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经济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啤酒经济学
[比]约翰·思文 [美]德文·布里斯基 著
王烁 译
微信公众号:死磕读书杂志会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前言 从修道院到跨国公司,再回到原点
1 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 酝酿文明的摇篮
2 第一次千年一遇的革命 啤酒花如何助推中世纪欧洲的商业酿酒
3 啤酒发动千艘船 波特啤酒如何支撑英国皇家舰队
4 第二次千年一遇的革命 下层发酵法如何让啤酒成为科技与工业革命的宠儿
5 电视如何摧毁地方酒厂
6 啤酒垄断 比利时啤酒巨头如何废黜国王
7 社会主义润滑剂 放宽管制,并购,重建东欧酿酒业
8 比利时白啤酒 再现古法酿酒
9 《纯净法》 保护啤酒免受污染,还是庇护企业远离竞争
10 从资源到品牌 19世纪民族主义如何为争夺百威全球商标权埋下种子
11 口味趋同 啤酒国的衰落和啤酒世界的崛起
12 从伏特加到波罗的海啤酒 俄罗斯与啤酒的“风流韵事”
13 饮料贸易还是风味贸易 啤酒贸易本质的变化
14 精酿之邦 比利时“农夫啤酒”如何成为世界第一
15 酒鬼和地方酒迷 美国精酿啤酒运动
16 啤酒如何诠释世界
参考文献
谨以此书献给我世界各地的朋友与同事,过去几十年间,我有幸与他们讨论万物的经济学——世界如何运转——同时尽享美味啤酒。
约翰·思文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和父亲。母亲一直相信我的写作能力,教我热爱啤酒;父亲则带我体验到清醒所带来的意外馈赠和感情收获。同样感谢底特律的凯西酒吧(Casey’s Pub)和鲁汶的卡斯泰洛比萨店(Pizzeria Castello),它们滋养了我。
德文·布里斯基
前言 从修道院到跨国公司,再回到原点
真正的啤酒行家,光是听到韦斯特勒行12号啤酒(Westvleteren Abt 12)就会两眼放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啤酒在RateBeer.com[1]获得五次年度“世界最佳啤酒”称号,盛名在外,也是有名的“一瓶难求”。特拉比斯特(Trappist)修道士在比利时郊区的小村韦斯特勒行酿造此酒,他们能少卖便不多卖,能够维持他们简单朴实的修道院即可。啤酒只在修道院门口交易,每次一箱,买家必须提前预约并承诺只喝不卖。酒瓶都是老式木瓶,不贴任何标签。
自不用说,离开了修道院的门,只喝不卖的诺言基本形同虚设,eBay(易趣)上利润丰厚的市场正翘首以待。尽管其他酿酒厂和修道院乐意应对消费者对高端特拉比斯特啤酒日益增长的需求,但韦斯特勒行啤酒却始终热度不减。沿着韦斯特勒行的村路走下去,位于瓦图(Watou)的圣伯纳(St. Bernardus)便是比利时许多传统小型酒厂之一,它们瞄准了人们对工业时代酿酒配方逐渐浓厚的兴趣。在圣伯纳生产的修道院啤酒的瓶子上,有一位修道院院长的卡通画像,画像里他正从眼角抛出会意的神色,大概是朝着即将开怀畅饮的酒客吧。中世纪的肖像和标志性的僧侣长袍不仅是质量保障,也成为对历史留存下来的纯正酿酒工艺的宣示。
近几年来,圣伯纳之类的修道院啤酒的市场份额出现激增,无论是在比利时国内,还是出口到行情迥异的其他国家,例如日本和哥斯达黎加。在高端餐馆,例如旧金山的“道士酒锅”(Monk’s Kettle)餐厅,圣伯纳啤酒每瓶售价18美元,搭配菜肴以便烘托酒的味道,这就是日益流行的啤酒烹调。这家餐厅的名字指的是低地国家(如今的比利时与荷兰)的修道士,他们被认为是“第一批精酿酒师”。
修道院啤酒的流行,可以被视为消费者对此前那个大一统世纪的叛离。在20世纪,全球酿酒商数量骤减,几家懂行的大型酿酒商生产并贮藏啤酒,垄断了许多酒类消费国的市场,挤压地方酿酒厂,引发了全球产业重组。到了1990年,美国三大酿酒商包揽了全美90%的啤酒份额。在有着饮用啤酒传统的比利时,时代啤酒(Stella Artois)和朱皮勒(Jupiler)啤酒分别垄断了出口和国内消费市场。紧接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就开始了。现如今,三家跨国公司生产了全球超过一半的啤酒。它们做的广告富有战略性,分销渠道四通八达,并且它们把股东奉为上帝。
这些啤酒商和如今比利时的特拉比斯特修道院差异悬殊,后者是人们主动前去投靠的避难所,可幽居独处,禁欲修身,皈依宗教。韦斯特勒行的格言是:“我们成为修道士不是为了酿酒,我们酿酒是为了成为修道士。”它说明,相对于跨国公司的追逐利益,某些酿酒商有着更高尚的追求,而这也是他们主打的营销卖点。如今,啤酒行家的队伍日益壮大,在他们看来,现代修道院和跨国公司针锋相对。以瓦图的圣伯纳为例,这一类酿酒商采用的中世纪肖像标志,让人们在观望当前的精酿啤酒运动时,会勾起对神话般的远古酿酒时期的遐想——彼时,酿酒必定是小规模、本地化、劳动密集的——那才是真正的手艺。
但这些狡猾的出口酒商却未能提供相应的历史背景:事实上,修道院是当时的大规模酿酒商。8世纪,在“欧洲之父”查理曼大帝(Emperor Charlemagne)的支持下,修道院的酿酒产业在历史上首次达到商业规模。这些早期建立的集中化酿酒业务,出现在工业化酿酒之前。关于啤酒酿造如何集中化、商业化,以及如何向不断更迭的政治团体缴税的种种细节,不仅影响着如今人们仍在享用的各类啤酒的风格,也影响着历史的轨迹。
啤酒如何塑造历史,又如何被历史塑造
纵观历史,从古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啤酒到如今精酿啤酒的迅猛发展,啤酒的生产与消费对当地、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政治经济生态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啤酒酿造需要人们采用农耕式的生活方式,因此长期以来都与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联系在一起。第1章讲述了最早与酿酒相关的政治经济生态,可以追溯到古美索不达米亚,即所谓的文明摇篮。在最早的成文法律中,记载着与啤酒相关的条例法规。在古埃及,啤酒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谷物也算是货币的一种。
第2章讲述了酿酒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啤酒花的出现。啤酒花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诱人的风味儿——事实上,根据早期记载,中世纪人们并不喜欢这种味道。但啤酒花可以充当防腐剂,促使酿酒商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并储存啤酒。因此,引入啤酒花时,恰好也是商业化(非修道院式)酿酒和中世纪出口市场的发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啤酒经济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