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五百年(下)-余治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第一章 金融与两次世界大战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血肉搅拌机真正的赢家:美国人美联储的前世今生美国政府权力的扩张美联储:全世界的中央银行美国意在瓦解大英帝国的经济霸权经济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大萧条时期:中国短暂的繁荣上海房地产泡沫与法币千疮百孔的意大利墨索里尼,华尔街的宠儿沙赫特临危受命华尔街支持希特勒上台希特勒的目的第二章 美元第一英镑与美元的博弈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称霸不买账的苏联冷战,妖魔化桀骜不驯的苏联国民党与恶性通胀美国也不是万能的朝鲜战争:让日本咸鱼翻身,让美国巩固金融霸权用美国的剑为美国掠夺更多的钱美国精英有意让美元变成一文不名的白条美国霸权:让世界各经济体纳税进贡石油,美元霸权的根蒂左手中情局,右手弗里德曼发展中国家只能发展不能发达离岸金融、人口控制和金融寡头的合谋从对抗政策到缓和战略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战向往美国的生活方式高举弗里德曼大旗,将斯拉夫人再次变为奴隶第三章 全球货币战争日本对美国说不日本的第二次战败虚拟经济的膨胀:投机泛滥的赌场资本主义枪杆子本位制:从伊拉克转战阿富汗以打击恐怖主义的噱头剑指里海石油从科索沃战争到欧债危机普京大帝与俄罗斯的觉醒奥林匹斯地狱与格鲁吉亚,石油卢布与石油美元次贷危机、伊斯兰世界的崛起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跋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金融与两次世界大战
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很少有人会想到19世纪的英国与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会联合起来形成协约国。这两个国家在中亚、远东、非洲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没有直接开战就算老天保佑了。法国与意大利一直不和,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三国同盟后,也很少有人会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会中途叛变,投靠了英、法、俄协约国集团。其实,国家与国家之间并无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利益的纽带中最为紧密的则是金融。首先看英法之间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英法之间金融联系极为紧密,权倾一时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更在其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扮演了两国中间联系人的角色。罗氏家族在英格兰银行与法兰西银行的黄金储备上起到了平衡作用,确保英法货币政策不会发生冲突。1906~1907年,全球发生了大规模的货币危机与经济危机。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当时美国已成为全球金融投机的聚集地。大量欧洲资本涌入纽约,仅1906年就有5亿美元的欧洲资本流入美国。这些以英国为主的欧洲资本采用短期信贷的方式间接参与投机活动。而哈里曼、摩根财团等金融寡头则在股票市场进行大规模投机活动,有意制造市场动荡以攫取暴利。他们先低价收购股票,再将股市行情哄抬上去,高价抛售大量股票赚取巨额利润。投机的暴利又让规模更高的外国资金流入美国,结果,美国的工业与房地产投资规模急剧扩大,各种产品与原料的价格也随着水涨船高。投机者们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开始囤积居奇,甚至有意制造“煤荒”、“铁荒”等产品供不应求的假象。结果,库存的大量增加导致对货币的需求日益增长。最终,资金开始变得短缺了,欧洲资本大量抽回。1907年3月13日,美国股市暴跌。仅仅在这一天中,铁路股价就下跌了20%,纽约交易所全部市值下跌了20亿美元,当时美国的GDP才不过200亿美元。美国的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国际经济体系,英国成为欧洲各国中受害最深的国家,许多企业完全陷入停顿,失业人数骤增。货币危机导致信贷状况恶化,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自然成了各国银行追逐的目标。1906年11月,为了稳定金融,吸引美国的黄金流入,英格兰银行将利率提高到6%。但仍然有大量黄金被巴西、印度和持有大量英镑纸币储备的国家从伦敦提走。利率越高,贷款成本越高,企业经营的成本则越高,最终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造成影响,此外,黄金储备越来越少,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与信用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不过在罗氏家族的帮助下,法兰西银行出手相救,提供了大约价值140万英镑的黄金短期债务援助英国。这些黄金是英格兰银行的及时雨,4个月后利率便下降到4%。但到了1907年8月,英国金融状况又开始恶化了。英格兰银行不得不连续提高利率。两个月后,罗氏家族再次从中斡旋,将法兰西银行的黄金储备大量转移到英格兰银行用作英镑纸币的发行储备。但情况仍未好转,1907年11月,英格兰银行的利率达到7%。罗氏家族又一次出面从法国募集260万英镑的黄金,自己又拿出40万英镑的黄金接济英格兰银行。与此同时,美国向法国请求黄金支援却惨遭拒绝。由此看来,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两个债权国——英国与法国将自己的金融利益与货币利益牢牢地捆绑在一起,结成了坚固的金融同盟。这让英法之间在政治上联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尽管英俄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与激烈的冲突,但法俄两国却是天然的伙伴。进入20世纪之后,法国从拿破仑二世时代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和贸易国跌落到可怜的第四位,不但落后于英国和美国,最重要的是它还落后于敌对的德国。统治法国的是拥有或控制着法国大部分财富的法兰西银行的股东们——著名的二百家族是自私而贪婪的金钱贵族。他们不必在金钱方面承担任何风险,甚至不必提供太多的资金只靠政府的特许授权就可以大发横财,成为巨富。政府慷慨地为二百家族所控制的企业提供了大部分资金,在需要时给他们的生意发放补贴以保障金钱贵族们不受损失,还锦上添花地高筑起关税壁垒,使法国企业避开外国企业的竞争,从而确保他们毫不费力地获得巨额利润。他们积聚了巨额财富之后却变得越来越无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那些拥有或者控制着大部分大型企业的二百家族通过政府的特许开发权、经营许可证、财政补贴以及高高筑起的关税壁垒稳固着自己的地位,却疏于国内外的竞争。但国家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法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只有那些没有战略价值的奢侈品:丝织品、佳酿葡萄酒、香水以及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设计生产的女式衣帽。但是,再精美的丝织品,再高档的葡萄酒与香水,即便遥遥领先于世界,也根本无法与德国的那些正在为克虏伯的大炮冶炼钢铁的巨大高炉相提并论。拥有特权的实业家和金融家与参议员、众议员和内阁部长沆瀣一气,把国家和人民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界金融五百年(下)-余治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