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的宝藏:莎草纸与西方文明的兴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0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THE PHARAOH’S TREASURE
Copyright © 2018 by John Gaudet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 © 2020 by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献给所有相信我的人
献给那些曾经怀疑我、读完本书后
便会有所改观的人
代中文版序
丝绸之路,这条自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连通亚欧的贸易路线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关键作用。2005年,知名纸张史学家乔纳森·布鲁姆(Jonathan Bloom)提出了一个新颖而有趣的想法。在他看来,浆纸制作工艺才是丝绸之路上传播的最重要的“商品”,这项发明永远地改变了中国和世界。他认为“丝绸之路”更应该叫“纸张之路”。
布鲁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在于,尽管普遍认为丝绸之路是丝绸、玉器、玻璃器皿、陶瓷和漆器的早期贸易渠道,但这条陆路交通网同样也是信息和技术知识互联互通的渠道,而这种互联互通正是现代纸张世界诞生的必备要素。
不过,一切都要等到公元1000年之后才会发生。在此之前的许多年里,尤其是从公元前1000年至300年,中国人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简。而在同一时期,其他有历史记载的地区已经在用纸写字。纸莎草制成的早期纸张风靡一时,莎草纸的产地埃及垄断了全世界的纸张供应,稳定的纸张出口和销售范围覆盖整个罗马帝国,并远至阿拉伯地区乃至后来的基督教世界,却把中国排除在外。有一种言论认为,古代中国文化不如西方文化发达,因为竹片虽然数不胜数,但作为书写材料,它的性能却远不如莎草纸。
进入基督教时代之后,西方和阿拉伯世界开始使用单张和成卷的皮纸,不过皮纸要比莎草纸昂贵得多。而当浆纸在8世纪经由丝绸之路传入阿拉伯和西方世界时,上述局面将彻底改变。
浆纸首先来到阿拉伯世界,当地人在中国造纸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用亚麻碎布作为原料。随后,阿拉伯造纸术又推动了欧洲浆纸工业的发展,最终造就了我们所熟悉的现代纸张世界。不过在现代纸张诞生之前,中国制造浆纸的效率就已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水平。浆纸在中国本土的广泛使用可以归结为两大因素。一是造价低廉,二是几乎任何植物纤维都可用于造纸。制作莎草纸的原料植物仅在埃及生长,浆纸则不同——汉麻、藤、碎亚麻布、黄麻、竹和桑皮都可以作为原料,平民百姓甚至用草制纸。
第一个千年里,中国的浆纸新技术很快传播到周边各国,尤其是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新型纸张从此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国,与古代西方的莎草纸世界分庭抗礼。用竹简写字曾经让文明的发展变得迟缓,而浆纸出现后,中国似乎在全力弥补之前的差距。
书籍制作是历史进步的标志之一。在西方,书籍首先以卷本即写有文字的莎草纸卷的形式出现。到基督教时代,卷本则逐渐让位于多张莎草纸折叠装订而成的小册子,这种形式被称为册本。皮纸册本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修道院制作的早期书籍多为此类。4世纪时,如果一座西方修道院的藏书阁内有数千份这样精心制作、手工印刷、装订厚重的册本,那就算得上收藏丰富了。
我想,古代中国上演的景象可能会让同一历史时期的西方写工和学者瞠目结舌。中国古人直接绕过莎草纸和皮纸,就地取材造出了浆纸并将其用于雕版印刷。中国西北古城敦煌附近的藏经洞保存了雕版印刷的实物成果。1900年,人们在丝绸之路上这片具有重要宗教和文化意义的绿洲发现了莫高窟藏经洞,洞中藏有数千份406—1002年之间的手稿。除1100部书卷,还有超过15000部纸质书籍和篇幅较短的文献。
这些书籍多采用折本形式,即将用于写字或印刷的长卷纸一反一正折叠,折成类似现代地图的一叠,便于存放,也更便于阅读,避免了西方和阿拉伯地区的书籍封装法费时费力的缺陷。
廉价的新型纸张、雕版印刷术和简单的封装法,所有这些革新技术都让中国的书籍产量急速增长。或许正是此番大规模增长推动大唐迎来了四海升平的文化盛世。在我们的印象里,此时的中国仿佛完全淹没在书海之中。一位经验丰富的印刷工每天可以印制2000张纸,这一纪录直到500年后约翰内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在欧洲登场时才被超越。
五代十国时期的宰相、翰林学士冯道充分发挥了新型生产技术的优势。他利用活动的木雕版大规模刊印儒家经典,在西方享有“中国古登堡”的美名。第一部有评注的标准版儒家经典于932—953年间在长安印制完成,共130册。这种经过改进的印刷术传播迅速,朝鲜已知最早的书本刊印于950年。刊印完毕的儒家经典被进献给后周太祖。冯道往往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印刷术的发明者,是他让印刷术成为引领宋朝复兴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浆纸制造工艺也沿着丝绸之路一步步西传,花了325年才走完全程。诞生于中国的造纸术从吉尔吉斯斯坦传入伊斯兰世界,最后进入安达卢西亚,并于1076年来到欧洲南部。伊斯兰造纸商对东西方交流的整个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最关键的作用是把浆纸制造工艺引入了西班牙南部,让欧洲人得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13世纪意大利制造出细腻的优质浆纸,后来成为列奥纳多·达·芬奇和约翰内斯·古登堡等人的得力工具。
综上所述,有了丝绸之路,浆纸才出现在了欧洲,不过它的旅途似乎是一条单程线。西方对中国纸鲜有需求。穆斯林在7世纪后期征服中亚以后,迅速建立起的官僚机构很快开始用浆纸记录和保存信息,因为浆纸相对便宜且高产,而且与羊皮纸不同的是,在浆纸上改动字迹极易被人觉察。
中国纸的问题在于表面过于柔软。未经施胶处理的纸张就像纸巾一样,墨水会在纸上洇开,渗透到背面。这样的纸虽然可用于雕版印刷,也可用柔软的毛笔书写,却不适合西方盛行的羽毛笔和伊斯兰地区所用的芦秆笔(qalam,又称盖兰笔)。这两种笔的笔尖会划伤未施胶纸的柔软表面,将墨点洒得到处都是,洇成一团团墨斑。莎草纸和皮纸从未出现过类似的问题,这让西方人不禁对浆纸这种新型媒介持怀疑态度。
阿拉伯人为此所做的第一项改进是用淀粉给浆纸进行施胶处理,或者通过打磨增强纸面的硬度。他们设法将经过改进的浆纸出口到欧洲,但要让人们放弃莎草纸和皮纸绝非易 ............

书籍插图:
书籍《法老的宝藏:莎草纸与西方文明的兴起》 - 插图1
书籍《法老的宝藏:莎草纸与西方文明的兴起》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法老的宝藏:莎草纸与西方文明的兴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