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儿推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一、小儿推拿概述
二、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三、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与手法
四、小儿推拿穴位示意图
五、小儿常见病推拿治疗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小儿常见病的推拿疗法。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小儿推拿的原理、治疗对象、基本知识、注意事项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常用的8种基本手法;第三部分介绍了常用的28个小儿推拿穴位与手法;第四部分为简易小儿推拿穴位示意图;第五部分介绍了20种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本书内容实用,简便易学,既适于基层医务人员学习参考,又适合小儿家长和推拿爱好者入门学习。
前言
小儿推拿治疗法不用药物,仅用双手就可使婴幼儿的小病小痛迅速消失。小儿推拿以它简便的方法和神奇的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书介绍的推拿穴位与方法,不但在临床中最为常用,而且简便易行,便于自学和掌握。
书中介绍的推拿手法,均配以形象的插图和简要的说明,可以按图操作,无师自通。
该书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简要地介绍了婴幼儿常见病的主要症状,便于在推拿治疗中对症治疗。无论是有医学基础者,还是对医学知识知之不多者,都可对照症状作出诊断,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小儿进行推拿治疗,不至于在小儿患病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作为孩子的父母,不但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育儿知识,更应该学习一些简易的行之有效的小儿推拿方法,来解决孩子的一些小病小痛。本书特点简明扼要,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个人和家庭应用。
编 者
一、小儿推拿概述
1.小儿推拿原理
小儿推拿是推拿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治疗婴幼儿疾病。小儿推拿治疗不用药物,经过推拿就可以使患儿的病情好转或治愈。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有着密切联系,脏腑功能失常,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而刺激体表的不同部位,也可通过经络影响到所属脏腑。小儿推拿可使患儿的经络疏通,气血流畅,恢复脏腑功能。
小儿的脏腑娇嫩,气血未充,抗病能力较弱,如果饮食积滞、受到惊吓、外感等,不但容易引起小儿发病,而且很易加重。倘若父母了解小儿推拿的知识,在小儿患病初期就及时给予推拿治疗,可明显增强小儿的抗病能力,轻者可以治愈,重者能明显减轻症状。
2.小儿推拿的治疗对象
小儿推拿多用于5岁以下小儿,年龄越小,推拿的效果越好。
3.小儿推拿基本知识
(1)因患儿不能确切自述病情,所以推拿治疗应辨证施治,根据病情的虚、实、寒、热,给予对证推拿治疗。
(2)推拿操作,手法要熟练,用力应均匀,推拿速度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
(3)推拿顺序,一般先头面、上肢、胸腹、下肢,后背部。
(4)一般每日推拿1次,必要时一日可推拿2次,以加强疗效。推拿1次的总治疗时间为10~20分钟,也可更长一些。
4.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1)推拿前应修剪好指甲,并洗手。
(2)应在小儿进食前推拿。
(3)准备少许鲜姜汁,做润滑剂用,防止推拿时擦破皮肤,并能增加疗效。
二、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小儿推拿的手法很重要,手法熟练与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只有掌握好手法,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小儿推拿的手法很多,临床中最常用的基本手法主要有推、揉、拿、按、摩、分、掐、捏等。
1.推法
方法:医者以右手的拇指侧或示、中指并拢,在选定的穴位上快速而有节律地直线推擦,称为推法。
操作要领:用拇指侧或示、中指在患儿手指掌面或前臂施以推法时,应快速而有节律的单方向推擦(每分钟150~200次)。推擦时稍加压力。
2.揉法
方法:医者用手指指面按在穴位上,做回旋式按揉,称为揉法。
操作要领:揉法操作时,手指不能离开皮肤,按揉时稍加压力,用力要均匀。
3.拿法
方法:医者以拇、示两指做钳形,在选定部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称为拿法。
操作要领:拿法形如拿物,一拿一松,连续不断,动作应灵活。用力应该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
4.按法
方法:医者以拇指的指面或中指指面按在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深按,少停片刻再继续按之,称为按法。
操作要领:按压时用力要平稳,应由轻渐重,逐渐增加按力。
5.摩法
方法:医者以四指并拢,四指指面或手掌放在选定部位,做环行推摩,称为摩法。
操作要领:摩法的动作要徐缓,用力应轻柔均匀,不宜过快,以感患儿旋摩部位有温热感为佳。
6.分法
方法:医者两拇指并列放在穴位上,自中间向两侧分推,如此反复操作,称为分法。
操作要领:分法的动作应轻缓柔和,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擦伤皮肤。
7.掐法
方法:医者用拇指甲放在选定的穴位上,徐徐掐入深部,为掐法。
操作要领:本法仅用于小儿抽搐等急症。掐法用力要由小到大,由轻渐重,逐渐用力。掐1次后,按揉一会儿再掐,防止掐破皮肤。一般掐2~4次。
8.捏法
方法:捏法多用于患儿背部,又称捏脊法。
操作要领:捏脊法分1法与2法,1法适用于一般患儿;2法适用于较胖患儿。
捏脊法1:医者半握拳,双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呈捏物状手形,放在患儿腰骶部。自腰骶部把皮肤捏起,双拇指交替向前捏捻,每向前捏捻3下,用力向上提一下,反复捏捻至大椎处为1遍,共捏3~5遍。
捏脊法2:医者半握拳,双手拇指在后,四指在前,呈捏物状手形,放在患儿腰骶部。自腰骶部把皮肤捏起,双手四指交替向前捏捻,每捏捻3下,用力向上提一下,反复捏捻至大椎处为1遍,共捏3~5遍。
捏脊法操作时,捏起皮肤用力大小要适当,要直线向前捏捻,不可歪斜。此法对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等症有良好疗效。
三、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与手法
1.推天门
位置:两眉头的中点至前发际。
手法:两拇指放于患儿两眉头的中央,两拇指交替向前发际直推50~100次。
功效:疏风解表、安神定惊。
主治: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惊吓等。
2.推坎宫
位置:眉头至眉梢。
手法:两拇指自患儿眉头向眉梢分推50~100次。
功效:解表安神。
主治: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烦躁不宁等。
3.推风池
位置:颈后大筋外缘与后头部相交处。
手法:两拇指按于风池穴,沿大筋外缘向肩部反复推擦50~100次。
功效:疏风解表。
主治: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
4.补脾经
位置:拇指桡侧(外侧缘)。
手法:拇 ............

书籍插图:
书籍《实用小儿推拿》 - 插图1
书籍《实用小儿推拿》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实用小儿推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