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社丛书: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8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日)狭间直树主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讲学社丛书)
ISBN 978-7-208-13727-1
Ⅰ.①东…Ⅱ.①清……②狭…Ⅲ.①梁启超(1873~1929)—人物研究 Ⅳ.①B25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71867号
书名: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主  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主  讲:[日]狭间直树
评  议:张 勇
出 品 人:姚映然
责任编辑:李 頔
封扉设计:蔡立国
转  码:南通众览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SBN:978-7-208-13727-1/K·2501
本书版权,为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所有,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进行编辑、翻印、仿制或节录。
豆瓣小站:世纪文景  新浪微博:@世纪文景
微信号:shijiwenjing2002
发邮件至wenjingduzhe@126.com订阅文景每月书情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讲 东亚近代文明史的时段划分——世界史的近代与东亚
一、就讲座题目的若干说明
二、东亚近代史的“文明史”时段划分
三、日本对于逃亡前的梁启超的意义
第二讲 身为康有为的弟子——以接受西方为目的的“康学”与“西学”
一、梁启超的学识——抑或是传统学术的基础
二、康有为的学生
三、逃亡之后的在日活动
四、日本支持者
第三讲 梁启超思想的独立——《清议报》时期
一、康有为的来日与梁启超
二、《清议报》的改编
三、《仁学》与《谭嗣同传》——康梁与谭嗣同的关系
第四讲 梁启超的“辉煌期”——《新民说》等
一、《新民丛报》的发行
二、梁启超掌握的新学理
三、关于“新民说”
四、“新民说”的立论基础和轴心的转移
第五讲 “预备立宪”时代的梁启超
一、清朝的“预备立宪”与梁启超的宪政视察报告
二、关于《请定国是折》
三、梁启超移居须磨
第六讲 民国初年的梁启超
一、回国后的政治地位
二、对日态度的变化
三、日本人的对华态度——吉野作造
第七讲 梁启超与历史学——1920年代东亚人文科学形成史的一个横断面
一、《中国历史研究法》
二、对桑原骘藏的评价
三、作为“科学”的历史学
第八讲 《梁启超年谱长编》的编辑与翻译——梁启超年谱在近代东亚文明圈中的意义
附录
清朝的立宪准备与梁启超的代作上奏
一、派遣考察政治五大臣的经过与梁启超
二、梁启超之代作奏折——《请定国是折》
三、梁启超代作奏折之时代位置——以“阶级”为媒介
“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启超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他
序言
一、《知新报》中的《谭嗣同传》
二、《东亚时论》中的《谭嗣同传》
三、梁启超笔下的谭嗣同:其一《清议报》中的《谭嗣同传》
四、梁启超笔下的谭嗣同:其二《仁学》单行本中的《谭嗣同传》
结语
《新民说》略论
导言
一、《新民说》与“中国之新民”
二、《新民说》中的国家和国家思想
三、《新民说》与日本
四、“论私德”之后的“中国之新民”的立场
结语
评议
印象记
总序
还在清华国学院尚未复建之前,我和陈来兄就猫在家里,大致设想了未来的“三大讲座”,也就是将要设在清华园里的“梁启超纪念讲座”“王国维纪念讲座”和“陈寅恪纪念讲座”,它们将分别处理“思想与宗教”,“美学、比较文学与汉学”和“边疆民族史”的不同课题。
也是早在那时,我们就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这种工作将是接着梁启超,特别是接着他所创建的“讲学社”来做的。正因为这样,我在本院所接受的第一次访谈中,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这样提出:“这种讲座形式本身,就是对本院传统的一种继承。不知你是否了解,中国现代史上几次最著名的来华学术交流,就是由梁启超组织的讲学社所发起的,该团体曾经每年一个,先后请来了美国哲学家杜威、英国哲学家罗素、德国哲学家杜里舒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到中国来进行较为长期的学术交流,不仅在当年轰动一时,而且对于此后的文化也是影响久远。”
嗣后,幸赖学校与社会各界襄助,新的清华国学院甫一成立,我们的纪念讲座也就同时启动了。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从美国邀来了德里克教授、梅维恒教授和包华石教授,从英国邀来了麦克法兰教授,从法国邀来了巴斯蒂教授,又从日本邀来了狭间直树教授,——算起来已是累积了六次,而每次都为清华同学带来了精心设计的八周课程。
当然,在这么个“学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对话意识也变得更强。正因为这样,我的每次开场白都要开宗明义:尽管请来的都属于名重一时的学者,但他们却并不是来照本宣科的,否则就跟又翻译了他们的哪本书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了。相反,他们被如此郑重其事地邀来,就是要到气氛活跃的课堂上,跟中国学者各抒己见地进行交流,甚至来跟学生们唇枪舌剑地交锋。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还专门进行了制度设计,同时请来专业对口的中国学者来充任各个讲座的对话者,以便让同学们能从中看到,问题意识从来都是有“前理解”的,而知识生产也从来都是方生方成的。因此,真正会读书的读者和真正会听讲的听众,都不会只从一位作者那里,或者只从一位讲演者那里,就指望找到不可撼动的、足以当作信仰来膜拜的“绝对真理”;相反,那“真理”就算还确实存在,也从来只是隐隐约约地,闪现在互不相让的学术对话中,——从而在我们精心设计的讲座中,体现为增长着的文化间性!
如此热闹的“三大纪念讲座”,当然还是要坚持开办下去。不过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另一个愿望要还,因为就在上述的那次访谈中,我还曾透露了计划的另一半:“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这种讲座一旦完成,马上就会进行翻译、整理与修订,以便尽快在一套新创的‘清华国学讲演丛书’中,公布给全社会!我们希望,诸如此类的深度学术交流,会为当代文化交锋留下一个活生生的样本,也向后人提供一个研究比较文学和学术交流的鲜活案例。”事实上,尽管尚未来得及奉献给社会,这项工作却一直在积极进行,包括整理、翻译和修改讲稿,包括组织中国学者的评议,也包括跟出版社商讨各种相关事宜。
而今,终于到了把它端出的时候了,免不了又要发笔再写篇序言,来交代一下整个项目 ............

书籍插图:
书籍《讲学社丛书: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 插图1
书籍《讲学社丛书: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讲学社丛书: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