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效秘传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3mb。
书籍内容:
医效秘传 清 叶桂述
卷之一
要书说
古吴 叶桂天士 述 后学 吴金寿子音 校伤寒之病,不外六经,欲明六经,当知其要。要者何。定其名,分其经,审其症,察其脉,识阴阳,明表里,度虚实,之标本者,是也。定其名者,是定其正伤寒、或感冒、与风温、温毒之类也。分其经者,是分其阳经、阴经、直中之类。审其症者,是审其阳症、阴症、表症、里症、虚症、实症、寒症、热症之原。察其脉者,是察其有力、无力、及浮、沈、迟、数、弦、滑之类也。识阴阳者,谓识其阳病、阴病、阳虚、阴虚之候。名表里者,是明其在表、在里、或在半表半里之间。度虚实者,是度其表虚、里虚、表实、里实之病耳。知标本者,欲知其一经之中,而有标病、本病之类也。诚能若是,可谓知其要矣。既知其要,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不出握中矣。何患症之不明,病之难愈哉。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又曰、知其要者,万举万当,不知其要,则支离破碎。犹涉海而问津,故曰伤寒要书。
卷之一 六经图
足太阳膀胱经手小肠
足太阳膀胱经,乃诸阳之首,故多传变受病者为先,其脉起于目内皆,从头下后项,连风府,行身之背,终于左足外踝,故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尺寸俱浮者,太阳经受病也。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是风伤□气,乃表虚,宜解肌,桂枝汤主之。若头痛发热,无汗恶寒,是寒伤营血,乃表实,宜发散,麻黄汤主之。头痛、发热、恶寒者,此太阳表症,标病也。不拘日数多少,便宜发散。若发热烦渴,小便不利者,此太阳本府受病也,宜利小便,五苓散主之。若小便利者,不可再利,利之则引热入里,而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等症。又不可下,下之则表邪乘虚入里,而为痞满结胸、协热下痢等症。故曰太阳经症切不可下,下之则表邪乘虚内陷,而传变不可胜数。又不可利小便,利之则引邪入里,其害不浅。又曰、有汗不可服麻黄汤,无汗不可服桂枝汤。又曰、有汗不可再汗,汗多不可利小便也。
卷之一 六经图
足阳明胃经手大肠
足阳明胃经、乃两阳合明于前也。胃府者、府居中土,万物所归也。其脉起于鼻,上额,络于目,循于面,行身之前,终于左足内踝。经曰、尺寸俱长,阳明受病也。若头额痛、目疼、鼻干、不得眠,此阳明经标病也。不拘日数多少,即宜解肌,葛根汤。若身热烦渴,汗出恶热,此阳明经本病也,宜清邪热。若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扬手掷足,斑黄便硬等症,此阳明胃本实也,急宜下之。故曰、在经当解肌,在府当平热,府实则宜下。
卷之一 六经图
足卲阳胆经手三焦
足少阳胆经、乃前有阳明,后有太阳,居二阳之中,所以主半表半里,以胆为清净之府,无出入之路,不论在经在府,治法俱同。其脉起于目锐皆,上头角,络耳中,循胸□行身之侧,终于右足外踝。经曰、尺寸俱弦,少阳受病也。其症头角痛而目眩,胸痛而耳聋,寒热呕而口苦,皆少阳症也。此经有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也。只宜小柴胡汤加减和之。
凡头角痛耳烘烘而鸣,耳之上下肿痛,皆少阳所主部分邪火为之也。
卷之一 六经图
足太阴脾经手肺
足太阴脾经、为三阴之首,其脉始于左足内踝大指,行至腹,络于嗌,连舌本,行身之前。若寒邪卒中,直犯本经者,一时便发,腹痛、或吐、或利、俱宜温之。若四五日而发,腹满嗌干,此传经之邪也,又宜和之。如不渴而利者,寒也,理中汤温之。渴而利者,热也,猪苓汤清之。
寒热二症,皆有腹满,以热陷于内,邪气盛而充塞也,寒盛于内,胃气虚而壅滞也。
卷之一 六经图
足少阴肾经手心
足少阴肾经、为人身之根蒂,其脉始于左足内踝足心,上行贯脊,循喉咙,络舌本,散舌下,注心中,行身之前。若一二日无热恶寒,足冷蜷卧,或厥逆,脉沈无力者,宜温经散寒。若五六日而发,口燥舌干,脉沈有力者,此传经之热邪也,急宜下之。大抵少阴伤寒,多因劳欲损伤肾经而致,切不可妄投凉药。若脉沈足冷,虽发热,急宜温肾以扶元气。经曰、少阴病始得之,其脉沈,其症反热,此少阴自受风寒以起病,当汗之。若一日、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二日则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切要记其日子用药。
若三日后,不可妄汗也。经曰、误发少阴汗者,必动阴血,死不治。少阴病不问利不利,当分寒热而治。
若脉沈实有力,此热也,当下之。若脉沈弱无力,此寒也,宜温之。然寒热二症皆令有厥,以阳热内附,致手足冷也,阴寒独胜,亦手足冷也。然寒症亦有渴者,以少阴主水,肾虚水燥而渴,欲引水自救,故少阴虚寒亦有渴症也。
卷之一 六经图
足厥阴肝经手心胞
足厥阴肝经,厥者尽也,六经之尾也,其脉始于右足大指,环阴器,抵少腹,循肋,上唇口,与督脉会于巅顶,行身前之侧。若本经不足,寒邪直入,一二日便发,吐利少腹疼,脉沈无力,无热恶寒,甚则唇青厥冷,呕吐涎沫,舌卷囊缩,此直中厥阴之寒症,急温之。又曰、脉沈有力,饮水不止,此热也,是即传经之热症,急下之。微细无力,或沈伏不见,此寒也,急温之。然寒热二症皆有舌卷囊缩,以热主煎迫,寒主收引也,须仔细辨之。
卷之一
伤寒纲领
伤寒一症,虽有活人书、明理论、指掌图、伤寒论全生集等书,其间有论缺方,有分失论,有脉无症,有有症无法者,何哉。盖缘历年既久,遗失颇多,实非仲景之全书也。后之王叔和、以断简残编而补方造论,成无己、以顺文注释而集成全书,所以遗祸至今而未止也。嗟乎,仲景之书失全,伤寒之病枉死。
盖伤寒原无定体,或入于阳,或入于阴,入阳则太阳为首,入阴则少阴为先,故传变不一,治法不同。
而其要总不越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知八者之要,悉在浮中沈三脉有力无力中分辨之,有力者为阳、为实、为热,无力者为阴、为虚、为寒。若能明此八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了然于胸中矣。今之治伤寒者,一二日,不问属虚、属实,便用麻黄、桂枝汤以汗之。三四日,不问在经、在府,便用柴胡、葛根汤以和之。五六日,不问在表在里,便用承气等汤以下之。致令阴阳俱病,变症蜂起。
夫麻桂两汤,仲景专为冬月正伤寒而立也,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医效秘传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