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家-李申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读本
老子与道家
李 申 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老子与道家/李申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1
(中国读本)
ISBN 978-7-5078-3293-8
 
Ⅰ.①老… Ⅱ.①李… Ⅲ.①老子–哲学思想–研究②道家 Ⅳ.①B223.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213971号
 
 
老子与道家
著  者
 李 申
责任编辑
 何宗思
版式设计
 国广设计室
责任校对
 徐秀英
出版发行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83139469 83139489[传真])
社  址
 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国家广电总局内)
 
 邮编:100866
网  址
 www.chirp.com.cn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广内印刷厂
开  本
 640×940 1/16
字  数
 75千字
印  张
 10
版  次
 2011年1月 北京第一版
印  次
 2011年1月 第一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078-3293-8/B·81
定  价
 16.00元
国际广播版图书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如果发现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目 录
第一章 老子和他的哲学
一 隐君子和《道德经》
二 没落的社会,悲苦的心情
三 老子的治世方略和处世态度
四 自然、无为之道
五 矛盾和不可掌握的命运
六 道
七 结语
第二章 庄子和他的哲学
一 庄子和他的时代
二 庄子眼里的世界
三 庄子的处世哲学
四 一个看透了生与死的达人
五 庄子的功过得失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其他道家人物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一 春秋战国时代其他道家人物
二 道家和法家
三 和道家柔弱、退让相对立的刚健、日新的哲学
第四章 汉初道家
一 老子哲学的黄金时代
二 《黄老帛书》
三 《淮南子》和《文子》
四 《论六家要旨》——汉初黄老学的尾声
第五章 独尊儒术以后道家人物和道家学说的命运
一 老子成了太上老君
二 老子与玄学
三 《老子》成了养生(气功)书
四 太上老君的坎坷道路
五 道家思想在道教中的浮沉
六 《老子》和中国的士大夫
七 把《老子》、《庄子》视为洪水猛兽
第六章 《阴符经》
一 一部奇书
二 深刻的哲学,自强的精神
三 《阴符经》与中国古代的科学传统
第七章 结束语
第一章老子和他的哲学
一 隐君子和《道德经》
春秋末年,约当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我国出了个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他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的著作,里面却有许多非常深刻的道理。
老子像(唐·吴道子绘)
春秋及其以后的战国时代(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差不多同一时期,古希腊出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印度有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我国则是所谓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儒、墨、道、法,还有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农家等许多学派。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这些学派都逐渐销声匿迹了,只有老子和他倡导的学派,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儒家。假若天下太平,儒家学说就兴盛;社会不太平,道家思想就流行。士人如果做了官,春风得意,就讲儒家的治国平天下;丢了官,身处逆境,就谈老子,以排解胸中的忧闷。所以,至少从汉代以后,知识分子既读儒家经典,也研究老子及道家学说,老子书的注本可说是汗牛充栋。近代以来,老子的书被译成世界各种文字。这些年据说每年都有新的译本问世。老子的学说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思想财富。
关于老子这个人,司马迁作《史记》时已经有了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史称老聃,老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就像孔子是孔丘的尊称一样。他是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做过周王朝的柱下史,是宫廷中的一个小官。后来看到周王朝日益衰败,就离开了宫廷。他比孔子大几十岁,是孔子的前辈。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制方面的问题。他沉默寡言,专心修养,隐姓埋名,不求人知。所以司马迁称他是“隐君子”。后人弄不清他是谁,当与这种生活态度有关。
据《史记·老子列传》,老子离开宫廷,到了一处关口,守关的长官对他说:“先生您就要隐居了,请把您的学问写下来,不要让它失传。”于是老子写了上下两篇,总共5000来字。后人把一篇叫“道经”,一篇叫“德经”,统称《道德经》,或者干脆以著者为书名,称作《老子》。现在通行的《老子》版本,“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西汉初期的帛书,其中《老子》一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和战国时韩非所见的《老子》顺序相同。现在《老子》通行本的篇章顺序,显然是后人的编排。
《老子》的内容,主要是老聃的思想。春秋战国时代的著作,往往是一个学派的思想总汇,《老子》一书也汇进了战国时期的一些思想。有人根据这些内容,把《老子》成书的时间定在战国时期,是不对的。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根据当代学者们的研究,《老子》书中一些反对仁义、反对法令的内容,可能出现较晚,但《老子》中的哲学思想,比如天道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著名命题;事物普遍存在着对立、对立面又互相转化的思想;以及小国寡民等政治思想,一般认为是老子本人的、或者是接近老子本人的思想的。因为在先秦的《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吕氏春秋》等文献中,对老子及其思想的描述,大体就是这些内容。
即使那些晚出的思想,也和老子的思想密切相关,是老子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正是由于老子崇尚质朴,反对文饰,人们才会进一步推想到他也反对仁义礼制、政策法令这些形式。为了叙述方便,本章所说的老子思想,是《老子》这本书的思想。
二 没落的社会,悲苦的心情
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酝酿着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奴隶制开始没落,新的封建制度逐渐兴起。老子长期做周王朝的官吏,他看到的,首先是旧秩序的没落,周王朝的衰败。
老子在他的书中写道:缤纷的彩色,眩惑了人的眼睛;美妙的音乐,聒聋了人的耳朵;丰美的食品,伤害了人的胃口。人们发疯一样地在打猎场上骑马驰骋,为了难得的珍宝不惜干出各种各样的罪恶勾当。田地荒芜了,仓库空虚了,但王侯贵人们却住在雄伟 ............

书籍插图:
书籍《老子与道家-李申》 - 插图1
书籍《老子与道家-李申》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老子与道家-李申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