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医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温氏医案
清·温存厚 撰
杜鹃 张明选 校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温氏医案/(清)温存厚撰;杜鹃,张明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2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ISBN 978-7-5132-3029-2
Ⅰ.①温… Ⅱ.①温…②杜…③张… Ⅲ.①医案-汇编-中国-清代 Ⅳ.①R249.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10610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4.75 字数21千字
2015年12月第1版 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3029-2
*
定价 15.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64065415 010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目 录
校注说明
李 序
自 序
温病
瘟疫
伤寒
咳嗽
痰饮
吐涎沫
吐血
祟病
疯魔
汗喘
痹症
风燥
忧疾
痰喘
戴阳
痢疾
休息痢
喉症
干咳便闭
目疾
泄泻
痔
腹痛
大便闭塞
伤食
中痰
水肿
气肿
吐泻
饿病
痰厥
伤寒
头痛
呕吐
因惊停食
年老气喘
腰痛
发痧
经闭
血崩
安胎
误胎为痞
急惊风
痘后虚症
慢惊
精毒
疯狗咬方
辟催生论
校注后记
校注说明
《温氏医案》为清末医家温存厚的著作。温存厚,字载之,重庆人,官至总兵。具体生卒年代不详。
书中收载的48则治疗验案,多为各科临床常见病证,辨证准确,处方精当,便于指导临床治疗。现存版本共有两种。此次校注,因清光绪十二年(1886)温氏自刻本内容完整,刊刻年代较早,故作为底本,以光绪十三年(1887)郑文益堂刻本为校本。
本次校注整理遵循以下原则:
1.全书统一采用简体横排,按内容进行分段。
2.凡底本中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俗体字改为正体字,统一径改,不出校记。部分异体字、古字直接径改,如“捄”同“救”,“闇”同“暗”,“徧”同“遍”,“沈”同“沉”,“胎”同“苔”,不出校说明。通假字于首见处出注说明。
3.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标点句读。
4.对疑难冷僻字词加以注音和解释。
5.原书卷首“蜀渝州温存厚载之氏著,男仁椿友松、仁焜晴岚,侄仁枢北庵,仁澍雨村同校字”等语,今一并删去。
李 序
天下之患,常忽于至微,而酿于心之弗探其要。当其萌蘖
[1]
甫
[2]
兆,有识者审几察变,洞测夫祸患从出之源,起而匡正补救之。虽有大难,隐然消弭
[3]
于无形;委而属之暗庸
[4]
卤莽之夫,则颠倒错乱,措置益乖,势且溃败而不可收拾。身之有疾,亦犹是也。风温病象,初发绝类伤寒,而根源寒热悬殊,治法迥异。前贤论著奥深,亦颇源流歧混,后人鲜识指归,临证贸然,往往滋误,心窃悯焉。岁庚午,承乏
[5]
巴邑,与温君载之同官,相得甚欢。其襟宇渊雅,不类武人,而才识闳博。谈兵之暇,旁涉轩岐,能穷其精微,而神明变化之。尝为人治疾,所活甚众。会刘甥辑五婴病,医者以伤寒法疗之濒殆,君至则力主风温,诊辨精确,投药立瘥。余既欣愕钦服,因就商曰:君治温疾信神妙,顾海宇广矣,安得如君者数什伯辈,而遍济之?无已,则盍笔之于书,以告来者。君曰:是余志也。今年春撰著斯编,附缀医案,邮寄见示,且索弁言,披绎数过。其探本也,如涉昆仑而穷河流之源;其辨证也,如然犀牛渚而幽怪毕现
[6]
。询可谓此患而能探其要者矣。亟付手民,冀广流传,庶临证者奉为指南,及早辨审,不至溃败而不可收拾。是则有以拯斯云夭枉之厄,而补阴阳造化之偏也,岂其微哉!是为序。
光绪十三年仲夏上澣调署资州直隶州知邛州事愚弟李玉宣拜题
[1]萌蘖:萌发的新芽,喻指事物的开始。
[2]甫:方才,刚刚。
[3]消弭:消除,平息。
[4]暗庸:愚昧无能。
[5]承乏:承继暂时无适当人选的职位。
[6]然犀牛渚而幽怪毕现:指洞察奸邪的意思。然,通“燃”。《晋书·温峤传》:“至牛渚矾,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自 序
尝闻用药如用兵,治疾如治国,谓其所关系者甚大,所补救者甚宏,究非浅尝辄止者,能测其底蕴者也。夫用兵,险事也,社稷之存亡系焉;治国,重权也,生民之长养赖焉。医之为术,亦复类是。予束发受书
[1]
,弱冠从戎,而于岐黄一道,未暇探讨。咸丰间,出师黔楚,转战蜀中,见士卒蒙犯风霜,感受湿秽,苦无良医,病多不起,予触目而心恻焉,乃留心医学,无非利己利人,迄今三十余载。将历年治验诸方随时笔记,聊以自证,非敢授人。兹因李太守听斋嘱,将治温要诀及历年医案,命予述出,以公同好。予一介武夫,乌能以管窥之见炫诸当世耶?奈听斋济世心肫
[2]
,函促再四,不揣固陋,订为编目,酌核之余,终觉词旨肤浅,不堪示人,尚冀高明之士更从而正之,或可稍释汗颜矣。
时光绪十二年岁次丙戌仲秋月中浣渝州温存厚载之叙于荆花楼
[1]束发受书:从成童之年开始接受文化教育。
[2]肫(zhūn谆):诚恳、真挚的样子。
温病
癸酉三月,邑侯李听翁之外甥刘辑五得染温病,被医误治,遂成烦躁不眠,两目直视,大小便闭,津液枯涸,舌起芒刺,危在顷刻。延医满座,各出心裁,或议温补,或议攻下,纷纷不决。延余往视,因各医议论不同,取决于余。诊其六脉浮洪兼数,重按无力,所现各症皆因前医误用温散,助其蕴热,耗干津液,已成坏症。此时再用温补,定成亡阴之症,并非实火,攻下不宜。余即拟用人参白虎汤,外加元参、麦冬、生地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温氏医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