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王福重 著
ISBN:978-7-111-29244-9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bbbvip.com
新浪微博 @言商书局BBBVIP
腾讯微博 @bbb-vip
目录
前言 为什么要懂经济学
第一篇 经济学是什么
第1章 经济学简历:舶来品的前世今生
第2章 亚当·斯密:经济学的牛顿
第3章 经济学的作用:让我更快乐
第4章 《国富论》:它说了什么
第5章 经济的假设:经济学是科学吗?
第二篇 价格现象
第6章 市场:看不见的妙手
第7章 价值之谜:为什么“物以稀为贵”
第8章 均衡价格:价格多少为合适
第三篇 消费者和企业
第9章 消费者行为:饭是最后一口才吃饱的
第10章 企业之一:什么是企业
第11章 企业之二:为什么有企业
第12章 企业之三:边际产量递减
第13章 企业之四:机会成本和利润
第四篇 商品市场
第14章 完全竞争:最好的市场
第15章 垄断:机票打折之谜
第16章 垄断竞争:广告之妙
第17章 寡头:牛奶战争
第五篇 博 弈 论
第18章 博弈论之一:忽悠人的“齐王田忌赛马”
第19章 博弈论之二:海盗分金
第20章 博弈论之三: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吗
第六篇 市场失灵
第21章 外部性和科斯定理:谁是污染的受害者
第22章 保险的道理:保险值多少钱
第23章 信息不对称:人无信不立
第七篇 宏观经济学
第24章 大萧条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什么导致了1929~1933年的大萧条
第25章 凯恩斯:经济学的爱因斯坦
第26章 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部分之和非整体
第27章 国内生产总值:GDP有多重要
第28章 总需求:节俭是美德吗
第八篇 财政政策
第29章 公共财政:政府应该做什么
第30章 投票:经济民主
第31章 税收:无处可逃的强迫
第九篇 银行和货币政策
第32章 货币:金钱如粪土吗
第33章 金融:美梦成真的魔棒
第34章 利息:人性的产物
第35章 存款创造:钱是戏法变出来的
第36章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三板斧”
第37章 通货膨胀:钱是如何变毛的
第十篇 特殊市场
第38章 工资决定:李连杰的亿元片酬
第39章 投资银行: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第40章 期货:创造价值的“买空卖空”
第41章 期权:只有权利,没有义务
第十一篇 经济增长
第42章 人口和经济增长:马尔萨斯和马寅初
第43章 经济增长:东邻日本的经济奇迹
第十二篇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
第44章 融绝对优势:只做最拿手的
第45章 比较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第46章 自由贸易:我们应该抵制外国货吗
第47章 汇率:1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第48章 贸易顺差:吃亏还是占便宜
第49章 外汇储备:中国为什么
第50章 黄金:直叫人如此疯狂
第51章 石油价格:谁主沉浮
第52章 次贷危机:都是贪婪惹的祸
附录A 开卷有益:经济学深度阅读指南
附录B 诺贝尔经济学奖
致谢
献给美丽可爱的罗红
她大学的专业是工商管理,是教授和同学们公认的高材生。经济学也是她的必修课,课本还是英文原版的,不过,也许外文不如母语易理解,反正她总遗憾说没学好。
其实,早在读高中的时候,她就开始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补上她这个小小的遗憾,同时,也圆她十年的经济学之梦。
前言 为什么要懂经济学
经济学正在流行。
一门学问流行,大抵和商品畅销一样,皆因需求太大。
中医有句话,可以作为学习经济学的一条理由,即“缺什么补什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作一大堆,且不易懂,连最基本的《论语》都需要导读,更不用说难度更高的《易经》和《楚辞》之类了。但是,这种困难是形式的,而非实质的。一旦译成现代汉语,就全不陌生了,那些思想就在我们心中某个地方潜伏着呢,一代代的中国人,就是秉承这些衣钵过来的。
可是,经济学却不在我们的传统之内,甚至可以说,与我们的文化主流格格不入。
不错,中国古代确实出现过杰出的理财家,比如西汉的桑弘羊、唐朝中期的刘晏、北宋的王安石、明后期的张居正,他们都为皇帝提出了精辟的富国对策。桑弘羊的“均输平准”法,大家在中学课本里就领教过;也有几本关乎经济的著作,比如《管子》、《史记》中的《货殖列传》等。但是,所有这些,都称不上是“经济学”。就如过去道教的术士们炼丹,终究不能从中炼出化学一样。
经济“学”必得是一个完整体系,有假设、概念和分析工具。这是我们的先哲所不擅长的。所以,近代经济学是在西方而非中国发轫、成长的。
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为经济学奠基。算来经济学的历史不过200余年。《国富论》说的不是如何令国家富强,而是让人民富裕,而桑弘羊们,不过是算计如何充盈国库罢了。
1776年,即清乾隆41年,这一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引爆了后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同一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主张人人平等,限制政府权力,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个人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不必依靠政府,就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其时,“十全老人”乾隆统治下的中国,则是思想禁锢、死气沉沉,所谓“盛世”,其实是回光返照的虚幻梦境,不过几十年后,天朝上邦就衰败了。
1840年以来的战争和动荡,以及1978年前长期的计划经济,让经济学没有任何用武之地,政府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懂不懂经济学,无关宏旨。
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实现了大转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主导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人们终于可以大方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这是“几千年未有之变局”。
经济学的作用开始显现,因为经济学要说的,正好是个人怎么做,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有人说,我知道怎么做,不用学。那可不一定,谓予不信,你就先读上本书里的几段。
这无关乎聪明,而是说,不是所有的东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