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品格-李洁非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壹 | 书生意气
辜鸿铭的恋乡与崇华
章太炎三入监狱
熊希龄的“裸捐”
闻一多:从诗人到斗士
父亲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
又见鲁迅
陈独秀:终身的反对派
傅斯年:从北大到台大
杂忆岳父赵元任
我的父亲刘文典
马寅初:此马非凡马
沈从文的“提携”与“被提携”
叶圣陶:一个小城青年的苦闷
茅盾毕生纠结于“脱党”隐痛
父亲李济的寂寞与流离
丁玲被软禁的一段秘史
“愤青”郭沫若
记忆中的伯伯曹聚仁
贰 | 命运几何
“罗闻浦何”——“五四之子”的命运分野
“文革”中的顾颉刚先生
萧乾:从心理学角度看历史断片
陈独秀最后的遗憾
费孝通的后半生:从著名“右派”到学术泰斗
走出秦城的父亲周扬
厄境中的巴金
朱自清真是被饿死的吗?
远居异域昔人非——凌淑华的晚年生活
杨荫榆:最后的生命之花
壹 | 书生意气
辜鸿铭的恋乡与崇华
都说,辜鸿铭是个文化怪杰、文化奇人,他一生获13个博士学位,他对语言有极高的天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他是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大学》、《中庸》等书,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被说成是“专办出口货的”;他能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能巧用英国的地道文化典故嘲笑美国人没有文化;曾经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有较频繁的书信来往,与之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他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故宫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祖籍是福建厦门同安,不过,他生在南洋,是第四代华侨,后来又在西洋留学游历,娶东洋女人为妾,出仕在北洋政府。他极少回祖籍地,却一生念着祖籍,用他的话说:祖家像头上的辫子一样,是无形的根。
他在北京家里用的管家叫刘二,就是老家人,跟着他几十年,伴他几十年,没有结婚,打了几十年光棍。这位小老头管家的打扮与辜鸿铭如出一辙,红丝结顶的小帽,蓝布大褂,脑后也拖着一条辫子。辜鸿铭说他几乎离不开这位小老头管家,他能操流利的闽南话,这位管家整天可以用闽南语和他对话,的确给他莫大的快慰。但除此之外,他离不开这管家,还因为“刘二就是我的影子,我和他穿着打扮差不多”,更因为“走到北地来了,吃他的饭菜,不会水土不服。水土,当然是老家好”!
有一年,他带着家眷坐船回厦门小住,同船的一位外国老太太因船主介绍,认识了这位中国的名人,就和他攀谈起来,并且向他请教说:“辜先生,请你给我一个意见,我这次选择到厦门养病,这地方是适宜的吗?”辜鸿铭接口就说:“适宜之至,适宜之至。”然后,就大谈他有一回也到厦门养病的事,说那时候他一句话不会说,一步路不会走,不得不一直躺在床上,就是到厦门才养好病的。他说,这地方水土好啊,我还没有看到水土比我们这里好的呢。他口吻中的那一份忘情,真让人感动,外国老太太也就很放心踏实、而且急切地要去分享那一份“好水土”。
他对祖先极为虔诚,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都要为祖先设灵位,买一些酒菜为祖先上供祭拜和叩头,结果遭遇过外国人的嘲笑,说:“你的祖先怎么会来吃喝你的酒菜?”他盯着这外国人反唇相讥:“哦!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那该是你们祖先闻到你们所献鲜花的花香的时候了?”他当然清醒地知道,祖先是不会来吃喝这酒菜的,可他说人不能忘本,这祭祀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提醒,也是对自己恋乡怀乡情结的安慰。
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盗国而称帝,不少有“皇帝情结”的人,是雀跃欢呼的,而同样有“皇帝情结”的辜鸿铭却把袁世凯说得极为不堪。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可是,辜鸿铭极有意思,他说自己国家文明的缺陷可以,要是外国人说中国的不好,他每每要梗颈力争,不胜不已。有一回,一个英国学者和他发生争执,相持不下时,那英国学者嘲讽他说:“你所教的不是英文诗吗?可见英国的文明能给你饭碗啊!”辜鸿铭反唇相讥说:“教英文诗主要是让学生学好英文后,懂得把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把中国温柔敦厚的诗教,拿去晓谕那些四夷之邦。”
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访问,想见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见这位外国大作家。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鸿铭到来。毛姆的朋友没办法,把辜鸿铭不来的事告诉毛姆,毛姆就自己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辜鸿铭的小院。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好一会儿,才自我解嘲地哈哈大笑。
紧接着,毛姆和他谈起他翻译的德文译本《大学》,说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是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过的好译本。
这才使辜鸿铭高兴起来,心情很好地要请毛姆吃饭,并说:“中国温柔敦厚的诗教,的确值得拿到英伦推广!”
(摘自《国学》2011年第10期,文:少木森)
章太炎三入监狱
“要拿章炳麟,就是我!”
1903年5月27日,上海的《苏报》聘请章士钊为主笔,并聘请章太炎、蒋维乔、吴稚晖等分任《苏报》撰述,《苏报》实际上成为上海革命派的喉舌。章太炎等人的革命宣传活动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恐慌。由于《苏报》报馆坐落于上海的公共租界内,清政府不能直接前来查禁和捕人,他们便向各国驻沪领事及工部局正式交涉,要求工部局出面处理此事。
吴稚晖事前得到密报,一再催促章太炎等人“躲起来”,但章太炎担心他们逃避后将使革命受到损失,他毫不畏惧,坚持留下来等待被捕。6月30日,公共租界工部局派出巡捕前来《苏报》报馆指名捕人,章太炎挺身而出,自指鼻端,从容地说:“其余的人都不在,要拿章炳麟,就是我!”他随即被关进位于四马路的总巡捕房。在那里章太炎依然神气激扬,他还写了字条托人交给趁乱从后门走脱的邹容,晓以大义,要他不必躲避,邹容果然于第二天自行到巡捕房投案。7月7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民国的品格-李洁非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