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中国家庭秋冬进补指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中国家庭秋冬进补指
南/陈惊蛰著.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11
ISBN 978-7-5359-6004-7
Ⅰ.①秋… Ⅱ.①陈… Ⅲ.①补法—基本知识
Ⅳ.①R24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33081号
Qiudong Jinbuhao,Lainian Shengbingshao:Zhongguo Jiating Qiudong Jinbu Zhinan
责任编辑:马霄行
特约编辑:读客朱华怡 读客梁余丰
封面设计:读客罗远生
责任校对:盘婉薇 冯思婧 谭曦
责任印制:罗华之
出版发行:广东科技出版社
(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11号 邮政编码:510075)
http: //www.gdstp.com.cn
E-mail: gdkjyxb@gdstp.com.cn(营销中心)
E-mail: gdkjzbb@gdstp.com.cn(总编办)
经 销: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印 刷:北京盛兰兄弟印刷装订有限公司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西芦城黄鹅路西 邮政编码:102612)
规 格:680mm×990mm 1/16 印张12.75 字数170千
版 次:2013年12月第1版
2013年12月第1次印刷
定 价:29.90元
如有印刷、装订质量问题,请致电010-85866447(免费更换,邮寄到付)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第一章
秋冬进补,千万别补错!
为什么要秋冬进补?秋冬进补最“划算”
秋冬进补好了,来年就不容易生病
秋冬补品不能乱吃,要吃就吃补阴的食物
进补食物并非越贵越好,便宜的食物更养人
秋冬进补别太急,感到寒意时再进补
天气冷了,还能吃“凉”食吗?
第二章
进补之前,先养好脾和胃
早晨一碗粥,饭前一碗汤
长在地底下的食物能补脾
“秋老虎”还没走,“贴秋膘”应等一等
秋天进补叫“淡补”,口味应该清淡点
烹饪方式用错了,进补功效减一半
第三章
秋天进补,多吃润肺的食物
生梨、熟梨大不同,秋天应该吃熟梨
秋天如果要吃肉,就吃鸭肉和鹅肉
秋分之前吃苹果,秋分之后吃核桃
秋天养肺,应该多吃酸味食物
秋天早睡早起,再吃一些百合
秋天进补最简单的原则:多吃水果
第四章
冬天进补可以不吃肉,吃素也能大补
“冬有生姜,不怕风霜”,霜降之后吃点姜
“立冬萝卜赛参汤”,冬天多吃萝卜错不了
“栗子稀饭赛补剂”,冬天补肾吃栗子
冬天少吃一点咸味,多吃一点苦味
“冬藏”勿忘减肥,试试滋补减肥方
“是药三分毒”,吃补药前先学会分辨
第五章
冬天吃肉别盲目,搭配好才能进补好
“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冬天吃鸡能补气
天气冷了吃点荤,“冬吃羊肉赛人参”
光吃肉不算进补,搭配蔬菜美味又健康
一边吃肉,一边保养脾胃
到了一二月份,多吃点豆类和蔬菜
第六章
对照九种体质,找到最适合你的秋冬进补方
不同体质,要用不同的进补方法
阳虚体质小心受凉,多吃牛羊和辣椒
阴虚体质不要过暖,多吃百合和银耳
气虚体质及时增减衣,多吃山药和鸡肉
痰湿体质要勤锻炼,少吃甜食和肉食
湿热体质要注意卫生,多吃冬瓜和芹菜
血瘀体质要注意保暖,多吃山楂和萝卜
气郁体质要学会疏导情绪,吃山药莲子安安神
第一章
秋冬进补,千万别补错!
秋冬是一年之中最适合进补的两个季节,每逢秋冬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进补各种食物或药物。但是秋冬进补有不少学问,您真的补对了吗?
为什么要秋冬进补?秋冬进补最“划算”
民间俗话说:“秋冬一进补,春天能打虎。”秋天和冬天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两个季节,在秋冬季节进补事半功倍。
人上了年纪后,身体逐渐变差,大多会出现一些“虚”的症状。《黄帝内经》说:“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衰老是人体的自然现象。有的人气虚,会出现头晕无力、倦怠懒言、胸闷气短、容易出虚汗、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症状;有的人血虚,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四肢麻木、大便干燥等症状;更常见的是,很多老年人都有点肾虚。肾气亏虚是衰老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大多都有肾虚的毛病。俗话说:“人老腰先老。”很多老人弯着腰走路,还经常腰腿疼,这便是肾虚的症状。
身体有了虚证,该怎么办呢?《黄帝内经》说:“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老年人身体虚弱,就应当相应地“补”。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千金要方》云:“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意思是如果食物可以治好疾病,就尽量别吃药。因此,对于那些没有明显病症,虚证也不是很厉害的人,平时多吃一些进补的食物是最好的办法。
那么,是不是一年四季都适合进补呢?我见过一些热衷于进补的老年人,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大堆蛇酒、羊鞭酒这类大补的补药和药酒,一年四季,每天都要吃上一点药,喝上一点酒,持之以恒,觉得这样就能大补了。这样的做法对吗?
进补有一个时机问题。如果真有老年人一年四季都坚持吃相同的补药,恐怕他会遇到这种情况:在炎热的盛夏,他吃了补药后会感到浑身燥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甚至还会流鼻血;等到了寒冷的冬季,他又会觉得这些补药不太管用,吃了以后浑身还是冷冰冰的,身体仍旧虚弱,没“补”过来。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要知道,人生在天地之间,和自然万物是融为一体的,用《黄帝内经》的话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养生的秘诀在于,人的生活作息应当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而不是忤逆自然,这样才能得到长久的健康。正如古人说:“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中国家庭秋冬进补指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