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学派医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医古籍医案辑成·学术流派医案系列
汇通学派医案
(二)
恽树珏
主 编 李成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汇通学派医案(二)/李成文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8
(中医古籍医案辑成·学术流派医案系列)
ISBN 978-7-5132-2271-6
Ⅰ.①汇… Ⅱ.①李… Ⅲ.①医案—汇编—中国 Ⅳ.①R24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21267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鑫金马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14.125 字数 328千字
2015年8月第1版 2015年8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2271-6
*
定价 4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目 录
《中医古籍医案辑成》编委会
《汇通学派医案(二)》编委会
内容提要
前 言
凡 例
汇通学派概论
恽树珏
内科医案
◆伤寒
◆温病
◆感冒
◆发热
◆咳嗽
◆哮病
◆喘证
◆肺痨
◆肺痿
◆煎厥
◆心悸
◆胸痛
◆不寐
◆迷睡
◆神昏
◆厥证
◆谵语
◆抽搐
◆拘挛
◆痉挛
◆痫证
◆胃脘痛
◆痞满
◆嗳气
◆恶心
◆反胃
◆呕吐
◆食滞
◆噎膈
◆腹痛
◆腹胀
◆泄泻
◆便秘
◆痢疾
◆霍乱
◆胁痛
◆黄疸
◆癥瘕
◆鼓胀
◆头痛
◆头胀
◆头昏
◆眩晕
◆中风
◆郁证
◆颤证
◆水肿
◆白浊
◆阳痿
◆遗精
◆湿邪
◆血证
◆痰饮
◆消渴
◆口渴
◆虚劳
◆汗证
◆腰痛
◆腰酸
◆疼痛
◆麻木
◆脚气
◆疟病
◆麻疹
◆药蛊
◆其他
妇科医案
◆月经先期
◆月经后期
◆月经过多
◆月经过少
◆月经淋漓不断
◆闭经
◆痛经
◆崩漏
◆倒经
◆月经不调
◆经行腹部乳部酸楚
◆带下病
◆妊娠
◆胎漏
◆小产
◆子嗽
◆妊娠血证
◆产后血晕
◆产后发热
◆产后身痛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麻木
◆乳少
◆乳核
◆阴挺
◆小腹痛
儿科医案
◆伤寒
◆温病
◆感冒
◆发热
◆咳嗽
◆哮病
◆喘证
◆肺闭
◆肺病
◆神昏
◆厥证
◆惊风
◆呕吐
◆食积
◆疳证
◆腹痛
◆腹胀
◆泄泻
◆便溏
◆痢疾
◆霍乱
◆黄疸
◆鼓胀
◆头痛
◆头昏
◆血证
◆痰饮
◆痉证
◆瘫痪
◆疟病
◆麻疹
◆痧后发肿
◆水痘
◆天痘
◆癣
◆湿疮
◆瘰疬
◆翳障
◆牙痛
◆胎火
外科医案
◆疮疡
◆瘰疬
◆斑疹
◆瘾疹
◆癣
◆囊痈
◆疝气
◆湿毒
五官科医案
◆失明
◆视物不明
◆目眴
◆目肿
◆脑漏
◆耳聋
◆耳鸣
◆鼻渊
◆喉痹
◆音哑
国医大朱良春题字
《中医古籍医案辑成》编委会
主 审
王永炎
总 主 编
李成文 王国辰
副总主编
郑玉玲 李建生 林超岱 李秀明
编 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洁 王 爽 王 捷 王 琳 王 超
王秋华 叶 瑜 付颖玥 朱婉华 伊丽萦
刘艳辉 刘桂荣 农 艳 张文学 张明锐
张星平 张家玮 胡方林 袁占盈 徐 珊
崔应麟 韩丽华 蔡永敏 戴 铭 露 红
《汇通学派医案(二)》编委会
主 编
李成文
副主编
庞 杰 郝 贤
编 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
李成文 庞 杰 郝 贤
内容提要
恽树珏,字铁樵,我国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尤擅儿科。曾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及“铁樵函授医学事业所”。著有《恽铁樵中医函授讲义》《伤寒论研究》《灵素商兑》《群经见智录》等。恽氏主张吸取西医之长处,融会贯通产生新的医学,但“万不可舍本逐末,以科学化为时髦,而专求形似,忘其本来”。
本套丛书将其医案收录在“汇通学派医案”当中,将恽氏《药盦医案全集》中的医案按照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的顺序进行重新归类整理,使之更加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适合中医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医学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前 言
医案揭示了历代医家在临证过程中的辨病辨证思路、经验体会和用药特色,浓缩并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本草、针灸推拿等多学科内容,理法方药俱备,临病措方,变化随心,对学习借鉴名医经验、临证思路,指导用药,提高临床疗效,继承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备受历代医家青睐。
明代医家李延昰在《脉诀汇辨》中指出:“医之有案,如弈者之谱,可按而覆也。然使失之晦与冗,则胡取乎?家先生之医案等身矣,语简而意明,洵足以尽脉之变。谨取数十则殿之,由此以窥轩岐之诊法焉,千百世犹旦暮也。”孙一奎在《孙氏医案》中指出:“医案者何?盖诊治有成效,剂有成法,固纪之于册,俾人人可据而用之。如老吏断狱,爰书一定,而不可移易也。”清代医家周学海强调说:“宋以后医书,惟医案最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潜心研究,最能汲取众家之所长。”俞震在《古今医案按》中说:“闻之名医能审一病之变与数病之变,而曲折以赴之,操纵于规矩之中,神明于规矩之外,靡不随手而应,始信法有尽,而用法者之巧无尽也。成案甚多,医之法在是,法之巧亦在是,尽可揣摩。”方耕霞指出:“医之有方案,犹名法家之有例案,文章家之有试牍。”余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汇通学派医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