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旧布新_中国政治发展侧记 - 任剑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绪言 国家,在决断关头
上编 新旧之间: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抉择
一、年度观察2010
2010中国政改:顺产的倡导与难产的实施
勉力崛起的大国:从2010年中国的政局看
二、年度观察2011
2011中国政改:问题的持续与期盼的继续
2011,推而难动的中国政改
三、年度展望2012
以周期论改革
在真正的大转型到来之际:资本主义危机与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的真假之问
打黑除恶与国家暴力的正当运用
钓鱼岛事件与中国民族主义
四、综合观察之2013
确立强者政治思维的理性之道
为民族唤魂
窘迫的民族主义
中国的政治结构与改革出路
“关键在于落实”:以党内民主重建统治合法性
破除心魔、重建共识与推进改革
下编 新旧兼综:中国政治转轨的复合结构
一、政治转轨的成因
停滞,在现代化的起点上
为现代筹备:15世纪前后中西会计的差异及其影响
革命建国与民权政治
五四反思与中华文化重建
在世俗之上:“信仰中国”的认知与实践价值
活性的传统——在《原道》十周年纪念会议上的发言
二、政治转型的主题
难以贯穿的逻辑——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困局
以公平追求效率,以效率成就公平
精英兴废与国家盛衰
知错能改之谓善——从中国古典政治文化看问责官员复出
三、政治发展的动力
中国发展路径:从左右为难到左右逢源
网络问政与中国政治发展
微博问政助推执政方式变革
危机治理: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思考
四、政治变迁的态势
公众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参与
转轨中的基层政治结构
农民工权益保护要均衡权益与利益
环保的绩效困局与政治保障
五、政治理念的商榷
为了清醒的读书
尊重民权:评高全喜“人民的堕落”
化约的政治经济学:评高全喜“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经济学”
美国政治没有秘密:评高全喜“美国现代政治的‘秘密’”
为革命谢幕的“立宪时刻”
台湾转轨的阐释:评朱云汉等《台湾民主政治转型》
澄清苏东变局:读《从“东欧”到“新欧洲”》
后记
绪言 国家,在决断关头
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崛起,呈现为两个大的历史断面:1949年的历史断面,显现了自身发展衰颓、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国家状态的终结。1978年的历史断面,显现的则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寻找到富强之道,重新建构国家实力的状态。前一断面的意义当然不容小觑;后一断面的价值更是值得重视。但前一个断面仅仅凸显了国家独立自主的政治画面,而国家的富强之道隐而不彰;后一断面虽然展现了国家富强的道路,但中国能否在这一道路上披荆斩棘、开辟新路,从而真正使中国完成民富国强的现代转型重任,显然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艰苦努力的绵长过程。
在比较现代化的宏大视野中,现代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先发内生的现代化国家树立了现代典范,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多元文化交相作用的现代体系呈现给当今世界各民族国家。但对后发外生的现代国家来说,是不是认同这一现代典范,已经是一个各取所需、欲迎还拒的复杂状态;而且即使认同这一典范,究竟如何切近地将自己的历史文化、政治传统和转型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并顺畅地推进自己国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也是一个充满着戏剧性的艰难转变过程——在某些现代要素的外部供给和内部需要的基础上,后发现代国家的局部转型常常可以迅速获得引人瞩目的成功。 然而从总体上讲,后发外生的现代国家要想实现整体的现代转变,既充满艰难险阻、又存在无尽变数。因此,后发外生的现代国家随时随地需要对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断:在每每遭遇这样的决断关头时,后发国家要么突破转变瓶颈进入现代国家行列,要么眷顾转变前夕的体制好处而打回衰变原形。这种国家决断,是后发外生的现代国家在国家建设中最难以妥善解决的难题,但也是这样的国家无法回避的国家建设宿命,更是这类国家官方、学者与民众受到严峻考验的国家建设的头号问题。
无疑,中国崛起了;同样无可怀疑,中国还处于国家建构的艰难转型时期。中国的崛起,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国家的经济能力有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提升。如果说现代国家的发展是由经济作为引擎的话,中国的崛起在这里就获得了最强有力的证据。只是现代经济的发展不再是简单依靠经济因素就可以长久维续下去的事情。无论是人们解释“西方的兴起”、还是关注“中国的崛起”、或是总结“拉美的失败”、抑或分析“日本的停滞”、讨论“美国的衰落”,无不将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甚至传统、习俗纳入到论述中间,否则得出的结论就绝对地不可靠。只有在这样的综观分析视野中,人们才足以论断一个国家在国家间竞争中的优劣处境,并将这个国家的发展前景凸显出来。就此而言,中国经济总量的做大固然可喜,但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遗留下来的大量未决问题,也已经突兀地摆在了国人面前,既不容国家政策的制定者轻忽、也不容学者们轻率地处置、更不容民众轻快地否认。事实上,中国是不是能够处理好诸如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处置好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寻找到粗放型经济之外的崭新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等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明显制约中国的当下发展,以至于它们随时在敲打国家领导人、社会菁英份子和普通民众的心门,要人们给出合理的解释与解决的方略。
中国的崛起,自此受制于国人对国家现代转变中未曾解决好的基本战略问题的决断。
这一决断,首先是对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决断。无疑,在中国现代转变的初始阶段,中国人坚韧地选择了令自己曾经十分痛苦、难以适应的市场经济。30年的计划经济,曾经是中国人习以为常、至今仍然使部分人无比眷恋的经济形式。供给制曾经给人最大的“低级”满足。市场经济则使中国人陷入竞争性获得生存发展资源的“高级”烦恼之中。在低级满足与高级烦恼之间,中国人终于觉得选择令人心神不安的高级烦恼还是好过“不患寡而患不安”的低级满足。问题在于,当中国人选定市场经济作为自己的经济资源获得基本模式的时候,未曾明白这一经济形态所需要的相关支持条件。尤其是国家政策的决断者曾经将这一经济形式视为孑然独立的经济形态,想象政治与社会维持原有状态不变,仅仅依靠市场经济把中国从贫穷状态推进到富裕境地。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地带的推进,这一想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除旧布新_中国政治发展侧记 - 任剑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