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纵横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温病纵横谈
主编 谷晓红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温病纵横谈/谷晓红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5
ISBN 978-7-5132-1845-0
Ⅰ.①温… Ⅱ.①谷… Ⅲ.①温病学说-研究
Ⅳ.①R254.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42178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北京亚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9.125 字数173千字
2014年5月第1版 2014年5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1845-0
*
定价 2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64065415 0106406541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目 录
温病纵横谈编委会名单
前言
夏秋热病漫谈
有关“温病”概念的理解
有关夏秋热病及其病因、病理
肺系相关热病
脾胃系湿热病
肝胆系热病
从临床实际看温病学原著的指导意义
温病学原著的特殊性及重要原著举例
学习温病学原著的意义
临床实例
温病学理论在慢性肾病临床辨治中的应用——丛营血辨治慢性肾病的临床体会
慢性肾病的范畴
从营血辨治慢性肾病的根据
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
慢性肾病的治禁
慢性肾病的治疗大法
肾病忌口与坚壁清野
慢性肾功能损害可逆论与慢性肾病辨治原则
临床病例
薛生白对湿热病证的辨治及其临床应用
引 言
对湿热“证”与“病”的理解及其引申意义
湿热病证内缘脾肺肾,外感风湿热暑邪
湿热证以脾胃为中心,实传少阳,虚受(传)心肝(肾)
湿热病的主症
湿热病证的辨析要点
湿热病证的辨治原则
薛氏治疗湿热病的用药特点
湿热常见病证
湿热病证的常见西医病名目录
历代医家有关湿热病证的论著目录
基于中医疫病学理论谈新发流感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疫病的认识和治疗
从附子的应用及辛凉解表法看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病因治疗与病机治疗
重症细菌感染早期治疗的注意事项
有关中医的病名诊断
疫病危重症的认识
小结
应用疫病治疗体系治疗现代新发疫病
新发疫病的中医疗效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
手足口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的长期课题
手足口病合并CNS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核心病机及证治分析
外感发热的辨证治疗
辛凉解表开郁法
辛温解表法
辛寒清气解表法
辛香化湿祛暑法
芳开苦通法
《伤寒论》卫气营血方证分析及临证运用
太阳温病证解析
——外邪表里转化的轨迹
辛凉轻解法在温热病治疗中的应用
有关“辛凉轻解法
辛凉平剂银翘散在风热外袭卫外失司证治疗中的应用
辛凉轻剂桑菊饮的应用及其与银翘散的方证鉴别
温病学理法方药在内科中的临床应用
温病学的辨证方法在内科中的应用原则
辨舌验齿及喉诊的重要性
病因病机的多因素性
透邪法的应用
卫气营血辨证在内科的应用
临床医案
温病纵横谈编委会
主 编 谷晓红
副主编 赵岩红
编 委 谷晓红 赵岩松 于 河 甄建华 马家驹
吕国凯 王 玮 张 望 石 玥 高 峰
徐珑芸 黄文灏 刘铁钢 商金榜 周蕴祺
胡 波 朱丽颖 赵亚楠 李杭洲
前言
温病学是一门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中《温病条辨》更是被誉为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及其独特的治疗方法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因此历来被认为是学习中医学的必修课程。温病学的辨治思路不仅对治疗外感发热、感染性、传染性疾病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在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皮肤科、老年病等系统疾患的治疗过程中,亦有广泛的实用性。此外,许多临床工作者对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经验亦从温病学中得到了启发。
北京中医药大学历来重视经典课程的教学,是唯一进入“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由我校牵头,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了首届全国温病学论坛暨温病学辨治思路临床应用高级研修班,论坛邀请北京地区多位著名的温病学医家和学者,倾囊相授关于温病辨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研究成果,与会者收获颇丰。本辑共收录了论坛10位专家讲座的精彩内容,文字尽量不加修饰,贴近讲座原貌,以期给予更多中医学子以温病学习上的指导,并给予长期从事临床的医生更多启迪与思考。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研究生同学的支持,得到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谢意。也恳请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编者
2014年3月于北京
夏秋热病漫谈
孔光一
孔光一,男,1927年出生,江苏省泰兴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学教育及临床工作60年,精通感染性热病的诊治,并擅长内、妇、儿等科常见病的治疗。曾被评为北京市及全国优秀教师,是首批全国有独特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首都国医名师称号。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漫谈”,漫谈也不能随便谈,于是想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夏秋热病谈”,就是夏天同秋天的热病谈。我们这个会议叫什么呀?温病论坛。温病同热病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其实不需要多说,就两句话概括,一个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上说的“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暑就是热。关于温同热之间的关系,吴鞠通写了比较明确的两句话,“温者热之渐,热者温之极”。
有关“温病”概念的理解
其实从来源上讲,“温”同“热”这两个字,从《内经》到现在的温病学,如果真正的概括来讲,是以“温病”两个字比较好。但是早在《内经》中就有三篇论“热”:《热论篇》《评热病论篇》,还有一个《刺热病篇》,成篇了。《内经》上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温病纵横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