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式营销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无印良品式营销
[日]增田明子 著
王慧 吕灵芝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序 MUJI的底层逻辑
前言 集古今智慧 创简约全球性商品
1 品牌定位:除此之外全部留白
2 “这样‘就’好”的简约思考法
3 和谐之道:日本文化与MUJI理念
4 反其道而行之:创造无法复制的品牌优势
5 从理念出发,开启创新研发
6 让顾客惊呼“原来如此”的设计
7 世界零距离:MUJI如何跨越文化壁垒
8 世界标准:去除与MUJI理念相悖的商品
9 向世界介绍MUJI
后记
序
MUJI的底层逻辑
MUJI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稳健经营三十年,为什么它能把同质化的事情做得不一样,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我们来解读一下。
俗话说,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做产品。
一流企业定的标准分为两种:
第一种标准叫行业生产型标准,或者叫行业生产型或应用型标准。比如接口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具体要求。
第二种标准叫客户决策型标准。就是告诉消费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在消费者还没有做决策之前,还没有进入消费场景之前,就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形成潜意识中的印象。这个好与坏,很可能是要渗入客户生活中,而且要长期渗透。
我们接下来重点讲客户决策型标准。这种标准的第一个观点,叫品类区隔。
(一)品类区隔
所谓品类区隔就是鹤立鸡群,也就是客户决策型标准。
常规的客户决策型标准有以下几种:
1.独特用户卖点
比如“开宝马、坐奔驰”,一定是宝马公司推出来的,这叫独特用户卖点(USP)。奔驰售价比宝马高,相当于告诉客户:我跟“老大”不同,我的卖点跟他不同,我的卖点是“老大”没有的。
2.场景下的标准
比如“困了累了喝红牛”,这是什么?这是场景下的标准。它给你灌输的时间长了,你就会接受这个观点:
我有点儿困了,犯累,今天状态不太好,那就喝红牛吧。
3.单一用户利益点
比如华为手机的“人像摄影大师”,这叫单一用户利益点。本来一部手机有很多利益点,比如续航、听音乐、画质清晰、玩游戏畅快、上网速度快等。
现在华为就给用户一个单一的用户利益点,叫“人像摄影大师”。这些都是在客户做决策的时候建立一种好与坏的标准,即“你去选择我的消费理由”。
那MUJI的标准是什么?它的区隔是什么?
1.没有商标的商品,没有品牌的品牌
当大家看到一个没有商标的品牌时,第一反应可能就是:
这是不是MUJI的?
MUJI是没有商标的,消费者已经习惯它是“没有商标的商品,没有品牌的品牌”。它的单件商品上面是不加商标的。
2.没有特点的特点
其他产品都在打单一用户利益点,或者都在强化用户利益点,比如强化摄影功能、速度更快等。
MUJI找的是若干单一用户利益点之外的一片空白。这相当于什么呢?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主食可能有米饭或面条,现在除了米饭、面条,还有西餐。
你在做决策的时候,你也得到我这里来一趟,逛一逛,因为我有其他品牌商店不卖的产品,这就是“没有特点的特点”。
没有品牌的品牌,没有特点的特点,最终凝结成一个概念,就是极简主义。
MUJI跟其他品牌相比鹤立鸡群,其他的“鸡”都是卖产品的,而MUJI不是卖产品的。它是卖生活方式的。
其他的产品在当时都叫品类杀手。
什么叫品类杀手?就是我只做这一类,你能记住我,以后你会到我店里来。但MUJI跨7 000个品类,几乎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汽车,有衣物,还有文具,而且上面没有商标。
它是提供生活方案的解决商,我觉得这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区别。
它是做用户运营的,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它就开始做用户运营了。它的大部分对手做的是产品运营,就是卖一款产品。
品类区隔有什么好处?有自然流量,有消费理由。第一,有自然流量。你坐在那里等着,就会有人主动上门。第二,来了的这些人有消费理由。因为长时间的品类区隔已经给客户灌输了很多“什么是好的”的标准,客户认可这种“好的标准”才会来。
MUJI最后的落脚点在这里,它是生活方式的一个服务商,而不是卖产品的。别人是卖产品的,它是做用户运营的。
(二)情怀型服务商和体验型产品
MUJI是什么类型的服务商呢?
它是一个情怀型服务商,其实就是商业宗教。超级IP(知识产权)就是一种商业宗教。
所谓商业宗教,就是一定有“粉丝”,一定有追随者,甚至“粉丝”和追随者都是盲目的,即你说什么我都相信。
MUJI主打的是情怀型商品,它的落脚点就是极简。
极简主义不仅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还满足了日本民众的心理需求。在日本文化中,极简主义、断舍离与低欲望社会和整个社会变迁是高度吻合的。
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房屋面积不大,因此人们非常注重房间布局和储存的合理性,擅长整理,会把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收起来,需要时再拿出来。
MUJI将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用于商品研发中,用这种情怀型服务创造了一群客户。
这群客户是它创造出来的,是以前没有的。因为以前日本人消费都强调品牌,而现在是低欲望消费,断舍离,重视整理收纳和极简生活。
MUJI的种子用户是35岁到45岁的女性,它因为这批种子用户崛起了。
它是一个提供生活方式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它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两点:一是情怀,二是体验。
极简+舒适。极简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舒适是一种可衡量的外在感受。二者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MUJI的底层体验逻辑。
断舍离已经成为日本的一种文化,收纳整理在当时是一种大趋势。
收纳是一种高频应用,当一个女性在收纳的时候,她实际上是在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收纳禅”,是一次借假“修真”的深度体验。
她在收纳整理时发现:
这件衣服是去年买的,今年穿不上了……
我怎么买了这么多衣服?
扔掉这件衣服有点儿可惜......
整个收纳的过程是一个跟自己对话的过程,年轻时以物欲为主,以高欲望消费为主,到现在变成一种回归,进行自我修复。
所以收纳的过程是一个极高频应用,放大了用户触点,同时它也是一种像参禅一样的体验,它对用户的黏性特别强。
极简主义是对过度消费的一种自我修正,也是中年人的一种精神救赎。MUJI最早打开35岁到45岁的女性这群人的“抓手”,就是这种像参禅一样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无印良品式营销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