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际政治在多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本书作者
郝时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主任,研究员,博导
王希恩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民族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院重点学科负责人
朱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世界民族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院重点学科负责人
方素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民族历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院重点学科负责人
周竞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院重点学科负责人
王建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世界民族研究室研究员,院重大A类课题负责人
陈建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院重大A类课题主持人
刘泓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世界民族研究室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
包胜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世界民族研究室副研究员
周泓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
贾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民族研究》编辑部编辑
总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机构。从学科的设置和专业方向来看,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宗教学、文献学、政治学、法学、国际关系、影视人类学、民俗学、古文字学等,还包括蒙古学、藏学、突厥学等专门的学科。这些学科和专业方向的多样化构成了研究所的多学科、综合性特点,而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则是人类社会民族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着重于对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含义的民族共同体(people、ethnos、nationality、nation、ethnic group)及其互动关系的研究,显示了研究所诸多学科的共同指向。研究所以民族学和人类学冠名的目的是为多学科建构一个共同的学术平台,在研究对象统一性的基础上实现多学科的互补与整合,在多学科的视野中建立综合性研究优势,增强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学科性发展。
人类社会的民族现象及其所伴生的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复杂、最长久,也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古代文明延续不断的东方国度,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多民族的互动关系不仅是历朝各代最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而且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动能。因此,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现象和各民族的互动关系,为我们解读人类社会的民族现象及其规律性运动提供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古代模式。《礼记·王制》中说: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
这就是中国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五方之民”说,可谓中国最早具有民族志意义的记录。它所提示的内涵,对我们今天认识和理解民族现象也是启迪颇多的。例如,构成民族特征的文化差异的自然基础是生态环境,即在“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等不同生态环境中生存的人类群体“皆随地以资其生”所表现的“异俗”,“五方之民”在民居、饮食、服饰、工具、器物等方面的“异制”,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价值观念及其相互沟通的中介(翻译)等。其中也包括了处理“五方之民”互动关系的古代政治智慧,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可以说,中国是一个有民族学传统且民族学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古往今来、时过境迁,今天的中国已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这一进程正在展示现代民族进程的发展前景,它同样会对现代人类社会的民族现象及其发展前景提供一种范式,也就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例证。当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进程中,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我们不仅面对着中国56个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历史重任,而且也面对着全球化时代多民族的大千世界。无论是内政治理,还是融入国际社会,广义的民族问题仍旧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和普遍反应是经济文化的发展问题,这是由当代中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同时,我们也面对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台独”问题、达赖集团问题、“东突”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以及世界范围和周边国家民族问题的交互影响。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为我们提出了责无旁贷的研究任务。履行这一职责需要我们付出多方面的艰辛努力,其中学科建设是最重要的保障。
科学化是学科建设题中之义,任何一门学科只能在科学化的过程中实现发展。中国的学术传统源远流长,也形成了诸多学科性的研究领域。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的学术事业在不断吸收西方科学规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现代学科的分化,其中民族学、人类学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与世界学术领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显著的成就,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但是,能否充分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这种作用,涉及诸多因素,而学科建设所包含的指导思想、基本概念和范畴、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体现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推进学科建设至关重要,而且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可或缺的内在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的启动,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举措。我所推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丛书·民族学人类学系列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举措所做出的一种尝试。
如上所述,我研究所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机构,经过学科调整和研究室重组,研究所内的大部分学科都纳入了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 ............

书籍插图:
书籍《族际政治在多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 插图1
书籍《族际政治在多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族际政治在多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