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学:国际经济有关分化与趋同问题的理论史:第2版:修改与扩展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译者序言
中文版序言(2012年)
致谢
第二版序言(2007年)
导论:政治背景
第一部分 国际经济学的起源
第一章 早期欧洲的商业战略
经院学者对通过贸易寻求收益的认识
欧洲经济生活的货币化
世界范围的基督教社会让位于民族经济
作为一种能够创造剩余的经济制度的重商主义
经济扩张所必要的货币条件
使市场服务于国家利益
增加国家的技术工人和其他必不可少的经济投入
殖民主义的目标与成本
第二章 源自帝国的世界劳动分工
一国的禀赋和成本结构是怎样演变的
商业殖民主义的战略
帝国贸易和支付的区域特征
第三章 货币的影响
货币的从属然而又是决定性的作用
对外贸易和国际支付的货币层面
货币扩张在价格变动之前可以增加就业
货币理论与道德哲学
塔克尔和斯图亚特对休谟的调节机制的批评
小结
第四章 重商主义怎样演变为自由放任
富国如何巩固其领先优势
自由贸易将导致更大的国际平等,还是更严重的分化?
为何富国可能丧失经济领先地位
重商主义内部的反殖民主义倾向
作为英国民族主义战略的自由贸易
第二部分 世界产品和收入的创造与分配
第五章 比较成本和贸易收益
成本价值、政治体制和劳动专业化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恢复和平所引发的一场关税争论
国际经济学和国内价值论
关税辩论的论证(1815-1848)
比较成本学说的方法论
规模收益不变
两个国家都生产进行贸易的商品
基本生产投入不存在贸易
劳动和资本的充分利用与国内流动
不存在对外移民或资本外流
不存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内外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比较成本没有影响
私营部门利益与社会效用之间不存在冲突
动态化地重构李嘉图的自由贸易假说
第六章 基于历史背景的贸易条件的分析
供给与需求如何影响国际价格:穆勒的解说
早期对贸易条件进行理论分析的政治背景
要素的贸易条件
第七章 技术与贸易理论
资本替代劳动以实现成本的下降
技术与贸易条件
工业技术的社会学层面
小结:工业革命的国际含义
第八章 比较成本的要素比例理论
19世纪关于要素比例的讨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方法
里昂剔夫对要素比例论的检验并发现一个统计悖论
要素比例论中的错误假设
要素比例意识形态的政策缺陷
不断分化的要素生产率
第九章 是两极分化,还是趋同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国际经济与热力学的熵之间的错误类比
关于收入均等化趋势的早期驳斥
高工资教义的经济学
被废弃的低效率生产要素
生产工业品劳动的相对成本
农业和采矿业中的废弃
国际贫民区的困境
第十章 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角色的变换
詹姆士·斯图亚特的最终自给自足观
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观
大卫·李嘉图对斯密原则的悲观主义修正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历史主义方法
卡尔·马克思的对外贸易观
“发展阶段”理论化的终结
第十一章 贸易理论日益狭隘的研究范围
方法论如何决定内容
重写国际经济学的历史
早期国际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李嘉图的国内价值论与国际价格论的区别
边际主义者利用要素的不流动性重新界定国际经济学
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理论
不发达所导致的收入不平等
解释国际经济两极分化的理论需要
第三部分 外债对贸易和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 国际投资和借贷如何随贸易而变化
工业经济体对外投资的实际需要
工业国利润的不断下降推动对外投资的理论
投资有助于欠发达国家追赶的理论
从贸易和投资的竞争到战争
凯恩斯对贸易和投资过程的综合分析
贸易理论错在哪里
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债务遗产
第十三章 对与结构主义相对应的货币主义的金融分析
货币主义分析的九大缺陷
何种原因导致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
外债还本付息的价格无弹性的特征
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理论遗漏了什么
收支逆差和物价上涨的应对政策:货币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比较
第十四章 拿破仑战争与英格兰的金本位之争
金本位主义者的立场
反金本位主义者的立场
资本支付、贸易条件与收入调整
桑顿对货币主义者和国际收支状况的综合分析
反对货币紧缩的声音
货币的推理改变了金块之争
第十五章 偿还外债及利息与贸易条件
战后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后果
穆勒关于资本转移如何影响贸易条件的理论
一次大战之前的国际支付是如何实现平衡的
资本帐户为贸易账户融资的趋势
资本流出如何削弱投资和生产力
小结:国际经济的金融背景
第十六章 关于德国赔款的争论
结构主义与货币主义分析的比较
德国的进口函数
德国的出口函数
德国实际上如何获得用于赔款的资金
小结:经济紧缩的影响
第十七章 用凯恩斯的收入法分析国际收支平衡
乘数分析的弊端
乘数分析不适用于“二元经济”
乘数分析的政治含义
智利的经验
小节:乘数和涓流处方的失败
第十八章 货币主义的紧缩政策使劳役偿债永久化
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的米德的边际方法
推动货币贬值的亚历山大吸收分析法
现金余额效应
工资滞后如何侵蚀生活水平
货币错觉
贬值的资源重配和投资效应
贬值对外债负担的负面影响
预算盈余会产生1:1的贸易改进是一个错误的假设
吸收分析法的其他缺陷
吸收分析法滑向货币主义
小结:眼见为实
第四部分 面向未来
第十九章 历史的教训
第二十章 劳役偿债与新自由主义的通往奴役之路
现代贸易和金融理论的必要条件
金融化世界中的价格、收入和汇率
把贸易赤字计入政府债务,可支付的和不可支付的
对经济渎职行为的说明
是波罗的海奇迹,还是新自由主义的债务陷阱?
结论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译者序言
关于本书的作者
本书作者迈克尔·赫德森(Michael Hudson)是美国著名左翼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经济思想史学家,是美国当代独立的金融和经济分析专家,同时也是芝加哥经济学派最主要的批判者。他于1939出生于芝加哥,1959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文献学学士学位,1963年获得纽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68年获得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与马克·林德和大卫·戈登等著名美国左翼经济学家有大体相同的社会背景,都经历了上世纪60至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左翼学生运动的兴衰,目睹了在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滞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面前新古典综合派理论 ............

书籍插图:
书籍《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学:国际经济有关分化与趋同问题的理论史:第2版:修改与扩展版》 - 插图1
书籍《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学:国际经济有关分化与趋同问题的理论史:第2版:修改与扩展版》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学:国际经济有关分化与趋同问题的理论史:第2版:修改与扩展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