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社丛书: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美) 德里克 (Dirlik,A.)主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讲学社丛书)
ISBN 978-7-208-12772-2
Ⅰ. ①后… Ⅱ. ①清… ②德… Ⅲ. ①思想史-研究-中国-近现代 Ⅳ. ①B25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15741号
书名: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作  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 頔
转  码:南通众览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SBN:978-7-208-12772-2/C.483
本书版权,为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所有,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进行编辑、翻印、仿制或节录。
豆瓣小站:世纪文景  新浪微博:@世纪文景
微信号:shijiwenjing2002
发邮件至wenjingduzhe@126.com订阅文景每月书情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讲 导论现代性,全球性,历史——方法论的反思
现代性
全球现代性
多种现代性
多元历史
【课后讨论】
第二讲 我们的认识途径全球化——普遍主义的终结?
多元现代性
全球化与人文科学
多元现代性:全球性的文化多元主义
将当下历史化:日常斗争与认知途径
第三讲 现代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览
结论性意见:遗产
第四讲 边地上的孔夫子全球化、发展的国家与儒学重构
儒学的死亡与复活
东亚、资本主义与儒学
“美国的孔子”:杜维明与儒学复兴
“制造儒学”
“边地上的儒学”
第五讲 时间空间、社会空间与中国文化问题
中国的文化形成:当下和过去
China/中国——为无名国度命名
历史的负担:文化与多元决定
流动中的文化:跨民族主义与文化栖居空间
第六讲 中国化将中国世界化——20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和人类学
社会学和人类学:起源与本土化
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本土化:社会科学中的政治
中国化:一种批判性评价
第七讲 全球现代性时代的国学
全球现代性与知识扩散
遗产
国学/全球现代性
第八讲 全球现代性的再反思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现代性
全球性的概念领域
全球现代性
全球现代性的过去与未来(?)
参考书目
评议:国学院里的德里克
一、怎样阅读“这一位”作者
二、滑得像泥鳅的“现代性”
三、当发展也成了一种“主义”
四、国学院里的德里克
印象记01 从“德老”到“老德”——青年学子眼中的阿里夫·德里克教授
印象记02 德里克——从中国革命史学者到“后革命”理论家
差点参与军事政变
在台湾学汉语,淘旧书
“六十年代的经验”
第一个把全球化概念介绍到中国
专访:“历史学不是反革命的”
总序
还在清华国学院尚未复建之前,我和陈来兄就猫在家里,大致设想了未来的“三大讲座”,也就是将要设在清华园里的“梁启超纪念讲座”、“王国维纪念讲座”和“陈寅恪纪念讲座”,它们将分别处理“思想与宗教”,“美学、比较文学与汉学”和“边疆民族史”的不同课题。
也是早在那时,我们就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这种工作将是接着梁启超,特别是接着他所创建的“讲学社”来做的。正因为这样,我在本院所接受的第一次访谈中,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这样提出:“这种讲座形式本身,就是对本院传统的一种继承。不知你是否了解,中国现代史上几次最著名的来华学术交流,就是由梁启超组织的讲学社所发起的,该团体曾经每年一个,先后请来了美国哲学家杜威、英国哲学家罗素、德国哲学家杜里舒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到中国来进行较为长期的学术交流,不仅在当年轰动一时,而且对于此后的文化也是影响久远。”
嗣后,幸赖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襄助,新的清华国学院甫一成立,我们的纪念讲座也就同时启动了。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从美国邀来了德里克教授、梅维恒教授和包华石教授,从英国邀来了麦克法兰教授,从法国邀来了巴斯蒂教授,又从日本邀来了狭间直树教授,——算起来已是累积了六次,而每次都为清华同学带来了精心设计的八周课程。
当然,在这么个“学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对话意识也变得更强。正因为这样,我的每次开场白都要开宗明义:尽管请来的都属于名重一时的学者,但他们却并不是来照本宣科的,否则就跟又翻译了他们的哪本书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了。相反,他们被如此郑重其事地邀来,就是要到气氛活跃的课堂上,来跟中国学者各抒己见地进行交流,甚至来跟学生们唇枪舌剑地进行交锋。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还专门进行了制度设计,同时请来专业对口的中国学者来充任各个讲座的对话者,以便让同学们能从中看到,问题意识从来都是有“前理解”的,而知识生产也从来都是方生方成的。因此,真正会读书的读者和真正会听讲的听众,都不会只从一位作者那里,或者只从一位讲演者那里,就指望找到不可撼动的、足以当作信仰来膜拜的“绝对真理”;相反,那“真理”就算还确实存在,也从来只是隐隐约约地,闪现在互不相让的学术对话中,——从而在我们精心设计的讲座中,体现为增长着的文化间性!
如此热闹的“三大纪念讲座”,当然还是要坚持开办下去。不过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另一个愿望要还,因为就在上述的那次访谈中,我还曾透露了计划的另一半:“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这种讲座一旦完成,马上就会进行翻译、整理与修订,以便尽快在一套新创的‘清华国学讲演丛书’中,公布给全社会!我们希望,诸如此类的深度学术交流,会为当代文化交锋留下一个活生生的样本,也向后人提供一个研究比较文学和学术交流的鲜活案例。”事实上,尽管尚未来得及奉献给社会,这项工作却一直在积极进行,包括整理、翻译和修改讲稿,包括组织中国学者的评议,也包括跟出版社商讨各种相关事宜。
而今,终于到了把它端出的时候了,免不了又要发笔再写篇序言,来交代一下整个项目的来龙去脉。也差不多恰逢此时,原藏于南长街54号的任公手稿,也非常抢眼地出现在自己面前,——而无巧不巧的是,其中恰有一份以往不为人知的、梁启超亲笔手书的“讲学社简章”,其中的内容是这样的:
一、本社因欲将现代高尚精粹之学说随时介绍于国中,使国民思想发扬健实,拟递年延聘各国最著名之专门学者巡回讲演。
二、每年聘请一 ............

书籍插图:
书籍《讲学社丛书: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 插图1
书籍《讲学社丛书: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讲学社丛书: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