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日本I:时间的滋味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战国日本地图(局部)
当代日本地图(局部)
大事篇
战国史揭幕起源
室町时代中期1441年,室町幕府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遭暗杀,使得原已飘摇的幕府名存实亡。讨伐暗杀者的守护大名——山名宗全逐渐扩张势力,成为九国守护大名。守护原为统率各地武士团的大帅,日后演变为拥有一国或数国统治权的领主,室町幕府可以说是各国守护大名的联合政府。日后,这些守护大名有些成为新兴战国大名,有些则渐趋没落。
六代将军遭暗杀后,年方九岁的长男足利义胜继位七代将军,但在位八个月即过世。接位的义政是义胜的同母弟弟,年仅八岁。当然兄弟俩都是傀儡将军,真正的掌权者是幕府三管领(地位相当于宰相)斯波氏、畠山氏、细川氏。
由于八代将军这宝座有名无实,义政打小就对政事灰心丧意,在位十五年便逼迫异母弟足利义视(义寻)还俗,收他为养子,打算让他继承将军之位。不料义政的正房日野富子竟于翌年产下一男义尚(日后的九代将军)……这下有戏可看了,四周的守护大名为了争权不打才怪。
日野富子的后台是上述的山名宗全派,而山名的女婿是名门管领细川家嫡子细川胜元,这两位翁婿起初关系很好,后来成为死对头,因此义视的后台自然而然便由细川胜元派坐镇。加上斯波家和畠山家也因为继嗣问题而鸡飞狗跳,于是各国守护大名干脆分裂为东军、西军,在京都燃起战火,名为“应仁之乱”,亦是战国时代开幕式(对应仁之乱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1994年NHK大河剧《花之乱》看看,万屋锦之介饰演山名宗全,野村万斋饰演细川胜元)。
应仁之乱遗址纪念碑
1467年5月,东军二十四国十六万兵员,西军二十国十一万兵员,在人口只有二十二万的京都喊杀连天,害得后土御门天皇和后花园上皇紧急逃难至足利将军宅邸。同年3月,四十七岁的日本水墨画画圣雪舟搭乘遣明船自博多港出发,一路往浙江省宁波航行。两年后回国时,京都和大坂均因战乱尽为焦土。
1473年3月,西军大将山名宗全过世,享寿七十;5月,东军大将细川胜元也暴卒,享年四十四。12月,九岁的义尚正式登上九代将军宝座。此时,各国守护大名因经不起长年开销,双方士兵也陷于厌战情绪中,开始陆陆续续撤离战线,返乡人潮不断。至于长野县、静冈县以东的东日本则因内战频繁,没空顾及西日本的战乱。日本史上第一位战国大名北条早云,正是在这时期登上历史舞台。
1477年11月,长达近十一年的大乱才终结,然而,战火早已蔓延全国各地。当时具有影响力的守护大名通常兼任幕府要职,必须住在京都,领地只能托守护代管理,守护大名和家臣、乡民之间的主从信赖关系极为淡薄,导致守护代或家臣下克上地跃升为战国大名。
首位战国大名北条早云
明治维新之前是德川幕府的江户时代,江户时代之前是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掌权的安土桃山时代;安土桃山时代之前是战国时代,正式名称是室町时代后期。室町幕府维持了二百四十余年,直至织田信长驱逐了十五代将军后,室町幕府才正式灭亡。
初期的室町幕府是一个稳固的执政组织,卓越将军辈出,但是传到第八代将军时,制度完全松懈,将军只顾享乐,不顾庶民生活。当时全国各地均配置守护大名,相当于现代的县长,由于一手包揽行政、立法、司法,因此也可以说是独立国。
守护大名必须住在将军所在的京都,实际在领地掌权的是守护代(代理之意),守护代底下则是地方豪门。这些守护代以及地方豪门在烽火连天、弱肉强食的时代中,逐渐演变为日后的战国大名。战国大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守护大名发展而成,另一种是典型的“下克上”大名;前者的代表是武田信玄,后者的代表是上杉谦信。
银阁寺的东求堂是足利义政创建留存至今的唯二建筑之一,另一栋即是别名的来源观音殿(银阁)
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不顾政治,热衷土木工程,现今京都银阁寺正是他别墅内的建筑之一。义政起初没子息,又讨厌执政生活,二十九岁那年费尽唇舌,终于说服已入沙门的弟弟义视还俗,日后继承将军地位。不料义政夫人竟于翌年生下儿子义尚,如此一来,夫人当然想让亲生儿子接班。因此全国各地的守护大名便分为拥立弟弟与支持夫人的东、西两派,1467年聚到京都打了起来。
东军兵力约十六万,西军兵力约十一万,总计二十七万大军汇集在京都人喊马嘶,且持续了十一年,这正是日本史上的应仁之乱,也揭开了战国时代序幕。当时关东地区内乱频繁,众大名没有余力参与这场战乱,因而造就了日本史上第一位战国大名——北条早云。
根据最新研究得知,北条早云并非来历不明的流浪武士,他其实是名门伊势家之后。父亲是备中国(冈山县西部)高越山城主,北条早云则是俸禄三千石的领主,后来被拔擢为京都室町幕府引见人。生于1432年,殁于1519年,享寿八十八。
室町幕府的礼节仪注原本只限弓箭、驭马、骑射等武艺,没有宫廷礼仪,以至于诸大名在拜见将军时吵得跟菜市场一样,毫无上下之分。因此第一代将军的弓马师傅小笠原贞宗便制订了宫殿礼仪。小笠原曾跟随来自元朝的临济宗禅僧清拙正澄(大鉴禅师,1274~1339)学习清规。
清拙是福州人,俗名刘氏,1326年来日,先后驻留镰仓建长寺、圆觉寺、京都建仁寺、南禅寺等,并将唐代《百丈清规》改编为适合日本风俗的《大鉴清规》。小笠原正是参考《大鉴清规》而编排出幕府宫廷仪注。三代将军时,再度由小笠原氏、今川氏、伊势氏三家合力重整节文,其中伊势家专门负责宫廷礼节规范。现代日本人的行仪规矩与庆吊仪式都是在此时奠立的。
京都银阁寺正式名称为慈照寺,图中为银沙滩
备中伊势家与京都伊势家是远亲,北条早云能够登上将军引见人地位也是很自然的事。北条早云原名伊势长氏,通称新九郎。当时的将军没什么实权,主要工作是评判各国大名的领地纠纷,因而引见人的存在非常重要,大名能不能进谒将军全看引见人喜恶。话虽如此,新九郎是那位还俗和尚弟弟的引见人,地位却轻如鸿毛,而此时代的天皇地位相当于神社主祭总管。
应仁之乱爆发后,还俗和尚义视逃到伊势国(三重县),新九郎当然也陪同流亡。第二年,战况有点好转,义视又回京都,然而新九郎却辞掉官职隐居伊势。说是隐居,实为无职浪人。正值壮年的新九郎为何会辞官甘当浪人呢?原因不详。或许是不想卷入骨肉相残的丑剧,也或许是看清了还俗和尚的气量,更 ............

书籍插图:
书籍《战国日本I:时间的滋味》 - 插图1
书籍《战国日本I:时间的滋味》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战国日本I:时间的滋味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