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2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推荐语
Recommendation
人们,特别是儿童和少年,接触经典艺术最大的障碍来自心理的恐惧,似乎那些大师的作品高不可攀。克服心理障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直接去感受,去与作品、作者对话。怎样去感受和对话,“艺术眼”系列丛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做出了解释,帮助我们揭开经典作品的面纱,走近大师们创造的艺术境界,从而得到知识的补充、修养的提高和心灵的净化。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邵大箴
历代大师们创造的艺术品,我们都是可以看懂的,不那么高深莫测。怎样有效地去观看、饶有兴味地去品尝,听听专家们的指导十分有益。在这方面,“艺术眼”系列丛书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条件,是家长和孩子们的好读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奚静之
美术馆并不只是容纳艺术品的空间,它还是艺术品的家,更可以是儿童艺术教育的独特场所。如何引导孩子走进美术馆感受艺术的魅力呢?“艺术眼”系列书用几十幅经典画作,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引导小朋友们在欣赏画作时获得更多的感受与新发现。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张子康
前言
Preface
自从2002年《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出版以来,曾有无数读者、家长、祖父母和教师与我分享这本书如何让他们愉快地(有时甚至是第一次)谈论绘画,他们来自国内外,来自多种文化。尽管如此,我们还有很多扇门有待开启,很多条路需要践行。而艺术,结合了多领域、多学科,应运而生,自此前所未有地出现在学校中。因此,有关方法的问题与日俱增,看来是时候在第二卷里继续探讨并扩展十几年前发起的话题了。
尽管如此,我们所能肯定的是,本书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续集。因此,理解本书并不一定要预先读完第一卷。人们可以完全独立地阅读这两本书,或者将这两本书里的方法结合起来,在两者之间创建自己的路径。
和孩子谈论艺术,首先要和他们谈论看待生活的视角、与世界的联系。一幅画可以让任何年龄的观者感到畏惧,或者受到诱惑、吸引,有时想要退缩,它总是会和观者进行对话。远非建起一块封闭的空间,自我隔绝,一幅画只在创造中存在,而创造来自不断地交流。孩子们自由的眼光不会出错。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细化他们的感受,用语言把他们面对一幅画时所做的猜测或预感表达出来……你会发现,陪伴孩子踏上一段发现之旅,远不如看起来那么困难,只要你把它当成一次真正的散步。
30幅作品评论就是以此为视角完成的,从而构成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文章随着画作的复杂性逐步深入,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从幼儿到少年(几乎可以算是到成人)。
因此,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每一位读者意识到自己能够欣赏绘画,并能够用日常语言说出所思所想,不管其初衷如何。因此,第一卷在开篇时提出了一整套涉及艺术史、艺术家或不同表现类型的基础概念,而第二卷则将重点首先放在阅读画作上。换句话说,第二卷强调如何具体地驯服一幅画,随着观察力的训练,逐步看出并掌握整套视觉技巧。
本书选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很有名,并且具有真正的美感,它们风格多样,传递多种寓意,同时也具有典范作用:画中的人物、物体、形状和色彩每次都清晰地表达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它们与空间、与现实,或与他人的关系模式。在学习解读这些画作的同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一系列“工具”,它们会帮助我们理解其他画作。
很多话题未被收入本书。显然,本书无意解释全部画作,或建立详尽无遗的艺术形式清单。相比之下,本书更清晰也更乐观,其目的在于鼓励读者自己探索绘画领域,可能时常还会有陌生的感觉,但其实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奥秘。
和孩子谈论艺术,绝对不是要为他们安排一次专门的课程。很显然,我们不能临时充当艺术史学家,就像不能临时充当物理老师一样。因此,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界定好要带孩子发现什么:一次美学经历?一种历史观?还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可能性总比我们想象的多很多。不论因为什么开始这场冒险,为了更加轻松自在,我们最好清晰地遵循自己的方法,即使知道这种方法是片面的、主观的,但它也因此更加珍贵。关键是要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想看那些尚未谋面,将来却可能伴其一生的东西。因此,把那些我们知道的内容、想要传达给孩子的内容,以及孩子将会乐意接受的内容区分开,至关重要。
为孩子感到骄傲
我有能力谈论艺术
即使经过非常认真的考虑,您也想不出怎样向孩子讲解艺术。经过最初心怀美好愿望的愉悦阶段,继而可能准备刻苦研究艺术家生平或者他某幅作品的主题之后,您还是撞上了巨大的暗礁:没有真正地投身艺术,为了避免难堪、不荒谬地谈论主题,您有太过表面的感觉。真相是,在博物馆里,您总是隐约地感到无聊……您需要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简单地说,您想就此作罢……这完全正常,但将非常遗憾,因为您的目标只打开了一两扇门。和孩子谈论艺术是您力所能及的。您不用为此有所改变,只需自信地面对听众,使用一些好方法,特别是那些您已经掌握的方法。
肯定孩子所见
给孩子们上课有两种方法:可以从自己知道的内容开始,也可以从孩子们熟悉的内容开始。第二种方法在各个方面被证实最为有效:它能够顺利地清除阻碍,节省时间,带我们走得更远、更有效率,因为它建立在明白易懂的基础上。人们会在一块完全不了解的土地上建造房屋吗?并不是说要用学术用语来“评估”,也不是评价孩子们的收获,而是首先看重他们的真实感受。有些对我们来说非常明显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没能传达给他们。而一些我们没有想到的概念,正好相反,将会浮出水面……从这里开始不可避免。具体地说,这意味着第一句话总是可以用“你看到什么了?”,而不是“看这个”或“一定要知道……”。
让孩子起头
您正在一幅画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期望和有用的知识。以一幅1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为例。它展现了丰富的物品:书籍、乐器、水果、一张有点褶皱的桌布、华丽的窗帘,有时甚至是一个头骨……而您非常自然地开始解释这些物品“虚浮”的意义(一种说明有限性的说教形象),而后又开始对其他各种象征进行解释……毋庸置疑,您很有道理。问题是,孩子们的看法和您所讲的并不相符。因此,应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捕捉”图画:那可能是一件摆放歪斜的物品(“盘子要打碎”)、窗帘的丝带(“如果我们把它拉下来,会发生什么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2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