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技术、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历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超越:技术、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历程/许涛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3
ISBN 978-7-5201-2214-6
Ⅰ.①超… Ⅱ.①许… Ⅲ.①经济增长-研究 Ⅳ.①F061.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27537号
超越:技术、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历程
著 者/许涛
出 版 人/谢寿光
项目统筹/王婧怡
责任编辑/陈欣
出 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分社(010)59367226
地 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 邮编:100029
网 址:www.ssap.com.cn
发 行/市场营销中心(010)59367081 59367018
印 装/三河市东方印刷有限公司
规 格/开本:880mm×1230mm 1/32
印张:19.375 字数:435千字
版 次/2018年3月第1版 2018年3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201-2214-6
定 价/98.00元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读者服务中心(010-59367028)联系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序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俞乔
自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学术界通过对经济增长源泉的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试图解释经济增长,以描绘经济增长的本质,揭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例如,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是经济增长的需求侧因素;而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则是供给侧要素。同时,经济增长还受制度(包括文化)、区域、民主、健康等非经济要素的深刻影响。这些理论既是对已有经济增长成就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经济增长路径的指导。然而,现有文献着重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同要素,虽然这些研究对于深入认识经济增长极为重要,但对于了解经济增长全景及内在逻辑仍嫌不足。
许涛的《超越:技术、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历程》一书在此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他通过对经济史和科学技术史的梳理,提出超越式经济增长的概念,并指出突破型技术创新引发的产业革命和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是实现超越式经济增长的两大推动力量。超越一词具有超过、跨过、跳跃的意思,作者在这里使用超越,指的是经济增长跨过原来的轨迹,进入新的更高的轨迹。在广泛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作者梳理了英国、德国、美国、法国、苏联和日本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若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得失。作者还对技术创新与金融结构的关系、中国城镇化、经济全球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论证。作者的研究对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理解经济增长、进而指导中国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益处。另外,作者掌握资料丰富、论述清晰,书的可读性较强。
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需要生产工具的改善。从石器时代到农耕时代,再到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生产工具的改善一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虽然没有人会将人类与黑猩猩混为一谈,但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接近99%,尽管如此,人类却能不断地创造生产工具,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黑猩猩却始终不能。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保罗·梅拉尔斯认为,技术、经济以及社会和认知行为的日益复杂化推动了人口爆炸,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制造复杂的工具,能更有效地利用食物资源,并产生了艺术和象征性的纹饰,人口的迅速增长超出了当地的承载能力,人类不得不向外发展,由此走向世界。
作者将突破型技术创新作为实现超越式增长的第一要素。从经济史的角度看,科技发展史的确与经济发展史存在很多重合的方面。科学技术既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支撑人类更好发展的“拐杖”。由于推动经济革命的关键因素是科技,我们习惯于把人类历史上的巨大变化称为科技革命,也称为工业革命,但其实质和结果都是经济革命。通过观察250年来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周期,可以看出,经济上行期的长度取决于技术进步所释放的推动力能够维持多久,技术进步越具有革命的性质,推动经济上行的时间就越长;同样,经济下行衰退期的长度也取决于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酝酿时间的长短。
关于技术创新,尤其是突破型技术创新,作者梳理了其定义的区分。突破型技术创新的创新强度相比于渐进型技术创新要大得多。学术界一般认为,突破型创新的破坏性和渐进型创新的连续性在性质上存在冲突,这导致同一家公司难以同时开展这两种模式的创新。突破型技术创新起源于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概念,即新兴企业通过突破型技术创新,可以推翻大企业的竞争力基础,使得绝对垄断成为不可能。突破型技术创新动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企业当前主导产品是建立在旧的技术知识基础上的,而技术变革使原有的技术优势失效。
熊彼特以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长波理论为基础,根据创新浪潮的起伏,把历史上发生的“创造性破坏”(即创造性地破坏市场的均衡)划分为三个长波:(1)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发生和发展时期;(2)1842~1897年为蒸汽和钢铁时代;(3)1898年以后为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形成创新活动时打破了经济均衡,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技术革命在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创造了投资高潮和生产高潮,此时的经济周期处于繁荣阶段,创新占主导地位,主导产品供不应求。但与此同时,它也在制造潜在的投资低潮和生产低潮。一旦投资低潮和生产低潮变为现实,经济周期就进入衰退阶段,此时,重要的创新活动接近衰竭,主导产品供过于求,成本竞争取代创新成为衰退阶段的主要特征,全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呈现从相对平衡到严重失衡的状态。每一个经济长波的涨潮期都伴随着技术革命,以及新的产业部门的相继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革命的产生势在必行。重要的是,突破型创新引发的创新群是每次新的经济长波的引爆器。突破型创新的带动作用使得各种技术创新不仅在空间上成群出现,而且在时间上成群集聚,因此在宏观上必然表现为周期性波动。
熊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超越:技术、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历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