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日之役与欧债危机:2016~2022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5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1章 中日之役:2016~2022(上)
第一节 包围中国
第二节 围堵之谜
第三节 千疮百孔
第四节 衰退真相
第2章 中日之役:2016~2022(下)
第一节 血债
第二节 自缚
第三节 豪赌
第四节 雪崩
第3章 欧债危机:2016~2022(上)
第一节 敌友之谜
第二节 拯救之患
第三节 黄雀在后
第4章 欧债危机:2016~2022(下)
第一节 超级拯救
第二节 负债累累
第三节 紧缩之谜
第四节 裂痕洞开
第1章 中日之役:2016~2022(上)
第一节 包围中国
围堵中国,是日本近十多年来政治右倾化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尽管日本首相换了一个又一个,这个策略几乎没有变化过。
日本围堵中国的战略到底是基于什么考虑而制定的?
我们一点点地来剖析。
2012年9月26日,安倍晋三成为新一任自民党总裁。2012年12月16日,日本自民党在第46届众议院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党首安倍晋三于当天的特别国会上被指名出任内阁总理,由此成为战后继吉田茂之后,第二位曾任日本首相者再度任职的政治家——安倍晋三在2006年9月26日至2007年9月12日,曾担任日本首相。[1]
安倍晋三上任后,对中国展现出来的强硬立场是有历史渊源的——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政治、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它未来的走向。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是岸信介。
岸信介是操纵伪满洲国的五人帮之一,人称“满洲之妖”,在我国东北作威作福,后来又担任东条英机内阁的商工大臣、军需副大臣,是恶贯满盈的强掳中国人、韩国人到日本充当劳工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2]
战后,岸信介被定为甲级战犯。1952年被美国无罪开释后重返政治舞台,平步青云,1957年当上日本总理大臣。
岸信介一上台,日本政坛飞速右倾化,他本人炮制“中国威胁论”,强迫出版部门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大陆”,鼓动修改《和平宪法》,推动日本右翼势力掀起修宪第一次浪潮。他甚至扬言:“为了自卫,即使在现行宪法下也允许拥有核武器。”
岸信介的最大“勋业”就是强行通过“安保改定”(所谓“安保改定”,就是日本要求美国把“可以”保卫日本,改成“必须”保卫日本)。他在1957年6月访问美国,与以反华著称的国务卿杜勒斯就“安保改定”达成协议。[3]
如果把岸信介换成安倍晋三,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一切仍显得那么顺理成章。安倍晋三与岸信介在很多方面是一脉相承的。
构筑一个包围中国的网络是安倍晋三多年的梦想。
2006年7月,安倍晋三的新书《献给美丽的国家》在日本出版,安倍晋三提出来构建日本、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四国合作框架,以制衡中国,安倍晋三强调“日本有必要为此发挥领导作用”。[4]
安倍晋三认为,如果“日美印澳”安全对话构想能够实现,那么,日本就可以牵头建立一个“联印制华”的机制,将来在对华战略上使日本处于优势和增加对话交涉时的筹码。[5]
2006年9月,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尽管安倍晋三就任首相后访问中国、韩国,修补因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而受损的双边关系,但这些表面文章更像是一个烟幕弹,他真正要做的是围堵中国。在2006年安倍晋三第一次当首相时,他就曾提出过“自由与繁荣之弧”的安保战略构想。而这一个构想,就是要构建一个对中国的包围网。[6]
与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合作,是安倍晋三包围中国战略的核心。
2007年3月13日,日本与澳大利亚在东京签署了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这是除了日美安保条约之外,日本与他国签署的第一个防卫协议,因此备受瞩目。大多数西方媒体在解读这件事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防范中国”这个目的。[7]
同年9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和安倍晋三宣布已经批准一项旨在实施澳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规定了一系列旨在深化澳日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行动。动作之快,可谓迅雷不及掩耳。
2007年8月21~23日,安倍晋三率领由243人组成的历史上最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了印度。安倍在演讲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大亚洲”的概念。但是,这个“大亚洲”并不包括中国,而是包括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美国,其用意不言自明。[8]
日本要包围、削弱中国,但又担心失去中国庞大的市场。而印度人口超过10亿之众,消费能力惊人,对发达国家的产品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这正好可以弥补日本对中国市场过于依赖的缺陷,让它更放心大胆地制衡中国——这正是日本的用意所在。近年来日本在华企业利润减少,更强化了日本人的这种看法。而且,印度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软件人才赫赫有名,在印度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际上更具有竞争力。[9]
自波斯湾经阿拉伯海和印度洋至南中国海的石油运输线无论对于日本还是中国,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线”。日本与印度结盟,既可以加大中国的风险,又可以确保自己的生命线安全。
其如意算盘不能说不精妙。
但日本忽略了一些关键点:与中国为敌,构建包围中国的网络,符合日本的长远利益吗?更进一步,如果安倍晋三包围中国的计划得逞,中国会否束手待毙?在包围与反包围的博弈中,遭受损失的首先会是谁?
自以为聪明绝顶的安倍晋三兴致勃勃地带领日本去构建所谓的“对华包围圈”,他没有想到,他的努力其实在把日本引向一片被鲜花装点着的美丽的墓地。
日本再强大也只是一个岛国,但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似乎可以摧毁一切的军事实力和80年代似乎可以收购全世界的经济辉煌,已经永久地根植于日本人的记忆深处,他们要重新设定一个强大的敌人再战而胜之,以重新找回曾属于它的荣耀与光辉。
安倍晋三永远无法理解中国人对饱含苦难和屈辱的日本侵华历史的感受,那是一种根植于一个伟大民族心灵中的沉重的疼痛感,那是一种不惜用鲜血捍卫尊严、洗刷血泪斑斑的屈辱历史、被压抑着的愤怒——这种情绪在友好的环境之下会得到消解,而在不断被刺激的情况下则会犹如火山突然喷发出直冲天空的火焰。
当率先打破这种平衡的不是一个曾经被侵略的国家,而是昔日的侵略者时,安倍晋三仍寄希望于中国人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他的宏大计划,这是一个有眼光的政治家的态度吗?
没有一个玩火的人会想到火最终将烧向自己。
在日本的政治家 ............

书籍插图:
书籍《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日之役与欧债危机:2016~2022》 - 插图1
书籍《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日之役与欧债危机:2016~2022》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日之役与欧债危机:2016~2022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