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艰难的一跃 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引言 阴云与曙光
第一章 事出有因
一 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
二 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三 费城不是梁山泊
四光荣与权力
第二章 疑云重重
一 牵头者
二 麻烦与问题
三 摸石头过河
四 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三章 针锋相对
一 修宪还是制宪
二 谁来批准宪法
三 合众国何处去
四 蛋糕应该怎么分
第四章 剑拔弩张
一 逼上梁山
二 大邦和小邦
三 唇枪舌剑
四 上帝也帮不了忙
第五章 柳暗花明
一 解铃不是系铃人
二 绝不让步
三 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
四 伟大的妥协
第六章 严防死守
一 总统是个难题
二 防官如防贼
三 千头万绪
四、连环扣与防火墙
第七章 祸起萧墙
一 根本的共识
二、拒绝签字
三、最后的劝说
四、两种反对派
第八章 尘埃落定
一、旗开得胜
二 千呼万唤始出来
三、活着的宪法
四、余音与余波
引言 阴云与曙光
1787年9月17日,在经过了最后一次小小的修改后,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决定在他们两天之前完成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联邦宪法》)草案上签名作证,并将这部宪法提交邦联议会和各邦代表大会批准。当最后几名代表签字时,81岁高龄的宾西法尼亚代表,德高望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深邃的眼光越过会议主席的椅子,凝视着对面墙上的一件艺术品。那是一幅油画。在那幅油画上,一轮红日正在喷薄而出。
富兰克林对身边的代表说,日出是不好画的。油画家已经发现,他们很难使自己画的旭日区别于落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注视着主席身后的这幅画,心中充满着希望和担忧,无法断定这太阳究竟是在东升还是在西落。现在我终于有幸知道,它是在升起,而不是在落下。
富兰克林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话语令人感动。但事情却并没有那么乐观。作为制宪会议的积极参与者,富兰克林博士应该知道这次会议开得并不顺利。先是有人迟到,后是有人早退,罗德岛则始终不肯派代表参加。而且,尽管富兰克林本人在签字前作了最后的劝说,他的发言充满智慧和情感、大义和真诚,感人至深,但仍有三位代表拒绝签字。他们是:弗吉尼亚代表爱德蒙.伦道夫、乔治.梅森和马萨诸塞代表艾尔布里奇.格里。这三个人的声望和地位都举足轻重:艾尔布里奇.格里是美国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曾先后在《独立宣言》和《邦联条例》上签字;乔治.梅森是弗吉尼亚宪法的制定者之一,起草了其中的权力法案,后来被称作美国“权利法案之父”;爱德蒙.伦道夫则是制宪会议的发起人之一,正是他,作为会议的第一位正式发言人,向代表们陈述了召开这次会议的原因和意义,并提出了他的代表团草拟的制宪方案(即《弗吉尼亚方案》,又称《伦道夫方案》),从而揭开了会议的主题。这样三个人最后居然拒绝签字,宪法的命运和前途实在堪忧。
事实上,制宪会议以后,这三个人都先后公布了自己拒不签字的原因,从而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宪法运动。爱德蒙.伦道夫在弗吉尼亚议会上陈述拒签理由,坚决要求召开第二次制宪会议。乔治.梅森作为反对派领袖,后后来被称作“美国宪法之父”的詹姆斯.麦迪逊展开舌战,使宪法在弗吉尼亚迟迟不能得到批准。艾尔布里奇.格里回到马萨诸塞以后,也带头反对批准联邦宪法。伦道夫、梅森和格里并不是孤零零的三个人。他们的背后,有庞大的利益集团,有众多的反对者,也有代表着人类普世原则的信念作为支撑。总之,支持和反对宪法草案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正是这些复杂的原因,不但使制宪会议的时间长达三四个月之久,而且整个过程一波三折,险象环生,几近成型的方案好几次差一点胎死腹中。只是由于争论的双方都表现出冷静理智的态度,居中调解的一方又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制宪会议才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最后达成协议。但即便如此,这部千辛万苦才制定出来的宪法,直至一年半以后的1789年3月4日才正式生效,富兰克林心中的那颗太阳才好歹算是跃出了地平线。这可真是艰难的一跃。
美国宪法的难产,当然并非是因为有人“从中作梗”。实际上,力主通过宪法的人(他们被称作联邦主义者)和那些反对派(他们被称作反联邦主义者),都是合众国和联邦宪法的缔造者。他们的思想,都融入了美国的立国精神和立法精神。而且,正是由于吸纳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美国宪法才成为一部最能体现宪法与共和精神的宪法。只不过这样一来,日出大西洋的过程,就注定只能是曲折坎坷,既见曙光,又密布阴云了。
那就让我们远距离观赏一下这幅壮丽图景吧!
第一章 事出有因
一 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
在我们这些见惯了庄严肃穆场面的中国人看来,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是一点都不神圣的。会议室里没有高高在上的主席台,没有可以让代表们并排坐在一起的巨型长桌和圆桌,只有一些小型的方桌和靠背椅。桌子的大小,大约只够四个人围在一起吃快餐。这些方桌看上去七零八落,散乱地摆放在会议室里,代表们则三五成群地围而坐之。如果不是因为有一套主席专用的桌椅,你会觉得整个会场更像一个沙龙、酒吧或者咖啡厅。坐在这里的代表们也似乎并不是来制定宪法,而是来喝下午茶。
这倒也并不奇怪。因为这是的所谓“美利坚合众国”,其实还在草创时期;而所谓“美国人”,则不过是刚刚从大英帝国那里独立出来的那片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他们自由散漫、憎恶霸权,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迫不得已,他们是连国家和政府都不想要的。他们任命的那些代表,则分属13个地方性的政治实体。这些代表,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政治实体之间,就像沙龙里的茶客一样,各自独立,互不相属。原本只有一种松散的联系。他们聚在一起召开会议,同样是出于迫不得已。如果他们对会议不满,则随时可以退场,没有人可以阻拦。所以,这种茶座式的会场,对于这样一种会议,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要理解这一点,还必须从美国的建国史说起。
多少读过一点美国史的人都知道,在《独立宣言》发表之前,北美大地上并没有什么国家,只有一些殖民地,其中有一些属于大英帝国,叫“英属殖民地”。不过,英国国王虽然宣称对它们享有主权,实际上却由殖民地人民自己管理,即“主权王有,治权民有”。在1607年到1732年之间,这样的英属殖民地一共有16个。后来有三个殖民地被兼并, ............

书籍插图:
书籍《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