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要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7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献给
亲爱的罗红
小美、大帅
新版自序
经济学很年轻,只有200多年历史,但影响力几乎居于各学科之冠。这是因为,经济学提供了一套认识世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比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欧元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时,经济学也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行为和相处方式,如期权和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核武器战略(如托马斯·谢林的理论)和拍卖机制(第二价格密封拍卖)。可以说,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不了解现代经济学,已经很难看懂当下的世界。
我在大学里教经济学已经25年了,接触过的各类学生,数以万计,他们告诉我,学经济学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很多原来不明白的事情,一下子就想通了。我是深以为然的,因为这也是我的体会。
经济学这么重要,不应该只在大学课堂内讲授,也应该让象牙塔外的人了解。当然,内外有别,课堂里的学生,必须学会很多技术性知识,比如公式、数学模型等,以应付各种考试、写论文、毕业。其他人士,只要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道理和基本方法,能用这些方法观察世界,体悟人生,就可以了。
这么多年,我每天琢磨的就是,如何把复杂的经济学原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真听懂,不会过耳就忘。而我追求的,正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境界。课上课下,不论什么场合,都是如此。
写书也一样。我追求的风格是简洁明快,避免多余的话,尽量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时间过得很快,距本书2008年初版,已经十年了。读者现在看到的,是经过再次全新修订的版本,除了几千处文字的变化,还根据新情况和新材料,增加了部分内容,如有关比特币的内容,去掉了部分章后附录,主要涉及人物介绍,并增加了新的文章,主要是我过去写的一些引起较大反响的评论。
我希望,也相信,阅读本书,是一次愉快的旅程。
王福重
2018年4月于北京
投票悖论
假如三个人,甲、乙、丙,需要在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A、B、C可能是三个人,也可能是三个投资项目,这无所谓。投票的规则是多数原则,即获得一半以上选票者胜出。投票的方式,是两两投票,即先在两个选项中投票,胜者再跟第三个较量。
甲、乙、丙对A、B、C的偏好如下:
甲最喜欢A,其次是B,最后是C;乙最喜欢B,然后是C,最后是A;丙最喜欢C,然后是A,最后是B。
如果先在A和B之间投票,甲肯定选A,乙选B,丙会选择A,A获得两票,赢了B。
然后再在A和C之间进行选择,甲肯定选A,但是乙丙都会选择C,C赢了A。
所以,如果先在A和B之间选择,C将获胜。
谁最满意这个结果?丙!
但是甲、乙都会不满。甲可能会说,先在B、C之间投票,获胜的将是A;乙说应该先在A、C之间投票,获胜的是我最中意的B。确实是这样,不信你自己试试。
这也就是说,投票可能没有确定的结果,谁都有可能获胜! 这叫“投票悖论”,是阿罗(Kenneth J.Arrow,1921—2017)首先提出的。阿罗是罗马尼亚裔美国人,获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因为对一般均衡理论的贡献,与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 1904—1989)分享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个结论石破天惊,因为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投票跟民主差不多是同义语。但阿罗悖论表明,民主的投票虽然好,但可能不会有结果,白白浪费资源,还不如独裁。因为独裁虽然有毛病,但是却一定有结果。所以有人说,阿罗的理论是为独裁张目呢。当然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为了破解这个悖论,很多经济学家都进行了努力,最后由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人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33年出生)圆满解决。他说,只要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悖论就可以消除:
第一,每个人都同意某项不是最佳。
第二,每个人都同意某一项不是次佳。
第三,每个人都同意某一项不是最差。
阿罗悖论中的偏好结构,就没有满足上面任何一条。因为A、B、C三个选项,既可以是最佳,也可以是次佳,又可以是最差。
还有经济学家证明说,如果投票的人是7个以上,悖论就是小概率事件,因此,不必担心悖论。
中国货币简单流变史
商
以贝壳作为货币。
春秋战国
有四种货币体系:蚁鼻钱、布币、刀币和圜钱。
秦
废除各国的布币、刀币,以方孔半两钱为法定货币。
汉
承秦制,并允许民间自铸。西汉的铜钱仍用重量命名,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王莽进行了四次大的币制改革。
东汉所铸的钱,都是五铢钱。
隋唐
隋文帝铸行五铢钱,并禁止旧钱流通。
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是唐朝近300年间的主要铸币。
宋
货币以铜钱为主。同时,白银的流通亦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北宋年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
纸币是主要的货币。
明
大力推行纸币——钞,明初只用钞不用钱,后来改为钱钞兼用。
明代只发行了一种纸币——大明宝钞。
清
主要以铜钱为主。
格林斯潘
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1926年生于纽约,1948年获得纽约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7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70—1974年,格林斯潘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1974—1977年担任该委员会主席。1987年8月,格林斯潘被里根总统任命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1991年7月,老布什总统任命格林斯潘继续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1996年2月,克林顿总统提名他连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2000年1月,克林顿总统再次任命他为美联储主席。2004年5x月,小布什提名他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到2006年1月31日退休为止,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一职达18年。
18年里,美国经济出现了创纪录的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中间只发生过两次温和的衰退。格林斯潘领导美联储应对了1987年纽约股市大崩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新世纪初技术股泡沫破裂,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危机。
格林斯潘曾说:“我只想做大多数学院派经济学家从未干过的事情,检验下我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是否真的行得通。这就好比吃花生,只有不停地吃,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经济学要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