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里的中国-安东 & 慕尼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行进中的中国
北京:一个无处挂鸟笼的城市
创造印象
在中国度过的童年
1985年,我来到中国
爱北京的问题
中国·日子·爱
人在锦胡同
给我送张明信片
中国故事
行进中的中国
RonenSteinberg(以色列):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现为芝加哥大学研究员。
浦东,这个跨越黄浦江的上海新金融中心
这里弥漫着与纽约的SOHO一样的氛围,这里飘着与伦敦或东京一样的轻柔音乐
从20世纪20年代的殖民主义,到今日的小资和“创新阶层”
而这之间的岁月,那些共产主义的岁月,人民的岁月
不管那些岁月现在看来如何灰暗,正在被小心翼翼、而又体面地慢慢抹去
我第一次到中国来,是为了一个婚礼,我自己的婚礼。我妻子是中国人。我们在芝加哥邂逅。她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我们在中国举办了婚礼,之后去了好几个城市,比如天津、北京、上海、阳朔。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国,但那次当我离开中国的时候,我已经拥有了一个中国的新家庭。
之前在我的大部分人生中,我对中国知之甚少。我到哈尔滨的时候,了解到20世纪初期,在那个城市里曾经有一个兴盛的犹太社区。更让我惊讶的是,就在我们婚礼之前的两天,当时的以色列副总理、现在的总理奥尔默特访问了哈尔滨,并且参观了一个关于犹太人在哈尔滨历史的特别展览:原来,他的父亲就是当时居住在哈尔滨的犹太人。我们参观哈尔滨犹太公墓的时候,我不禁心中暗想:我是我的妻子遇到的第一个以色列犹太人,而她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可现在我们来到这里,我们彼此的文化与过往,相互交织,相互接触,然后分离,接着又开始交织,如此循环。那是2004年的夏天,是我第一次到中国,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到中国,但那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别人眼中
中国人听说我是以色列人的时候,似乎并不感到有什么特别。许多人在听到中文的“以色列”三个字时,却以为我是从冰岛来的,因为在英语里这两个单词的发音相近。但是,每个人一听到我是犹太人时,就非常惊讶。我在这里遇到的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跟我说“犹太人,很聪明的民族”这样的话。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全都这么想。也许他们以前遇到的犹太人不多吧。
这没错,在中国,我是“其他人”。可我从来也不是“其他人”,至少不是像这样的“其他人”。但在这里,我的“其他人”身份却是如此鲜明,这首先是因为我的外貌。我看起来跟别人不同。在别人的眼里,我与众不同,这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
我到中国的第二天就有了这种感觉。我们当时正坐在从北京的郊区开往市区的地铁里。正是清晨的上班高峰,地铁里非常挤。等我们好不容易连推带挤地进了地铁列车,我只看见一片人的脑袋。我立刻就意识到了两件事:第一,我的脑袋比别人的都高;第二,别人的脑袋都在盯着我的脑袋。更准确地说,他们是在盯着我的胳膊。为什么要盯着胳膊呢?我当时还没想到,后来我才想起来,曾经在哪儿读过,有些中国人把外国人叫作“老毛子”(就是身上毛多)。我正好穿着一件短袖衬衫,而且我还多毛,即使在以色列,我也算是毛多的。我敢打赌,我周围那些正在赶去工作的人们,肯定没想到会在地铁里碰上一个个子又高、毛又多的男人。
出于某种原因,这里的许多女子直言不讳地对我说,你好帅。所以,我在南开大学宿舍的清洁女工第一次看到我的时候,就对我的妻子说我很帅。她们竟然以为我是来自科威特!后来,我们在校园里又遇到一些学生,他们用英语直接跟我说,“你真帅”。实际上,我在芝加哥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这种事情,当时我遇到一位中国来的访问学者,他跟我说:“以中国人的眼光看,你真的非常帅气……”
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说我帅,是为了恭维我的妻子选了位英俊丈夫。但现在我意识到,直接恭维在中国并不成问题。这里的人在赞美的时候坦率,在批评的时候含蓄,我喜欢这一点。以色列可就完全不是这样,那里的人在批评的时候直来直去,却吝于赞美。当然,我很享受人家说我帅!我问过,我可不可以也直接对女士讲她们非常漂亮呢,但人们告诉我,最好不要,因为那样可能会被误解。
我眼中的其他人
对北京的第一印象——拥挤。无论在哪里,人们摩肩接踵,互相冲撞。人们之间的身体距离正在日益缩短。我想起在美国,人们非常小心地保持自己的空间,维护自己的私密。但在这里,倒是也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不用对这一切感到恼火,也不必在意保持肌肤的洁净,并去除别人的气味,“住在一起”的意思,就是真的“住”在一起,你只要接受这一点就好了。
显然,这也是中国仍然保持的“街市生活”,或“街上的生活”的迷人之处。在天津凉爽的晚上,人们聚集在公共广场上,坐在楼外的长凳上或者商店里,聊着天,看人来人往,嚼着东西,四处闲逛。他们并不是要去影院、酒吧或者剧院。他们哪儿也不去。人们以各种方式聚在一起找乐,这就是消遣。这完全是一种社交娱乐,交谈的娱乐、“在一起”的娱乐。
我被这种“生活在外面”深深地打动了。人们最喜欢,也许也是最能够消费得起的娱乐,似乎要包括漫步、放风筝、吃路边的小摊,或者只是坐在外面,聊聊天、喝酒、抽烟。我的妻子告诉我,在过去的时代,晚饭后散个步,就是那个时候唯一的娱乐,并且人们很努力地实践着这种娱乐。对我而言,这种简单的街市生活真的让人很爽,虽然这样说也许有以偏概全之嫌。或者说,在简单的事情中,包含着真正的快乐,也许更合适吧。一阵宜人的微风,一瓶冰雪碧,似乎就可以让人快乐起来。当然,人想要的比这多。他们想要的越来越多。这里面有对普通事物的欣赏,也是一种填补时间的简单方式。这里没有对“我们今天该做什么”的焦虑,而那种焦虑,在我看来,正是像我们那样过度发展的消费主义社会的特点:我们所拥有的越多、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越多,我们就越感到厌烦和冷漠。
当然,这种观点要看在什么地方。在上海、北京的部分地区,在哈尔滨的中心,我看见人们,其中大多是年轻人,衣着光鲜,匆匆赶往某个地方,也许是酒吧。跟我到过的世界其他地方的城市夜色一样。但另外一些更安静的城市街市夜生活却更加吸引我,也许因为那与我所知道的太不同了,或者因为我只看见了我想看的。
有一天,我在上海一个市场的饭馆里吃午饭,离伊朗使馆不远。我指着旁边桌上的人们正在吃的东西,说我就要那些,因为 ............

书籍插图:
书籍《细节里的中国-安东 & 慕尼仁》 - 插图1
书籍《细节里的中国-安东 & 慕尼仁》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细节里的中国-安东 & 慕尼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