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市场的昨天与今天
——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秦晖
 
东方出版社
2012年10月
目录
自序
古典商品经济与古代社会
汉金新论
汉代的古典借贷关系
关于西汉五铢钱的流通数额问题
唐代柜坊为“金融机构”说质疑
汉唐商品经济比较研究
古典粗佃制初探
郫县残碑与汉代蜀地农村社会
“市场理性"如何实现
历史与现实中农业市场的价格——供给反应
公平竞争与社会主义
寓平等于自由之中
“恰亚诺夫主义”:成就与质疑
相克亦相生
经济竞争中的“规则”与“起点”
淮橘为积,出局者迷
市场、改革与公正
“原始积累”与转型期政治经济学
有了真问题,才有真学问
产权改革要体现社会公正
敲响公正的警钟
企业改革要民主
“证券民主化”的反思
封底
版权信息
制作信息
自序
这里选的20篇文章大致反映了我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以来的学术与心路旅程。有人曾归纳说:80年代谈“主义”,90年代谈“问题”,是改革时期人文知识界的两大阶段。80年代“文化热”、“新启蒙”、西学东渐、思潮迭起,知识界盛行标新立异,理论思维活跃。而90年代气氛骤变,知识界回到了“乾嘉时代”,多谈问题少谈主义成为时尚,而且“问题”也日益高雅化,国学、“后学”与官厅经济学成为三大潮流。对此,贬之者认为是消极遁世,自甘“边缘化”;而褒之者则认为是从浮躁转向沉稳、从轻薄转向深刻。我则觉得任何一元化的价值判断都是可疑的,“先洋人之忧而忧,后古人之乐而乐”也许并无什么坏处,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关怀也并不那么可笑;与古人对话、与洋人对话和与“上头”对话都没有什么不好,伹与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缺少一种沟通也不是什么可炫耀的事。对80〜90年代的学风、士风之变化,正如对这一时期世风、政风之变化一样,要下结论怕还为时过早。
但就本人而言,则素来不是个得风气之先的人物,却有些逆潮流而动之嫌。80年代“新启蒙”之时我被许多人目为“考据派”,没有为“文化热”添过什么柴火。而90年代在一些人眼里我却成了浮躁的“激进”者,在别人从“主义”转向“问题”时我却由“问题”转向了“主义”。应当承认,我的学术与人生道路的转折的确与那场导致士风与世风大变的事件有关。但变种亦有不变在焉,虽云“四十而不惑”,五十亦未必知天命,但此耿耿一念却不是可以变来变去的!我并不善作愤世嫉俗之态,却也不是随波逐流之人。我想任何一种主流之潮即便它是合理的,也不能“一元化”,因为一元化便是万恶之源。既然如此,我甘居“非主流”,——80年代如此,90年代亦然——也是安之若素的。
出于耿耿一念,我的治学兴趣常有转移,本书所收之文便在经济社会史的大框架下触及了古今中外。时有友人劝我“由博返约”。我固不敢称博,也知当今信息爆炸、分工臻密之世不“返约”则难成学术之大器。但我不能以良知臣服于头脑。在《农民学丛书·序》中我曾说:“当今学界,有人力戒空疏之弊而大倡微观分析,有人深恶饾饤之学而力主宏观概括。其实两千年来的传统学术一直是‘义理之学’与‘训诂之学’轮流称大,其流弊不在于它太微观还是太宏观,而在于它缺乏形式化的科学思维,因而难以在宏观—微观—宏观或抽象一具体—抽象的认识循环中建立实证(或证伪)机制以推动学科的发展。”我今天要补充的是:空疏之学与饾饤之学我所皆不愿为者,还因为它们都缺乏一种本真的价值关怀,因而难以在问题—主义—问题的认识循环中培育人文精神以推动社会与学术的良性互动。而呈献给读者的这些作品是否避免了空疏化与饾饤化,就有待识者批评了。
最后要感谢经济史学界前辈汪敬虞先生,他在与我尚未相识之时,于《中囯经济史研究》创刊十周年之际对我在该刊发表的五篇文章作了评价。蒙汪老惠允移为本书之代序,在此亦谨致谢忱。正如汪老所言,我的“贡献”受惠于“编者”和其他师友同仁之玉成,包括本书的编者在内,而我的疏误则是我负其责的。
本书原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初版于1998年,至今已14年,市面早已绝版。应不少朋友的要求,承蒙东方出版社予以再版,除个别出版排印错误外,不作改动。文中的一些观点十几年后我的看法或有变化,但基本的学术思路已成历史,此次出版亦维持原貌,敬待读者与方家教正。
秦晖
古典商品经济与古代社会
“汉金之多”并非黄金金属量多,而是锭块金多;汉金是西汉法律确立、社会接受的价值尺度;汉金的流通手段职能不容忽视;汉金作为我国古典经济时代的责金属通货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超过欧洲16世纪水平的“金本位制”;“汉金消失”的实质是古典商品经济衰落、中古自然经济兴起所导致的黄金器饰化或曰金通货萎缩……
唐代不存在所谓“金融市场”,更没有出现什么“世界最早的”银行。这当然无损于唐文明的历史地位。没有发达的市场枢纽并不妨碍庞大的宫堡型城市崛起于专制集权的土壤上;没有有效率的工场手工业照样可以在工奴制下的官办作坊中生产出就当时工艺水平而言完全可以称得上“高精尖”的产品;没有活跃的商品流通却完全可以在超经济强制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劳务和产品的集散。
汉金新论
一、汉多锭块金
黄金在汉代(主要是西汉)的大规模使用,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同时也是一个难解之“谜”。西汉一朝,仅皇帝赏赐的黄金数目可查的就达90万斤之巨,约合今273.4吨。其中仅武帝一朝就有80万斤以上,而武帝时的两次规模最大的赐金就分别达50余万斤与20余万斤。

两汉之交的新莽王朝灭亡时,仅集中在王莽宫廷中的黄金就达70万斤。

这些数字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亦是惊人。与此同时,西汉史籍中在各种场合下以黄金表示价值的记载也特别多。然而,这样一个“黄金时代”到东汉便突告终止,以后两千年间再未重现。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无怪乎一千多年来人们为此议论纷纷了。
人们议论的第一个问题是:西汉果有这许多黄金吗?北宋初年,宋太宗就曾问学士杜镐:“西汉赐与悉用黄金,而近代为难得之货,何也?”

许多人觉得西汉黄金之多令人难以置信,便怀疑汉时史籍中的“金”都是或至少部分是指铜。早在晋、唐之 ............

书籍插图:
书籍《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 插图1
书籍《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