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评释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温病条辨》评释
郭谦亨 编著
郭冠英 整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温病条辨》评释/郭谦亨编著;郭冠英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7
ISBN 978-7-5132-2480-2
Ⅰ.①温… Ⅱ.①郭…②郭… Ⅲ.①《温病条辨》-注释 Ⅳ.①R254.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97342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双峰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14.5 字数 347千字
2015年7月第1版 2015年7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2480-2
*
定价 3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目 录
郭谦亨先生简介
整理说明
评释说明
温病条辨序
温病条辨叙
温病条辨序
问心堂《温病条辨》自序
凡 例
卷首 原病篇
卷一 上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 温
伏 暑
湿温 寒湿
温 疟
秋 燥
补秋燥胜气论
卷二 中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 伏暑
寒 湿
湿 温
秋 燥
卷三 下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 伏暑
寒 湿
湿 温
秋 燥
卷四 杂说
汗 论
方中行先生或问六气论
伤寒注论
风 论
医书亦有经子史集论
本论起银翘散论
本论粗具规模论
寒疫论
伪病名论
温病起手太阴论
燥气论
外感总数论
治病法论
吴又可温病禁黄连论
风温、温热气复论
治血论
九窍论
形体论
卷五 解产难
解产难题词
产后总论
产后三大证论一
产后三大证论二
产后三大证论三
产后瘀血论
产后宜补宜泻论
产后六气为病论
产后不可用白芍辨
产后误用归芎亦能致瘛论
产后当究奇经论
下死胎不可拘执论
催生不可拘执论
产后当补心气论
产后虚寒虚热分别论治论
保胎论一
保胎论二
卷六 解儿难
解儿难题词
儿科总论
俗传儿科为纯阳辨
儿科用药论
儿科风药禁
痉因质疑
湿痉或问
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
小儿痉病瘛病共有九大纲论
小儿易痉总论
痉病瘛病总论
六气当汗不当汗论
疳疾论
痘证总论
痘证禁表药论
痘证初起用药论
治痘明家论
痘疮稀少不可恃论
痘证限期论
行浆务令满足论
疹 论
泻白散不可妄用论
万物各有偏胜论
草木各得一太极论
郭谦亨先生简介
郭襄(1920—2004),字谦亨,以字行。陕西榆林榆阳城区人。著名温病学家,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原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生于中医世家,曾祖绣川、祖父瑞西、父亲金铸均为杏林名宿。幼年曾就读于“献庭书屋”,年十二,即随祖父瑞西先生学医、侍诊,又受教于本邑名医袁公硕甫。自幼熟读中医经典,学本岐黄、仲景,崇尚东垣、景岳、嘉言、青主,尤精于叶、吴等温病大家之学,颇多发微。1938年悬壶塞上。1944年后,历任榆林师范学校校医,榆林地区、榆林县人民政府特约医师,陕西省卫生协会常委等。1954年创办“榆林县中医联合诊疗所”(榆林县中医院前身)并出任主任。1955年调至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陕西中医学院前身)执教。1958年参与筹建陕西中医学院。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陕西省分会一、二届理事等职。1981年,受卫生部委托主持举办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温病学师资进修班。
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及科研凡六十七年,治学勤奋严谨,为医殚精竭虑,教学勤勉不倦,科研严肃认真。临证长于内、妇科疾病诊治,对痨瘵、肝郁、胃脘痛、胸痹、心痛、心悸等病颇富经验。在温病研究上造诣尤深,自成一家,成为一代温病学大师。他勤于临证,精于治疗,一生活人无算,虽至耄耋之年,仍然来诊不拒,笔耕不辍,遗有亲手记录医案数千例。执教近五十年,桃李遍及省内外。主要医学论著有《中医诊断学》《温病学》《中医诊断歌括析义》《温病述评》《郭氏温病学》等,主编的还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温病学》(与孟澍江、王乐匋合编)及温病学高教参考书多种。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整理说明
《温病条辨》是中医温病学术理论的奠基著作之一,清代吴鞠通著,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自嘉庆十八年(1813)问心堂初刻迄今已越二百多年。《温病条辨》成书之初,即被争相传抄;刊行之后,更是受到诸多医家重视,先后翻刻重印达五十余次。清代医家戴心田、钱文骥、方内散人、邓坤元、刘云博、李厚坤以及民国医家颜芝馨等,还将此书编撰成不同版本的“温病条辨歌括”,以利记诵,便于普及应用。可见这部著作无论在温病理论学习还是临证辨治上,都被奉为圭臬。
吴鞠通是乾隆、嘉庆时期名医。吴氏严谨治学,勤于思考,锐意创新,他溯源《内经》,精读《伤寒》,又博采刘完素、吴有性、叶天士诸家之长,取精去芜,融会贯通,大胆革新,自成一家之学。吴氏临证诊详察微,知行相契,不拘于成规,立法颁方,着手精准,疗效显著。他行医广及大江南北,尤其在乾隆年间温病流行时,名噪京都。吴鞠通基于长期学识积累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创立了温病“三焦学说”,并结合卫、气、营、血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和方法,为温病诊治确立了理论体系、治疗大法,也使中医学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法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像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一直为后世医家临床广泛使用。这些就是《温病条辨》的珍贵之处,也是它对中医学的重大贡献!
作为温病学的一部重要代表著作,《温病条辨》流传 ............

书籍插图:
书籍《温病条辨评释》 - 插图1
书籍《温病条辨评释》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温病条辨评释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