者合一则为X格局。所以我画的这张图之所以叫X。这就是欧亚文明的一个基本格局,也可以说是五千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个转换的过程。所以我要先讲讲这格局——如果你能完全理解这格局的话,你就基本上了解文明的变化过程。
人类出现以后,他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而人类能吃的东西基本上是三类:一是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北大微讲堂:文明与地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