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与孩童:我们如何与自己的脆弱共存·译言古登堡计划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卷首语
起源 life sciences
子宫里的战争
成长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孩提记忆哪儿去了:埋在回忆深处,还是早就消失不见?
旁观者效应:他们就这么袖手旁观吗?
信仰 belief and social psychology
信仰的选择
群体之亲密:人群并非真的容易疯狂
存在 metaphysics and physics
睡眠的终结?
我们活在真实世界还是模拟人生?
死亡 death
死亡既是灾难一场,也是微不足道
后记
书名:苍蝇与孩童:我们如何与自己的脆弱共存
作者:译言网·万古杂志中文小组
责任编辑:罗蕾
译言网授权青苹果数据中心作全球电子版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关于译言古登堡计划
译言古登堡计划是一个长期的、多语种的、开放的协作翻译项目。旨在通过众多译者的协作,翻译和出版已进入公共领域的外文经典作品,让经典在中文世界重生。
官方网站:g.yeeyan.org
译文使用权归译言独家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已任何方式使用。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gutenbergproject
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19632/
如有选题推荐、合作意向,请联系:g@yeeyan.com
作品简介
说起来,这本单行本Mook也算是译言社区万古杂志小组的意外之喜。国外尚有许多内容优质的新媒体值得我们去更多地认识和发掘,Aeon Magazine就是一例。作为一份英国的新型数字杂志,它每天都会有一篇投稿人的原创文章免费发布在网上,文章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常常作跨领域的探讨,比如信仰的讨论,哲学、人类等边缘话题。
在这个知识的碎片化时代,网络上轻松好笑的碎片内容很多,我们不希望贡献新的碎片。这个合集的文章,摘取了译言万古杂志小组的精华译文里关于从生到死,从个体到群体的几篇长文,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系统性”的东西,一些在“琐碎生活”之外的思考。“苍蝇与孩童”的比喻取材自《死亡既是灾难一场,也是微不足道》里的一句“如莎士比亚所知,这一态度便是悲剧的来源:‘苍蝇之于烂漫的孩童,正如我们之于诸神’……孩童之所以荒唐是因为任何生物的死,即便是一只苍蝇,都是一场灾难;但与此同时,从诸神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死与苍蝇的死同样是微不足道的。”“人类的脆弱性”是贯穿全本的主题,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并学会与之共存的课题。面对自我的脆弱,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理智与知识,而不是顽强拒认,或者听之任之。
作者简介
译言网(www.yeeyan.org)是国内最大的译者社区网站,一直致力于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卷首语
说起来,这本单行本Mook也算是译言社区万古杂志小组的意外之喜。国外尚有许多内容优质的新媒体值得我们去更多地认识和发掘,Aeon Magazine就是一例。作为一份英国的新型数字杂志,它每天都会有一篇投稿人的原创文章免费发布在网上,文章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常常作跨领域的探讨,比如信仰的讨论,哲学、人类等边缘话题。
当Aeon magazine(《万古》杂志)授权译言对其文章进行翻译之后,我们曾在是“以传统出版式的有组织的翻译”与“交由社区凭借译者的兴趣进行协作翻译”之间作考虑,最终我们选择了后者:让译者在保留必须的校对程序的前提下,按照各自兴趣选择原文进行协作翻译。这亦是译言引进外媒内容的一次新实践。
在这个知识的碎片化时代,网络上轻松好笑的碎片内容很多,我们不希望贡献新的碎片。这个合集的文章,摘取了译言万古杂志小组的精华译文里关于从生到死,从个体到群体的几篇长文,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系统性”的东西,一些在“琐碎生活”之外的思考。“苍蝇与孩童”的比喻取材自《死亡既是灾难一场,也是微不足道》里的一句“如莎士比亚所知,这一态度便是悲剧的来源:‘苍蝇之于烂漫的孩童,正如我们之于诸神’……孩童之所以荒唐是因为任何生物的死,即便是一只苍蝇,都是一场灾难;但与此同时,从诸神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死与苍蝇的死同样是微不足道的。”“人类的脆弱性”是贯穿全本的主题,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并学会与之共存的课题。面对自我的脆弱,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理智与知识,而不是顽强拒认,或者听之任之。
【起源】
《子宫里的战争》(衡鹏 译)
母亲与孩子之间那残忍的生物学争斗显示,我们对怀孕的浪漫看法可能是在自作多情。
【成长】
《孩提记忆哪儿去了》(陈小树 译)
生命头3、4年的记忆去了哪里?它是藏在了大脑的某处,只待我们用一个线索将其找回;还是早就已经消失不见了?无论曾受过虐待,或是得到温柔抚育,如果我们终究什么都记不起,那么发生过的事情还重要么?
《旁观者效应:他们就这么袖手旁观吗?》(沈方思 译)
没人认为自己就是那种面对暴力犯罪会袖手旁观的人,但是为什么这种事还是在发生?
【信仰】
《信仰的选择》(刘玥 译)
基督徒教导他们的孩子信仰上帝,而无神论者则教导他们的孩子不要这样做。他们谁对谁错?没有简单的答案。
《群体之亲密》(衡鹏 译)
古斯塔夫·勒庞曾将群体行为解释为大脑的麻痹。法国大革命以来,“丧失自我”是人们对群体行为的压倒性看法。近几年,社会心理学的发现得出了对立的观点:群体展现的不全是破坏性,群体之中的我们也可能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存在】
《睡眠的终结?》(沈方思 译)
工作、交友、育儿、阅读…一天的时间实在是不够用。治疗失眠的研究是一个迅速增长的市场。现在,能彻底减少我们睡眠需要的新技术已经出现,只不过我们有足够勇气来选择这种生活吗?
《我们活在真实世界还是模拟人生?》(刘玥 译)
哲学家和物理学家称,我们可能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世界中,但是我们要如何判断?真相如何到底重要吗?
【死亡】
《死亡既是灾难一场,也是微不足道》(衡鹏 译)
一只苍蝇的死是毫不起眼的,或者它也是一场生命的灾难。我们到底该对被自己拍死的生物怀有几分担忧?
以上,感谢Aeon magazine的优质原文与翻译授权,也感谢党霄羽,衡鹏,陈小树,沈方思,刘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苍蝇与孩童:我们如何与自己的脆弱共存·译言古登堡计划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