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 疆域与人口-葛剑雄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疆域与人口葛剑雄 著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战国末期秦国的县地图,描绘了境内的河流、居民地及其名称。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帛地图,描绘了长沙国南部的地形及县、里的分布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广东广州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年)雕版墨印本图主要反映了汉代西域诸国分布以及交通路线。图中形象地表示了天山、葱岭、北山、南山、石山和积石山及其名称,并清晰地绘出了中国通往西域的两条路线,全图还标注了地名七十多处,该图对研究西域地理沿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藏于北京图书馆。位于今海南海口市新坡镇冼夫人纪念馆中的冼夫人雕像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的高昌故城遗址渤海国时期为防御北方黑水靺鞨而修筑的“边墙”位于今黑龙江牡丹江的渤海国古城墙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的辽上京南塔元至正四年(1344年)雕版墨印《契丹地理之图》。现藏于北京图书馆位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西夏黑水城遗址位于今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清代文人洪亮吉,在其著作《意言》第六篇《治平篇》中讨论了人口增长过快所面临的危机。位于今福建永泰县嵩口镇的官府文告“奉宪永禁溺女碑”南朝画像砖中的人物所穿的服装,受到了胡服的影响《北齐校书图》中坐在“胡床”上的儒士樊逊
目录中国疆域,祖国母亲的胸怀中国疆域,世界特有的地位一、中国疆域的类型正式行政区特殊行政区军事驻防区、屯垦区民族或地方自治地区实际统治区名义与实质——“称臣纳贡”与羁縻政区二、走向统一的漫长历程:先秦时期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三、中原王朝疆域的扩大和稳定:秦汉时期第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西汉初的困境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匈奴和其他边疆政权不完全的中兴:东汉的疆域边疆诸族的内迁和扩张四、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从三国至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形成乱世群雄的角逐:从“八王之乱”到十六国的兴衰对峙中的稳定:北方的统一和再分裂北方的局部扩张和南方的退缩五、从大一统到大分裂:隋、唐、五代时期隋朝行政区域的扩大空前的扩展:唐朝前期的疆域强盛后的衰落: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疆域边疆政权的消长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六、分裂的延续和结束:宋、辽、金时期北宋和南宋的疆域辽、金和其他政权的疆域七、牧业民族一统天下:元朝的建立八、退缩中的中原王朝:明时期奴尔干都司的设置与撤销北方和西北诸卫所的内迁南方和西南的退却对西藏主权的延续其他政权的疆域九、统一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清朝时期东北地区的统一从入关到平定台湾击败噶尔丹,蒙古归一统对西藏主权的确立天山南北路归入版图,极盛疆域最终形成帝国主义入侵使疆域变形最贪婪的掠夺者——沙皇俄国十、推动中国疆域形成与稳定的因素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统一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疆域落后腐败导致国土沦丧 13亿中国人的来历——人口与民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二、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三、人口增长的特点增长缓慢“大起大落”发展的阶段性人口增长的阶级不平衡性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四、影响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战争政治制度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五、中国历史上的移民类型自北而南的生存型移民以行政或军事手段推行的强制性移民从平原到山区、从内地到边疆的开发性移民北方牧业或非华夏族的内徙与西迁东南沿海地区对海外的移民六、迁移和融合——中华民族的形成汉族的壮大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中国疆域,祖国母亲的胸怀中国疆域,世界特有的地位
中国,13亿中国人的母亲!是您无比宽阔的胸怀,哺育了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中国人。当我们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后,逐渐结成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并最终形成政治实体,建立起早期的国家。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已证实,在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已经统治了黄河中下游大片土地。历经商、周,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后的朝代名称各异,它们的疆域也时有盈缩,但总的趋势是逐渐扩大,更加稳定,终于在18世纪中叶的清朝形成中国的极盛疆域,奠定了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基础。至迟在3000年前,出现了“中国”这个名称。起初,中国只是指众多国中接近都城的那些国,即商、周的中心地区及重要的诸侯国。秦、汉时代,已逐渐扩大到指朝廷直接管辖的区域,或华夏诸族(汉族的前身)聚居的地区。历代中原王朝无不以中国自居,边疆或少数民族的政权,甚至藩属国也以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为荣。明、清时,中国已成为朝代或国家的代名词。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正式成为国家的名称和国号的简称,今天也是我们国家的名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我们讲中国疆域形成的过程,就是指在这块土地上出现的政治实体、早期国家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以后,相互延续的各个朝代的疆域的变化,因此也包括那些先后加入中国的、中原王朝以外的或非华夏(汉族)政权或地区在内。简单地说,即如何从一个个范围不大的城、邦、国发展到一度拥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清中期)的国家。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我们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这片土地。要了解祖国的历史,就一定要了解我们的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史的进程中的场所——中国的疆域及其演变的过程。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进程。在现代国际关系没有建立起来时,疆域的大小和巩固程度集中体现了一个政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达的水平和国力的盛衰。像清朝前期,由于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又执行了现实的民族政策,在18世纪中叶实现了空前的统一,中国的疆域臻于极盛。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次次丧失了局部领土。这当然是外部帝国主义入侵的结果,但也是中国国力衰弱、政权腐败的具体表现。只有了解中国今天全部领土的来历,包括如何逐步形成和稳定的历史,以及近代如何被帝国主义宰割的历史,才能增强我们珍惜国土的爱国热情,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鼓舞我们振兴中华的决心。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并不是最古老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中国也不是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中国及其疆域在世界史上却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翻开世界 ............

书籍插图:
书籍《我们的国家 疆域与人口-葛剑雄》 - 插图1
书籍《我们的国家 疆域与人口-葛剑雄》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我们的国家 疆域与人口-葛剑雄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