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1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SCENESCAPES:How Qualities of Place Shape Social Life
By Daniel Aaron Silver and Terry Nichols Clark
© 2016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ll rights reserved.
Licens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Ililnois,U.S.A.
中文版序言
世界各地的城市和社区正在迅速变化。这些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消费的巨大转变。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心是由它们所提供的消费机会的数量和范围来定义的。以前不怎么显眼的地方,现在已被各种各样的舒适物(Amenities)设施与活动所占据,比如,餐馆、酒吧、咖啡馆、画廊、书店、文身店、公园、学校、博物馆、俱乐部、沙龙,等等。
这些舒适物并不是孤立的原子化存在,它们以组合的形式,共同创造独特场景,这些场景赋予了城市生活以意义、体验和情感共鸣。当一个社区变成一个场景时,它可以成为培养各类精神的地方,比如,自我表达、本土真实性、迷人、传统、越轨、睦邻或合作等。这些或其中的任一种精神,都单独或混合地取决于居住地的舒适物设施、活动和人群的组合。场景理论就是来诠释如何和为什么的。
《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这本书用来理解和解释这种转变的本质及其影响。这种影响意义深远,它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经济、居住生活、政治和政策等。
虽然《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这本书中的许多实例和分析来自北美,但这些想法是通过与全球各地的国际合作者多年的对话而形成的。中国学者对于场景的研究也已经开始进行,他们已经注意到类似的问题和关切,因为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关心周围环境的质量和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约80位来自中国的学者与我们一起工作了数十年,他们致力于发展概念并将其与中国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他们已经进行了许多与场景相关的工作:个别城市和艺术中心的案例研究;北京、上海和武汉的社区与城市的比较研究;中国所有县区的比较研究;中国和韩国意象的建筑场景照片比较分析;研究文化政策、网站、环境运动、包括嘻哈和卡拉OK在内的音乐类型,以及与不同历史传统相关的地区文化活动;详细分析中国所有县区的博物馆、文化中心和图书馆。在中国,场景研究工作比较有活力的学者包括祁述裕和他的博士生们、吴军、吴志明、吴迪、刘柯瑾、理查德·格林、傅才武、陈波、李伊方、侯雪言、徐晓林、赵铁、查德·安德森、李钟佑、王静、胡慧琳、同雅琪。这些学者产生了大量关于场景研究的中国成果。
特别感谢祁述裕和吴军在协调推动翻译这部著作方面所做的努力。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参与翻译的人员还包括叶响裙、陈波、马秀莲、吴志明、郭嘉、李鹭、陆筱璐、刘柯瑾、李伊方、姜苏桐、范为、刘上等。另外,2016年11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召开的北京场景学术会议,是中国第一次关于场景的规模较大的学术研讨,参会学者们围绕“建设文化场景,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展开研讨和激辩,并产生了多篇优秀论文,已公开发表(参见本书第453~454页中国有关“场景”研究的主要文献),在国内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们希望《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理论分析工具来思考中国及其他地区当前发展情况。我们非常高兴有机会向中国读者提供这种机会。我们希望这种翻译是一种真挚的对话和交流,推动中外在这方面研究的合作与发展。
Daniel Aaron Silver 丹尼尔·西尔
Terry Nichols Clark 特里·克拉克
致谢
本书的撰写与出版得益于芝加哥大学独特的学术氛围,它有利于促进广泛和开放的智力合作、友谊,以及各方面的探索。我们每周三晚上都会召开场景学术会议,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坚持了近十年。参与者包括多位有才华的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生、本科生等,不能到现场的人员往往会通过视频软件进行远程对话。
场景强调元素之间集合的产物。许多学者都给我们提供过关键的支持,拉里·罗斯菲尔德(Larry Rothfield)是该项目最开始制定的领导者,当时他还是文化政策中心的主任。克莱门特·纳瓦罗(Clemente Navarro)帮助完善理论并开发分析场景的方法。在场景分析方面,长期以来,他都和我们合作,他在西班牙的研究团队也朝着这个方向积极推动。
我们想对所有人表示最真诚的感谢。然而,场景研究幕后做出贡献的学生、助理等人数众多,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也无法一一列出。近十年来,每年有10~15名助手帮助组合、检查、分析、完善场景数据库。一些助手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萨姆·布拉克斯顿(Sam Braxton)和埃里克·罗杰斯(Eric Rodgers)组织整合我们的研究文件并帮助完成主要研究假设。克里斯托弗·格拉齐尔(Christopher Graziul)提供分析方法和资源。梅根·卡拉曼(Meghan Kallman)和惠特尼·约翰逊(Whitney Johnson)协调了许多研究任务。杰西卡(Jessica Gover)在准备稿件上提供了重要支持。
场景项目的国际合作者包括:加拿大的戴安娜·米勒(Diana Miller)和马特·帕特森(Matt Patterson),法国的史蒂芬·索耶(Stephen Sawyer),西班牙的克莱门特,韩国的查德·安德森(Chad Anderson)、卞美宜(Miree Byun)、张元浩(Wonho Jang)、金硕浩(Seokho Kim)和李钟佑(Jong Youl Lee),日本的嘉明(Yoshiaki Kobayashi)、千寻(Chihiro Shimizu)、金雅(Shinya Yasumoto),波兰的玛塔(Marta Klekotko)、马格达(Magda Kubecka),中国的吴迪(Di Wu)、吴志明(Cary Wu)、杰弗逊·毛(Jefferson Mao)、刘锐(Rui Liu)。
本研究得到以下机构的慷 ............

书籍插图:
书籍《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 - 插图1
书籍《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