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中国债务: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穿透中国债务
——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
郑志军 李吉平 著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公共债务拆弹方法学
一、传统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误区
二、公共产品的本质
三、公共产品的属性
四、公共产品供给恒等式及案例分析
解码地方政府性债务
一、公共基础设施的经济循环
二、供给体系的测算与评估
三、债务之因
债务杠杆拆除路线图
一、一对孪生债务
二、拆除路线图
三、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金融服务
四、公益性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路径探索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独具匠心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崭新架构
随着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经济社会深层问题日益显现,也激发了人们对深层问题多视角探究的兴趣。但是,现存的探讨大多从评判角度来研究问题,对成因的深度思考尚显薄弱,评价批判远多于建设性意见。
《穿透中国债务: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的出版,直面社会症结,深究底层根源,探寻对症良方,用科学务实的学术态度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科研范例。
郑志军先生、李吉平先生二人合作研究的课题,针对我国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领域的现实问题,从多层面和多角度,进行了新颖的机理性分析,突破了公共产品领域的惯性思维和理论架构,系统地勾画了一套原创性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限于篇幅,本书虽然对公共产品的基本机理及其供给过程仅做了框架性的描述,但也给读者展示了其基本理论进一步延展和应用的广阔前景。
在参加本书初稿讨论时,我和几位学者不约而同地认为,此书提出的分析构架和研究视角,对系统、全面地理解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客观地解剖现存的症结,具有十分宝贵的思想价值。作者抛开以往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种种争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机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给出了全新的释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人民生活需要品的构成中,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份额越来越大,我国已经进入了由私人产品生产能力管理为主,向公共产品生产能力管理份额逐步加大转型的阶段。因此,面对规模化的公共需求,建立科学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关乎解决我国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性举措。
化解政府在组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人民生活与居住房屋过程中,所积压的规模化债务和形成的债务杠杆,是2018年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备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房地产债务两大领域的杠杆居高不下,本质上反映了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供给能力和现实需求间的潜在矛盾。本书的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系统地揭示了公共债务与杠杆的成因,给出了一套全面简明、科学合理的认识方法,是认识和改造现实重大问题的一把钥匙。
中国经济信息网(以下简称“中经网”)是国家信息中心在20多年前创立的,是为各级经济决策部门提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的一个专业机构。中经网高度关注国民经济发展,对过程中存在的像公共产品供给引起的系统性债务这样的重大经济问题,专门联合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设立了中经网研究院。郑志军先生作为中经网研究院公共产品研究室的主任研究员,李吉平先生作为国家开发银行的多年领导,在各自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支持的长期实践基础上,切身感受,认真总结,潜心研究,打造了这部研究成果。这部关于政府公共产品的系统性的学术著作,可以说饱含智慧、独具匠心、求真务实,为社会公众深入认识公共产品供给这一社会现实问题,为科学工作者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铺垫了完整的架构,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最后,我衷心地期待本书的出版,也荣幸地把它推荐给广大读者,这本书值得大家认真一读!
李凯
中国经济信息网董事长
2018年7月于北京
写在前面的话
解构公共债务密码
开启稳定去杠杆之路
2018年7月2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等相关工作。会议研究了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把握好监管工作的节奏和力度、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重点工作。
2018年是不平静、煎熬、有新的变数的一年,外部需要应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内部遭受债务“拆弹”、去除杠杆的煎熬,地方政府性债务、房地产债务、上市公司债务、民间债务,每天都在目睹不同形式的“灰飞烟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我们不仅要去除杠杆、化解债务,更重要的是要在稳定发展的同时推动深层次的变革。所有的方法如果不能达到量化层面,那就成为不了科学。如何拆除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房地产债务,需要对我们的债务,特别是公共领域的债务进行量化解析,开启稳定去杠杆之路。
这本书解析了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房地产债务的生存原理和化解逻辑,从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出发,让我们穿透并认识在基础生存、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公共生活、基础设施、公共信息、资产增值等领域的困惑和问题。
超级债务化时代的解码算法
资本借助互联网的链接力,在各个领域渗透的深度、广度和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本成为时代发动机,现代社会进入了超级资本化时代。一旦资产和资本匹配失衡,资本就会转化为债务,超级资本化时代就成了超级债务化时代。现在被超级债务化的不仅是市场主体,还有以公共财政为特征的政府主体。超级资本化时代让所有人都紧盯着利润、偷袭着机会、竞技着速度、比拼着规模,超级债务化时代则让竞争和风险陷入无序化和规模化,这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由于基础设施、住房等公共产品能够体现需求、承载价格和价值、承载公共信用的流动,因此公共产品就具有等价物属性。黄金在现实中只是法律意义的一般等价物。相较于黄金,公共产品能够更为便利地流通和保值增值,因此公共产品的实际价值超越黄金,成为增值等价物,公共产品是现代社会个人财富和公共财富积累和增长的源头。
公共产品的资产和 ............

书籍插图:
书籍《穿透中国债务: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 - 插图1
书籍《穿透中国债务: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穿透中国债务: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