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寻秘-吴学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0章楔子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大肆鼓吹种族优越论,称人类每700年进化一次,最终目的是将雅利安人[1]这样的“优秀”人种进化为具有超常能力的新人类。
为印证元首的理论,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在1935年组建了一个服务于纳粹教义的“祖先遗产学会”,网罗了包括医学家、探险家、考古学家甚至江湖术士、精神病患者在内的各色“专家”,对人种、血统、古代宗教、古代遗址、神话传说等进行考察研究。
到战争结束时,该学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个部门的庞大机构。它不仅对犹太人进行活体实验,还通过占卜、占星等手段指导德军的军事行动。
在欧洲,长期流传着一个关于亚特兰蒂斯(大西洲)的传说。在传说中,亚特兰蒂斯大陆无比富有,那里的人是具有超凡能力的神族。有关它的文字描述,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50年撰写的《对话录》中。他写道:“1.2万年前,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
亚特兰蒂斯的势力远及非洲大陆,在一次大地震后,这块大陆沉入海底,一些亚特兰蒂斯人乘船逃离,最后在中国西藏和印度落脚。
这些亚特兰蒂斯人的后代曾在中亚创建过灿烂文明,后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向西北和南方迁移,分别成为雅利安人和印度人的祖先。
一些纳粹专家宣称亚特兰蒂斯文明确实存在,并认为雅利安人只是因为后来与凡人结合才失去了祖先的神力。纳粹头子希姆莱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他相信,一旦证明雅利安人的祖先是神,只要借助选择性繁殖等种族净化手段,便能创造出具有超常能力的、所向无敌的雅利安神族部队。
为了寻访先祖遗民,1938年,希姆莱奉命派遣以博物学家恩斯特塞弗尔和人类学家布鲁诺贝尔格为首的“德国党卫军塞弗尔考察队”奔赴西藏,这支队伍的其他成员还包括植物学家、昆虫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
这次考察中,队员们还从当地人口中得知有一个名叫沙姆巴拉的洞穴。据说那里隐藏着蕴含无穷能量的“地球轴心”,谁能找到它,就可以得到一种生物场的保护,做到“刀枪不入”,并能够任意控制时间和事件的变化。
1939年8月,考察队回到德国,受到希姆莱的热烈欢迎。希姆莱向塞弗尔颁发了“党卫军荣誉剑”。
1941年12月底,德军在苏联战场上被击败,希特勒和他的总参谋部一筹莫展。此时,希姆莱也在为如何摆脱军事上的被动处境冥思苦想,他想到了那个在遥远东方的“地球轴心”。此后,希姆莱面见希特勒,提出派遣一支特别行动小分队前往西藏沙姆巴拉洞穴,找到那个能够控制全世界的“地球轴心”,然后派数千名空降兵到那里,打造一个“不死军团”;与此同时,可以颠倒“地球轴心”,使德国回到1939年,改正当初犯下的错误,重新发动战争。为此,希姆莱与希特勒密谈了6个小时,还向希特勒递交了一份2000页的报告,其中的一张地图标出了沙姆巴拉的大体位置。
1943年1月,由海因里希哈勒率领的纳粹五人探险小组秘密启程赴藏。
尽管德国将这一举措列为特级保密计划,但作为轴心国成员国之一的日本,在获取相关情报后,对德国的这一行动也很感兴趣。同年2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发动“太行作战”。
4月,中美英三国共同计划,决定在缅北和滇西进行大规模反攻作战。与此同时,日军积极调兵遣将,在鄂西一带对中国军队展开疯狂进攻,其目的是想扫清重庆外围的防御,拖住国民党的兵力,以策应日军在缅甸战场上的作战计划。
几处主要抗日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而作为陪都的重庆,除了偶尔响起尖利的防空警报声外,完全是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那些有钱人整日流连在酒店和歌舞场所,在醉生梦死之间寻求安逸与“解脱”。
刚刚视察完中国驻印军的蒋介石,站在巨幅的军事地图前,他的目光相继扫过缅甸与重庆周边的地区,最后定在了与重庆有千里之遥的世界屋脊上。他的目光渐渐迷离起来,依照国民政府与西藏噶厦[2]的协议,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不得派兵进入西藏。但是当前的局势不得不令他有所考虑,根据中统与军统得到的情报,日本方面正积极与西藏那边联系,联系的结果怎么样,没有人知道。
重庆市磁器口古玩街,礼德斋古董店内厢房。
两杯冒着热气的清茶,就放在苗君儒面前的茶几上,他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左手拿着一个黑色的小物件,右手拿着一个放大镜,身体微微前倾,眼睛透过放大镜仔细盯着那物件。他保持着这个姿势,已经超过半个小时了。
那物件长约十五厘米,宽约三厘米,厚度约一厘米,通体黝黑,入手很沉,上宽下窄,上部的外形与老式铜钥匙有些相似,扁扁的,便于手拿。其下部为不规则的圆形,像极了大冷天屋檐上倒挂下来的冰棱,表面隐约有一条条细线,十分均衡,细线中间隐隐有亮光闪烁,如同夜空中的星星。
就这样的东西,若是沾上点泥土随意丢在地上,是很少有人弯腰去捡的。
坐在苗君儒对面的,是一个三十多岁,西装革履,头上戴着文明帽的男人,他的名字叫康礼夫,其公开身份是重庆礼德公司的总经理。礼德公司下属有多家公司工厂和珠宝古董店,生意都相当不错。
站在康礼夫身后的那个年约七旬,穿着长衫大褂,戴着瓜皮帽的老头子,姓刘,是礼德斋古董店的掌柜,人称刘大古董。
这刘大古董,在国内古董界,那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人物。他9岁到北京琉璃厂古艺斋做学徒,21岁出师,一生见过数不清的绝品古董。在古董界浸淫了这么多年,对各类古董玉器字画的鉴定能力,极少能有人与之匹敌。古董界流传着一句行话:秦砖汉瓦,孰道真假,唐宋名家,都怕刘大。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一到他的手里,立马就能辨出个真假来。任凭伪造者的本事有多么的高超,都无法逃过他的火眼金睛。
康礼夫和刘大古董的神色显得紧张而凝重,紧盯着苗君儒,连呼吸都似乎有些急促。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康礼夫似乎有些不耐烦了,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从口袋里拿出烟盒,正要点烟,见苗君儒长长吁了一口气,放下放大镜,忙递了一支烟过去,问道:“苗教授,看出来没有?”
苗君儒并未回答康礼夫的话,而是直盯着刘大古董,缓缓说道:“刘掌柜,您老在古董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居然还有看不出来的东西?”
刘大古董一脸惭愧之色,连连拱手道:“苗教授,惭愧得很。老朽在行内混了几十年,见过不少奇珍异宝,很少有走眼的时候 ............

书籍插图:
书籍《藏地寻秘-吴学华》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藏地寻秘-吴学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