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建筑-阿兰德波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9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幸福的建筑》(2007)。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幸福的建筑/(英)德波顿(de Botton, A.)著;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4
(阿兰·德波顿文集)
书名原文: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
ISBN 978-7-5327-4750-4
Ⅰ.幸… Ⅱ.①德…②冯… Ⅲ.小品文–作品集–英国–现代 Ⅳ.I561.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03614号
Alain de Botton
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
Penguin Group, 2006
根据企鹅图书公司2006版译出
Copyright © 2006 by Alain de Botton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Alain de Botton through Intercontinental Literary Agency and Big Apple Tuttle-Mori Agency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者个人网站:www.alaindebotton.com
图字:09-2006-612号
幸福的建筑
〔英〕阿兰·德波顿/著 冯涛/译
责任编辑/衷雅琴 装帧设计/张志全工作室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
网址:www.yiwen.com.cn
200001 上海福建中路193号 www.ewen.cc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90 × 1240 1/32 印张10 插页5 字数129,000
2009年4月第1版 2009年4月第1次印刷
印数:00,001-10,000册
ISBN 978-7-5327-4750-4/I·2650
精装本定价:28.00元
本书中文简体字专有出版权归本社独家所有,非经本社同意不得连载、摘编或复制
本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承印厂质量科联系。T:0571-85155604
献 给 夏 洛 特
目 录
我的作品在中国——新版文集总序
中文版序言(阿兰·德波顿)
一、建筑的意义
二、我们应建造何种风格的建筑?
三、会讲话的建筑
四、理想的家
五、建筑的美德
六、土地的承诺
幸福与建筑:德波顿访谈录
致谢
译后记
我的作品在中国——新版文集总序
阿兰·德波顿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的首度中国之行。抵达北京时是2004年5月的一个清晨,我的几位中国编辑亲自前往机场迎接,随身带着我所有作品的中文版。从机场前往市区的路上,我的编辑向我解释,对于将我的作品引进中国市场她真是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担心。她说,要想让中国读者接受一个全新的欧洲作家的作品真的很难,除非是那些教你如何取得商业成功或是如何操作电脑软件的书。不过,我的中国编辑也充满信心。因为中国读书界自有一群严肃的读者,他们渴望读到内容深刻、发人深省的优秀作品。结果,我的中国之行就演变成一连串的图书推广活动:接受采访、在媒体上露面以及在书店里朗读和签售。虽说大家事先都有过各式各样的疑虑,不过好消息还是接踵而至:我的作品确实在中国卖出去了。《拥抱逝水年华》——本描写以晦涩著称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书竟然卖了两万册!
写书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搞不懂为什么他的大著地球人没有人手一册;另一种人则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竟然有人肯巴巴地花钱买他的书而且认真读过。我属于后一个阵营,所以对于我的书竟然能在中国赢得这么多读者,我深怀感激。我有个网站(www.alaindebotton.com),我每天都能看到中国读者的留言,他们想跟我交流几句,想表达他们对我作品的喜爱。写作是桩难上加难的营生,可是拥有这么热心的中国读者,感觉确实容易了很多。
返观我已经出版的几本书,我有时仍不免有些犯嘀咕:我到底属于哪一类作家——究竟是什么将这些只言片语连缀到一起,成为一本完整的书。从一开始写作,我就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明确知道我想成为哪一类作家之前我只知道我不可能成为哪一类作家。我知道我不是诗人,我也知道我不是个真正的小说家(我讲不来故事,我“发明”不了人物)。而且我知道我也做不来学者,因为我不想墨守那一整套学术规范。
后来,我终于发现了自觉正好适合自己的定位:随笔作家。据我个人的理解,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如果一位随笔作家来写一本有关爱的书,他也许会对爱的历史和心理稍作探究,不过他最终必须得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这种朋友般的阅读感受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我希望我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想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
初习写作,我还认识到我喜欢写得尽可能简单朴素。这当然也挺冒险的,因为虽说你是刻意写得朴素,可难免也会冒乏味和幼稚之讥。不过我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要想附庸风雅、假充聪明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你只需故作高深,让人弄不懂你就成。如果有本书我看不懂,也许就意味着作者比我更聪明——这是我们作为读者都未能免俗的一种普遍的受虐欲心理。我则宁肯抵挡住这种诱惑,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写作,因为我讨论的主题本身就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恋爱、旅行、身份焦虑、美与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
除了要写让人看得懂的书之外,我还立志要写在某些方面能对人有所助益的书。有一种观念认为好书就不该(没义务)对人有任何用处,为艺术而艺术嘛——并非为了实际的进步或是事业的成功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我也认同这种观念。为了完全改变自己而去啃那些严肃的书籍确实愚不可及,不过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幸福的建筑-阿兰德波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