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沙发人类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胡同里的沙发人类学
杨雁清(Candy Yang)
豆瓣阅读 出品
中信出版社
目录
序
花园胡同低保户 朱叔叔
鼓楼东大街 北锣北口 李大爷
花园前巷 社区澡堂许阿姨
郎家胡同“董事长”
纱络胡同 宋阿姨
北锣鼓巷 杨叔叔
花园前巷社区菜店 边大姐
花园前巷靠近二环的胡同口 田叔叔
花园东巷 孙叔叔
花园胡同 Heng奶奶
花园东巷 王叔叔
永恒胡同 小赵
花园东巷 王阿姨
大格巷胡同 其鑫 子云 宛婷
花园东巷 杨爷爷
空沙发
后记
序
(一)
我和David是两名人类学研究员,从事的是青年文化研究,热衷于从寻常事物背后探究其文化意义。
我们所在的青年文化研究机构“青公馆”坐落在安定门附近的胡同里。在胡同里面工作两年多,每天上班,下班,在青公馆里举办各种青年文化活动。很多外面的年轻人来到胡同里的青公馆,在这里认识新的朋友,他们都说我们是社群的连结者。然而,我们并没能连结当地社群——胡同里的居民。两年多来,唯一连结的胡同居民是青公馆附近公厕的保洁员,他偶尔会帮我们收收快递。还有胡同里面的一些饭馆,因为一来二去变得熟悉。
虽然我们每天路过胡同居民的日常生活,但对于彼此来说始终是熟悉的陌生人。这也许和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浮躁社会沾染的坏习气有关-每天步履匆匆,埋首于自己的小世界,而忽略了身边的日常,即使这种日常正宽容地像我们敞开。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切入点,重新认识每天生活在其中的胡同,了解其中的居民,与这个社区建立联系。胡同里的沙发人类学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二)
我们在胡同里的沙发人类学项目中交到的好朋友杨叔叔,在第一次送给他他和沙发的合照后,说,可不可以要一张和你们的合照?一年过去了,我们和杨叔叔下馆子、去公园、互相送吃的,变成彼此生活中的一部分。
有一天我们遛着小黑(三年前在胡同捡到的一条小狗)在胡同里面转悠,David忽然指着一个公共厕所门口的空沙发,问,谁可以坐在那个沙发上?我们都不知道答案。但这个问题也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发现北京的胡同其实遍布各种沙发,这些沙发在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人坐在上面,他们聊天、下棋,或者就是坐在沙发上看着经过的人,打个招呼。这些沙发,就像胡同公共空间里面的文化符号。
2012年的秋天,我们开始带着小黑,一个个地寻访胡同里的沙发,围绕沙发展开人类学研究,与沙发上的人展开对话,了解沙发的来源,以及沙发上的胡同居民的生活。每一次对话我们并不作为采访,而是家常的聊天,话题总是从“您知道这个沙发从哪儿来的吗?”“这个沙发在这儿多久啦?”开始,聊到当时坐在沙发上的人在做的事情,再延展到他的生活。每次聊天结束之后,我们都给这个正坐在沙发上的人拍一张他和沙发的合照,把这些照片彩色打印成A4大小并过塑,交给这些“沙发客”。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交付照片这个行为迅速地帮助我们建立了与“沙发客”的关系,他们把我们从公共空间里的沙发带进他们的家,与我们分享更多生活的故事。一来二往,胡同里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渐渐有了他们的名字,每天经过会热情地打声招呼,或者停下来聊聊家常,天气冷了会彼此提醒添衣,有什么好吃的也会想着分享。他们变成亲切的邻居和朋友,我们渐渐地感受到自己与社区的关系的变化。
从2012年的8月到12月,我们利用上下班遛小黑的时间以及一些周末,做了13个胡同里的沙发人类学。每完成一个,都通过博客分享出来,包括对沙发和“沙发客”的描述,照片,还有David录的当时情境的声音。我们也把这个项目开放出来,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拍沙发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开始关心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后来我们的朋友,唐然和弥生也加入了我们,她们在胡同里、大街上看到沙发,停下来和坐在沙发上的人聊天,和我们分享了她们写的“沙发客”的文章。加上她们的两个故事,这里总共收录了15个胡同里沙发人类学的故事。
这些故事有的长,有的短。有的人我们遇见过一次,再没遇见。有的人天天都在同样的地方。故事里面的沙发,则比“沙发客”流动得还要快。它们大多都是一些被抛弃的二手沙发,因为搬家而出现在垃圾桶旁或者废品收购站里,胡同里的人各取所需,把它们搬到相应的地方。它们大多没有主人,谁都可坐,也可以被随意搬动。到现在(2013年11月),故事里的这些沙发,仍在原处的只剩两个。
感谢胡同里的这些沙发,它们不仅风格各异展现不同时代的美学,它们也参与塑造了胡同里的公共空间。胡同里的居民们使用这些沙发,让自己被看见,而被看见的不仅是他们生活的形态,也是他们向路过的人展现这种生活形态的意愿,以及和其他居民交谈的开放。
感谢故事里的这些和我们分享故事的可爱的“沙发客”们。
感谢我的小伙伴David和小黑,David是这个项目主要的摄影和录音,做这个项目的整个过程,也是跟随好奇的过程。
花园胡同低保户 朱叔叔
时间:2012年12月2日11:00
地点:花园胡同
人物:朱叔叔,低保户
花园胡同和花园东巷的交界,正好是朱叔叔的沙发所在的地方。远远看去,这是一张很旧的沙发了。沙发的红木腿有些歪,座椅下方已经裂开,靠一块灰白色的砖头在下面撑着。座椅上铺了黄色的海绵垫,还堆了一些烂布条。沙发扶手两旁的布面看起来已经相当脏了。
沙发的旁边搁着一张木柜子,上面有一个绿色的筷子筒,里面插着几双筷子。旁边是一个碗还有几个塑料杯装的紫米粥。透过柜子下面微微打开的柜门,能看到里面叠放着许多碗,布了不少的灰。木柜子的另一边是一张靠背木椅,木头的颜色已经被污渍的颜色取代。
另外一张沙发,在靠背木椅的附近,上面堆满了杂物。一个黑色的垃圾袋上面叠放着一个带着H&M商标的大袋子,一件衣服随意地搭在上面。这个沙发挨着的树上,拉着一根绳子,上面零零落落地挂着晾衣架,有粉红色的塑料晾衣架,也有黑色的塑料晾衣架和木质晾衣架。沙发脚下堆着七八个红星二锅头的绿色酒瓶,还有一个两升牛栏山二锅头的塑料瓶子。
朱叔叔正坐在那张座椅下顶着一块灰白色的砖头的沙发上喝酒。这天是北京的12月2日,零下两度的天气,他穿一条黑色的裤子,薄薄的黑色运动外套,从外套的领口可以看见他瘦骨嶙峋的脖子。短短的头发倔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胡同里的沙发人类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