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记者看台湾-彭玉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Contents
一 你好,台湾
(1)初瞩台北
(2)初食台湾
(3)尊师重教敬孔
(4)台北公共区域设计很人性化
(5)艺术氛围浓厚的广场
二 走进台湾
Ⅰ 两岸往来
(1)陆资进台
(2)四中老师台北演话剧
(3)淡水偶遇故知
(4)湖南人后裔
(5)台北“故宫”
(6)台湾的李姐,你还好吗
(7)两岸道教首次正面切磋
(8)“余则成”的笑容
(9)路遇九旬高龄老人
(10)台湾老兵与大陆新娘
Ⅱ 感知台北
(1)士林官邸
(2)士林夜市的小吃
(3)台湾无辣
(4)捷运,捷运
(5)见到“团团”“圆圆”
(6)台北动物园的多重身份
(7)被台湾文化创意所触动
(8)旁观台湾20年冤案昭雪
(9)热闹的西门町街头
(10)台北老街的台湾历史全景
(11)台湾人的寺庙情结
(12)艋岬、剥皮寮与红楼
(13)诚品书店:读书人的福气
(14)美丽花博
Ⅲ 畅游台湾
(1)潜在热度
(2)鹿港小镇
(3)莺歌陶瓷老街
(4)台湾彼岸人的阿里山情结
(5)日月潭的魅力
(6)阳明山下温泉多
(7)野柳地质公园
(8)约会圣地
Ⅳ 苏花悲剧
(1)垮塌
(2)揪心40小时
(3)守候希望80小时
(4)灾后反应
(5)无言的哀伤无助的泪
(6)台湾山路不适合自驾游
(7)志工,美丽台湾的力量
Ⅴ 旁观选举
(1)台湾开始五大都市“三合一”选举
(2)选举进行得如火如荼
(3)国民党蓝营“为台北而走”
(4)选举前的最后50小时
(5)选举倒计时
(6)选举前夜的枪声
(7)候选人提前宣布
(8)见识台湾里长
Ⅵ 漫步垦丁
(1)垦丁的落山风
(2)小湾边的顶级海景饭店
(3)漫步垦丁的特色海礁
(4)台英混血的“花园红了”
(5)理想旅店
(6)唯一的武装灯塔
(7)寻找阿嘉的家
Ⅶ 慢活台东
(1)“慢活”在浩瀚的太平洋边
(2)原住民家菜
(3)台湾槟榔贵似“绿”金
(4)月世界看山,小野柳看海
(5)知本温泉夜幕看山
Ⅷ 绿岛今昔
(1)太平洋中一只船
(2)绿岛监狱已成历史遗址
Ⅸ 花莲印象
(1)站在北回归线上
(2)花莲地震
(3)大理石——太鲁阁的魂
(4)太鲁阁峡谷旁的民宿
Ⅹ 澎湖离岛
(1)面对飞机故障
(2)寻找外婆的澎湖湾
(3)潘安邦、张雨生的故乡
(4)澎湖岛上的独木成林
Ⅺ 南投茶香
(1)台湾人周末去南投休闲
(2)美丽的南投
三 再见,台湾
(1)两次失而复得的感慨
(2)冬季的台湾,再见
大陆记者看台湾
彭玉冰·著
古吴轩出版社
环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大陆记者看台湾/彭玉冰著.—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1.12
ISBN 978-7-80733-718-8
Ⅰ.①大… Ⅱ.①彭… Ⅲ.①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05596号
策 划:张小雨
责任编辑:张 颖
装帧设计:主語設計
书 名:大陆记者看台湾
著 者:彭玉冰
出版发行:古吴轩出版社
地 址:苏州市十梓街458号
邮编:215006
Http://www.guwuxuancbs.com
E-mail:gwxcbs@126.com
电话:0512-65233679
传真:0512-65220750
经 销:新华书店
印 刷:三河市祥达印装厂
开 本:710×1000 1/16
印 张:16.5
版 次:2011年12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80733-718-8
定 价:32.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0316-3656589
前言Preface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台湾,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的小学的课本上。
《祖国山河一片红》——关注台湾,是在我上中学时,看过的一枚小小邮票上。
老人的心结——牵挂台湾,是在我上大学时,父亲老家传来消息,说父亲的大哥从台湾找了回来,留下一张纸条。一问父亲,原来,这位伯父,是祖父祖母的养子。当年他从外省逃荒到四川,被祖父母收养。后来“被”参军到国民党军队,一去便没了消息。祖母有生之年,常常念叨这个儿子——不知生死,盼望归期。遗憾的是,带纸条的邻人,不小心弄丢了这唯一的线索。至此,对台湾,我替父亲,多了一份牵挂。
理论上了解台湾——那时我已是国内最大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回想当年,两岸信息相对不畅,只有对台的广播节目,覆盖海峡对岸。为了让那些身在海峡对岸的忠实听众,能真切了解到大陆百姓对台湾的看法,我当时编辑主持了一档持续时间较长的节目,叫《大陆人看台湾》。大陆人怎么看台湾?我举着话筒,全国各地到处握纤手、握茧手、握绵手……采访的对象,有大街上扫地的环卫工人、发廊的服务员、矿山的工人;有大学学者、教授、律师;有政府官员、医生护士;还有农民、小商小贩、莘莘学子……凡能采访到的人,我都客气地请人家谈对台湾最真实的看法和感想。
那时的绝大多数大陆人都没有去过台湾,对台湾的印象,不外乎来自于地理教科书、影视广播,或者身边的台湾同胞。后来台商紧随着台湾探乡老兵的脚步,来到了刚改革开放不久的大陆经商,他们的言行让大陆许多平民百姓,逐渐开始较为细致地接触了解到台湾和台湾人。因此,采访结果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台湾经济比大陆发达”、“台湾民众生活普遍比大陆富裕”的看法,在采访感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但说白了,切身的观后感言少之又少。
后来,因工作关系,我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影视界的演员、律师、台湾留学美国归来大陆的“海龟”人士、孩子在大陆读书的台湾商人;还有台湾著名文化人柏杨、张香华夫妇,凌锋夫妇,金庸先生的亲属以及来大陆旅游,同时热心大陆希望工程的台湾普通百姓……
接触到的台湾人越多,台湾人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越发良莠不齐。像在北京工作的台北人丹尼尔先生和他周围的那些台湾朋友,行为举止,给人感觉是那样的典雅、文明;而个别在北京、福建、昆山等投资建厂的台湾商人,却肆无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陆记者看台湾-彭玉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