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评案•法律思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北大评案·法律思维
北京大学法学院 编
执行主编 沈 岿 金锦萍 张智勇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北大评案·法律思维/北京大学法学院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ISBN 978-7-301-16929-2
Ⅰ.北… Ⅱ.北… Ⅲ.案例-分析-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Ⅳ.D911.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20138号
书   名:北大评案·法律思维
著作责任者:北京大学法学院 编
责 任 编 辑:王 晶
标 准 书 号:ISBN 978-7-301-16929-2/D·2546
出 版 发 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   话:邮购部 62752015 发行部 62750672 编辑部 62752027
出版部 62754962
电 子 邮 箱:law@pup.pku.edu.cn
印 刷 者: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650毫米×980毫米 16开本 31.5印张 532千字
2010年2月第1版 2010年2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9.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目录

体例说明
史 海 钩 沉
新会田坦案
“常识”与传统中国州县司法
——从一个疑难案件(新会田坦案)展开的思考   李启成
一 案 众 议
许霆利用柜员机故障取款案
利用柜员机故障恶意取款行为定性研究   陈兴良
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
——从“许霆案”切入   苏 力
关于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公共政策和最高法院
——从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   苏 力
奸淫幼女司法解释法理研究   陈兴良
刑法适用解释的难题
——以最高人民法院对奸淫幼女的《批复》为视角   梁根林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案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
——兼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之完善   湛中乐
制度变迁与法官的规则选择
——立足刘燕文案的探索   沈 岿
私 法 之 域
泸州“二奶”遗产继承案
当赠与(遗赠)遭遇婚外同居的时候:公序良俗与制度协调   金锦萍
李珉诉朱晋华、李绍华悬赏广告案
李珉诉朱晋华、李绍华悬赏广告酬金纠纷案评析   葛云松
伊利股权激励事件
股票期权激励的约束路径:法律与会计的互动
——伊利股权激励事件的启示   刘 燕
“小肥羊”商标案
肥羊之争:探索产权界定的和谐原则
——兼论《商标法》第9、11、31条   凌 斌
《天仙配》著作权纠纷案
唱腔、戏曲作品与戏曲电影作品:从“《天仙配》案”谈开去   杨 明
公 法 之 域
马维琨案与吴嘉玲案
和平革命中的司法管辖权
——从马维琨案和吴嘉玲案看香港宪政秩序转型中的司法主权之争   强世功
汇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诉哈尔滨市规划局案
汇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诉哈尔滨市规划局案的法律分析
——兼论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及其相关法律问题   湛中乐
张耀喜涉嫌妨害作证案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之引诱行为定性研究
——从张耀喜案切入   陈兴良
孙大午非法集资案
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
——对孙大午案件的一个点评   刘 燕
程 序 法 治
广西泰通公司诉香港万隆发达公司案
证据制度空洞化与错案的形成
——一个错案解析   潘剑锋
高永善诉焦作市影视器材公司房产纠纷案
在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
——高永善诉焦作市影视器材公司房产纠纷案评析   葛云松
致谢

“像法律人那样思考”是中国法学教育界长期以来追求的教育目标之一,但究竟如何才能在法学教育上落实?这其实是中国当代法学教育恢复发展三十年来一直令人困扰的一个问题。传统的法学教育集中关注的是有关法律的“系统”知识,分门别类,实体法,程序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这种系统的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法学研究,对于初入法学的人;但在法律实践中,则暴露出一些问题,因为现实中的立法和司法问题从来不是分门别类的,而是混杂在一起的,因此学院内的系统知识在法律司法实务中反而变得不系统了,零碎了。当代中国法律人的实践能力其实更多地是在法律职业市场上培养的,法学院似乎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按照原来的法学教育规划,无论是影响中国法律最大的欧洲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体制还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恢复性法学发展,法学院确实没有多少责任和义务教授实践中的法律;也没有能力——在一个没有多少司法实践和律师实践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获得这种能力。
但近十多年来的中国法律职业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这种状况,对法学院提出了这种要求,并且日益强烈。1995年开始的法律硕士的教育培养就是基于这一社会需求的回应。然而要转变、改善这种法学教育传统是需要时间和积累的。尽管所有的法学教师都指向案例教学,指向美国式的所谓苏格拉底教学法,但实践起来也是问题一堆。
首先是案例的问题。由于教义学的传统,迄今为止法律教学中使用的所谓案例大多是高度简化的,是为了说明并帮助学生理解某个已有的法律概念或命题,而不是借助案例来发现复杂的法律问题,拓展法学的视野。借助美国的案例也有困难,毕竟法学传统不同,法律制度不同,许多概念和命题也不同,很难直接搬用或套用。
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问题。当几代学人都已经习惯于法律的教义学传统,那么这种传统就是一种稳定和保守的力量,有好处,也有不利。我们这些教师更习惯于也更愿意从案例中抽象出一条或几条原则或规则,而不是首先关注案情的事实细节;更习惯于从某一个部门法,无论是实体还是程序,来处理这些案件,而不是将案件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所有法律争点全部提出来;进一步,也就更习惯于案件中抽象出来的某一正确规则,而不是这一规则在实际生活中的适用边际和弹性。
也还有其他的问题,例如,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问题,包括中国学生历来对“学科系统性”的要求。我还记得自己当年上研究生之际,一位美国老师以案例方式讲授美国 ............

书籍插图:
书籍《北大评案•法律思维》 - 插图1
书籍《北大评案•法律思维》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北大评案•法律思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