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印角逐与中美全球博弈:2016~2022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1章 中印角逐:2016~2022
第一节 印度包围中国
第二节 美国爱恨交加
第三节 第三者缅甸
第四节 辉煌不再
第五节 印度生死劫
第2章 中美拉美博弈:2016~2022
第一节 中美石油大博弈
第二节 弊端重重
第三节 拉美生死劫
第3章 中美非洲博弈:2016~2022
第一节 中国之殇
第二节 从南非看非洲
第三节 中美非洲石油战
第1章 中印角逐:2016~2022
第一节 印度包围中国
美国研究者认为:“谁掌握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印度洋是七个大洋的关键。21世纪将在印度洋上决定世界的命运。”[1]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阿富汗和伊拉克冲突的结束,在“后美国世界”中,印度洋地区是地球上值得关注的最具有价值的地方。[2]
印度的战略位置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印度洋地区的海运航线和咽喉要道的作用异常突出,这是印度洋有别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特征。新加坡海峡出口处的马六甲海峡,西部红海海峡出口处的亚丁湾,以及波斯湾海峡入口处的霍尔木兹海峡,是印度洋的“三个咽喉”。
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洋的“石油航线”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仰仗的“战略生命线”,经印度洋运送的石油占世界运输量的一半以上。
而且,这里资源丰富。除了丰富的能源资源,印度洋地区拥有全球65%的战略性原材料储备。其中,铁储量占世界第一,铬储量占世界的86%,锰储量占世界的85%,钒储量占世界的60%,铀储量占世界的50%以上。[3]
鉴于印度在亚太尤其是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地位,它未来的趋势发展,尤其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印度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步入世界强国舞台的渴求。面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印度感受到了强烈的紧迫感,除了在经济上追赶,在提升军力上,印度更是拼命地赶超。印度一直大量采购军火,原因是“印度认为自己受到来自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外部威胁,以及印度希望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成为地区大国的雄心”。[4]
1962年,中印军事冲突宣告两国关系蜜月期结束,战争的失利给印度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彼此保持警惕。印度认为,中国不仅同巴基斯坦保持密切关系,而且正试图同孟加拉国、缅甸甚至尼泊尔建立密切的军事关系,对印度形成包围之势。[5]
近十多年来,印度军费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印度也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军火采购国。[6]
印度计划在未来十年投资约1500亿美元升级和维护武装部队的军事装备,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这种势头预计会持续到2040年。[7]
根据统计,2007~2011年间,出口的主要常规武器有44%都流入到了亚洲和大洋洲,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主要常规武器接受国。
下图为1994~2012年印度军费支出占其中央政府支出的比例。可以明显看出,印度这些年来的军费开支一直占据着比较高的比例,从来没有低于过15%,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也属于比较高的。
数据来源:World Bank。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14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在2009~2013年间进口的主要武器较2004~2008年间增加了一倍还多。印度进口的武器占全球的份额由2004年的7%上升到2013年的14%。
2013年,印度的军费开支总额为474亿美元,与日本的486亿美元仅一步之遥。在全球15个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中,印度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为2.5%,仅次于沙特、阿联酋、俄罗斯、美国、韩国,位居第六名。[8]
对于中国,印度一直带着非常复杂的心理。一方面,它对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戒备心;另一方面,它又必须借助中国的力量,发展自己的经济。在这种矛盾之下,它的战略选择是联合东南亚国家尤其越南等国推动自己的经济发展,在发展中积聚力量,寻求抗衡中国的机会。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就提出了“东向政策”,其初衷是要借助东亚强劲的经济增长,拓展印度经济发展空间,加强与东亚的经济联系,促进本国经济改革。[9]
印度采取的第一个具体措施是在2000年建立“湄公河—恒河”合作项目,包括印度和五个东南亚国家(泰国和四个东盟新成员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10]
但印度的目标越来越远大,它要把“东向政策”在第二阶段向东扩展到澳大利亚和东北亚国家和地区,通过印度的势力在这一地区合法存在来抵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11]
2003年10月8日,印度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随后,印度的“东向政策”从笼统的意向转为具体的行动,从单纯经济交流转向全方位合作,从东南亚扩大到东亚与澳大利亚。印度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多层次的交往,参加东盟条约,同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10+1”),参加“10+3”“10+6”等东亚合作机制和东盟安全论坛。合作内容也超越了经济范围,明显向军事、文化合作方面发展。[12]
显然,印度“东向政策”的第一阶段(1994~2002年)是以东盟为中心,主要集中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而印度“东向政策”的第二阶段(2003年起),则更加着眼于战略安全、能源获取与经济互动。[13]
在印度“东向”战略中,与相关国家的军事合作自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1998年4月,印度成立了远东海军司令部。它是印度唯一由海军中将指挥的三军联合司令部,除负责扩大对印度洋的控制外,还把触角进一步伸进了太平洋。
2000年3月,印度国防部长访问越南,两国签署了《越南—印度防务合作协议》等15项军事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越南为印度提供丛林作战训练、印度同意越南军官前往印度院校和印度国防研究发展机构培训、印度帮助越南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两国进行经常性情报交流并实现高级军事机构人员互访等内容。协议使印度首次将“东向”触角前伸至南中国海。
而后,印越军事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具体表现,还包括印越在研究周边国家军队战术研究方面的合作,印度协助越南改造军舰舰体、帮助越南改进现役的约200架米格—21型歼击机等。
2000年9月,印度海军导弹驱逐舰“拉吉普特”号访问印尼和越南,潜艇“辛杜维”号对新加坡进行了访问。印度海军还频繁派出舰艇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海军合作,在马六甲海峡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印角逐与中美全球博弈:2016~2022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