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中美两国美史研究的趋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引言
20世纪美国史学的基本走向
美国政治史的衰落与复兴
种族问题与美国史学
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
美国革命史研究的新动向——记费城的一次学术研讨会
伯纳德·贝林的史学及其启示
戈登·伍德与美国早期政治史研究
埃里克·方纳笔下的美国自由
在现实关怀与学术追求之间——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成绩和问题(1989—2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
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
探索中国美国史研究的路径
后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中美两国美国史研究的趋向/李剑鸣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7
(博雅撷英)
ISBN 978-7-301-27116-2
Ⅰ. ①克… Ⅱ. ①李… Ⅲ. ①美国—历史—研究 Ⅳ. ①K712.00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99623号
书 名 “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中美两国美国史研究的趋向 “KELUOQI MINGTI”DE DANGDAI HUIXIANG: ZHONG-MEI LIANG GUO MEIGUOSHI YANJIU DE QUXIANG
著作责任者
李剑鸣 著
责任编辑
陈甜
标准书号
ISBN 978-7-301-27116-2
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
http://www.pup.cn
电子信箱
pkuwsz@126.com
电 话
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编辑部62752025
印 刷 者
经 销 者
新华书店
880毫米×1230毫米 A5 15.5印张 332千字
2016年7月第1版 2016年7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60.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信箱:fd@pup.pku.edu.cn
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出版部联系,电话:010-62756370
引言
人类发觉有必要保存集体的记忆,并且找到保存这种记忆的适当而有效的方式,以突破短促无常的生命和与之相连的个体记忆的限制,应当说是一场智性的革命。人之所以要保存关于过去的集体记忆,似乎不是想让过去照原样留传下来,而是着眼于过去对于当前和未来的意义。在很长一个时期,保存关于过去的集体记忆,既体现了人寻求类属身份认同的努力,也包含着某种追求不朽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对过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历史知识,从来就不是固化和僵死的东西,也是活在当前并指向未来的。
论及当前与过去、现实关怀与历史写作的关系,我们自然会想起克罗齐和柯林武德这两个名字。克罗齐说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武德则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两人的说法各有其语境,意思也不一样。克罗齐对那种一味地编排史料、记述史事的“假历史”颇为不屑,主张历史学家要借助对当前生活的关切来观察过去,基于当前的思想和兴趣来阐释史事。换句话说,过去只有用思想的光芒来照亮,才能显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历史只有进入当前的生活,才会具有真正的意义。
[1]
柯林武德则反对那种“剪刀加浆糊”的史学,强调对“事件”的内在层面的理解,倡导史家以其智力活动来重演前人的想法和动机,从而突出“事件”作为人的“行动”的特性。然则史家无疑只能借助当前的经验来重演前人的思想,这样就无异于把历史变成了现在与过去互动的产物。
[2]
细究起来,两人的说法倒也有共通之处。无论是“当代史”,还是“思想史”,都旨在强调历史不是简单的过去事实的再现,而与历史讲述者当前的思想、兴趣和经验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克罗齐命题”还是“柯林武德命题”,其旨趣都触及了当前与过去、现实关怀与历史写作的关系。
对历史学家来说,当前和过去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问题。两者在历史思维和历史写作中往往交错在一起,相互嵌入,相互干预,相互塑造。历史是在现实关怀引导下复活于当前的过去,现实则是经由过去熏染而具有历史内涵的当前存在;关于过去的知识经由现实的介入而变得富于意义,而当前的视点又因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而具备更深邃的穿透力。但是,相对于不断延长的过去,相对于看不到尽头的未来,当前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点,变幻不定,难于把握;它对历史认识的影响,必须通过它对历史学家的塑造以及历史学家对它的理解来实现。因此,在当前和过去之间,历史学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
[3]
现实对历史学家的塑造性影响,历史学家对当前的了解和关切,就是通常所说的“现实关怀”。根据后现代主义关于知识和权力的说法,并参照把权力作为核心概念的现代政治学理论,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难免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甚至本来就是现实政治的一部分。于是,身处当前和过去之间的历史学家,就总是受到权力关系的制约,其历史写作难免带有强烈的政治意蕴。
在中外史学史上,对于现实关怀和历史写作的关系,历代史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中国古代的史官和私家修史者,一方面注重历史对当前的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意义,通常出于“致用”和“资治”的考虑来选取史事并加以诠释,另一方面又受到当前的政治、道德和信仰的规范以及禁忌的制约,对历史的理解和表述往往不会背离社会通行的准则和信条。他们倡导“求真”,所针对的大抵是“向壁虚构”和“凭空捏造”;高扬“直笔”,也不过是要求依据通行的政治和道德标准来做取舍和褒贬,以避免“掩恶”或“虚美”等有违“史德”的行为。在欧美史学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客观性和科学性一度成了史家追求的目标,他们力图借助逐渐成熟的专业规范和技艺,把“当前”和“过去”区分开来,把现实的幽灵从历史表述中驱逐出去。史家把自己想象成过去的代言人或传声筒,极力掩盖自我,甚或相信可以消灭自我,以求取“历史的真相”。但是,自19世纪末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觉得,这种对“客观性”的无节制的标榜,根本不能掩饰史家基于现实关怀而形成的各种偏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中美两国美史研究的趋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