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序)
以人文视角总结香港的美好,发现香港的盲点
我曾是“港漂”。但我也认识一位在香港念书,随后工作的女孩,她说她不喜欢“港漂”这个词,同时觉得用“港漂”自称“怪怪的”,“有一种把自己说得很憋屈的劲儿”。她说既然生活在这里,就要融入。
“港漂”,一个磨平个性差异的身份称谓,隐藏了其背后冰山一般巨大的对香港及香港社会的不同体味。这个人群从一开始,便像《怪物大学》中不幸遗落人类世界的怪物一样,胆战心惊而又心怀期待地伸展着怪异的手脚或触须,侦查这个盘根错节的陌生城市的每个角落,找寻自己的安全位置。
这种尴尬和焦虑的情绪,来源于他们与香港主流社会之间的距离,由此带来的无可避免的抽离感和违和感,让他们无意中成为了香港社会的“参与式观察者”:他们径直进入香港社会的生活和文化之中,一方面得到了一个观察香港社会习俗和言行规则的内部视角,另一方面又得以以一个外部的客观的空降者身份来窥探,如是在“参与本体”与“观察本体”的不断搏击中取得平衡,消解尴尬和焦虑,同时收获五味杂陈的感受。
从细节入手,“以人文视角总结香港的美好,发现香港的盲点,以第三只眼观察与提升香港之所以是香港的N个要素与理由”,是“人文香港”所立下的坚实据点。而经历了失语症、社交拘泥症而走向与主流社会平等对话的“港漂”,则试图用真诚打破沉默,找回一点点在缝隙中生长的幽默感,用“我”开始叙事香港。
从明天起,我将以“前港漂”的身份,每天讲述一点香港生活,关于社交,关于家庭,关于工作,关于娱乐,关于饮食,关于香港社会的方方面面及我的直观感受和微妙观点。
这是一段独白,也是一场对话,可以说是面对城市母体的堂吉诃德式的挑战,更是一个无力吓人的怪物和每一个曾经擦身而过的熊孩子的回忆。请你走进“我”,用“我”的眼,重新发现香港,重新感受这个文化交融碰撞下的城市的点点滴滴。
社交篇
“友好关系强迫症”
阿May是我的一个香港朋友。某天她见完新朋友,回来后似乎有点郁闷,她问我们:“你们觉得我这个人不Nice吗?”原来,阿May为新朋友没有在她或其他朋友面前称赞她“Nice”而有些介怀。
Nice,即“人很好”,是香港人初次交往首要原则和目标。这个原则之重要,就跟国外小朋友在万圣节必须讨到糖一样,尤其对注重亲近关系的女生而言。就拿阿May来说,她觉得她陪新朋友吃饭聊天,热情相待,回过头来却没有收获一个竖起大拇指的称赞“阿May好Nice啊”她感觉相当挫败。
在非必要的社交场合里,如路上偶遇,如人数众多的宴会,阿May可以假装没见到你,或只是对你蜻蜓点水般点头微笑,但在一次她必须直面的“交锋”中,她没有获得她的战利品——“你好Nice”,这次交往经历无疑是不成功的,她甚至会对自己的社交魅力产生怀疑。
这就不得不提出香港人社交的一个核心特征:我称之为的“友好关系强迫症”。在交往初段至中段,他们很少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识,“求同存异”是他们的主要思路,他们害怕尴尬,难以接受矛盾,规避冲突,从而追求一种“表面的和平”。
这种心态一是因为与内地相比,日常生活中香港人极少遇到人跟人争执冲突的情景,“友善”的气场是他们社交的舒适区(comfort zone),是他们习惯维护的心理“安全伞”,在此基础上才有顺利对话的自信。二是从社交技巧来说,阿May从幼儿园就接受“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意愿和态度”的移情训练,因而善于创造和谐的氛围。从这个角度来看,还真的想不到说阿May不Nice的理由。
于是,我很肯定地对阿May说:“不会啊,你很Nice!”
说“哈喽”很夸张,说“你好”带点防御味
跟大部分性格开朗的香港人一样,阿辉对待朋友非常热情。第二次见到他时,他远远就挥起了手,隔着六七米远就开始打招呼了:“哈——喽!”这个“喽”字刚好停在他重重拍在我肩膀的那一霎,他旋即开始了今天的话题:“今天我们要去的长洲岛是香港最有名的离岛之一……”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阿辉的个性化打招呼方式,但当我的肩膀被不同的人重重拍了好几回之后,我意识到这是外向型香港男士的一种典型的打招呼方式。一般来说跟香港人见面,打招呼说声“嗨”是最普遍的,但这样显得不够热情啊,所以进行改良后,他们会像阿辉那样说:“哈——喽!”类似于美国人夸张的见面语:“Whaaaaaaat's up!”由此将刚见面的冰面打破,填充掉话语空洞期的尴尬,随即便马不停蹄地开启会话。有时候他们“哈啊”得太长,以致我担忧他们下巴都要掉了。
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同样隐藏了香港人的“友好关系强迫症”:在交往初期缺乏安全感的象征 。他们对待尴尬就像对待赶不走的苍蝇一般不厌其烦。
而对待老朋友,他们也有一套迅速融洽的土方法。中下阶层的香港男性(精英阶层的社交方式将另外介绍)遇到熟悉的朋友时,经常用简单粗暴的一个“喂”代替,随后萝卜加大棒式地用粗鄙的、带有脏话字眼的语句迅速拉近双方的关系,如“你条粉肠(广东话的粗口‘撚样’的谐音之一,用作形容人面目可憎或奸狡)这么久没有蒲头(出现),去哪发达了”或“你个老衬(形容愚蠢、头脑糊涂、被别人占便宜的人)面色这么好,又去桑拿按摩啦”之类的。
有趣的是,内地司空见惯的打招呼用语“你好”却鲜见。一般如果听到香港人说“你好”,下一句很可能就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因此“你好”是一种商务用语,稍过于正式。但如果香港人知道你是内地来的,首次见面第一句话却往往是不标准的国语“你好”,这是他们示好的一种方式,同时也略略透露了一点点防御意识。
放弃无谓的社交,是香港宅男最经济划算的选择
在香港,被网民和主流传媒滥用的次文化用语“宅男”、“电车男”、“毒男”虽然定义不一,但基本上含有贬义,指向重合度很高的一个群体,即那些因性格内向而退至网络世界,除必要的工作外足不出户、异常钟爱ACG(动漫电玩,为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电子游戏的缩写),好色却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与异性交往的青壮年男性。与其他地方相比,因出版物极为自由丰富、部分家长纵容、啃老无压力,香港可谓是培育宅男的沃土,研究系、消费系、同人系、变装系 ............

书籍插图:
书籍《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 - 插图1
书籍《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