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心灵与信念 当代美国哲学概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引言本书是有关当代美国哲学一些主要分支的研究著作,意在对其进行追踪性的研究,为读者提供美国哲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由于作者皆为近几年来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从事过访问研究的教授,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因此有着这方面的便利条件。在当代哲学思潮里,美国哲学无疑具有较大的影响。究其原因是由于美国作为世界上头号的经济大国,有其强大的经济背景以及相应的强势文化作为支撑,其国力的强大为其哲学的传播与影响起着助推的作用;二是由于美国教育的发达,吸收的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也有不少的留学生和学者在美国学习与研究哲学;这一群体人数众多,他们对美国哲学的翻译、介绍与研究,扩大了美国哲学的影响;三是由于美国哲学本身的繁荣,其思想活跃,新观念迭出,因此作为一个庞大的思想资源,自然也吸引了学者们的兴趣。如果说以往对我国思想界的影响主要来自欧洲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那么在当今,至少应当说美国哲学的影响不逊于欧洲哲学。这可以从相关的翻译著作与研究著作的数量上,以及大学的开课情况等方面感觉到。在本书的引言部分,我们拟对本书所论及的当代美国哲学各分支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的介绍,聚焦于书中所涉及的当代美国哲学发展的一些趋向、特点以及它们所提出的一些新问题与新学说。1.分析哲学分析哲学是20世纪美国哲学的主流,其基本的观念是以"分析"方法为工具,坚持并强化经验主义的认识原则,把命题的可证实性作为检验命题意义的标准,进而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看做是对语言进行分析。分析哲学家们认为以往的哲学在概念的使用上犯了语义含混的毛病,因此需要通过对概念进行分析来加以"治疗"。在对语言的分析上,他们或者力图构造出一种精确的人工语言,发展现代的符号逻辑,或者从事于对日常语言的分析,注重研究语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意义"理论。江天骥先生认为,分析哲学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蒯因以前和蒯因以后的时期,并把前一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1)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2)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3)维特根斯坦后期和牛津语言哲学派。后一时期则以蒯因的反意义论、整体论和戴维森的新实用主义为代表。与往昔相比,有如江怡教授在"分析哲学"一章中所指出的,美国分析哲学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哲学家们已不再把逻辑分析看做哲学研究的主要法则和标准,哲学讨论也不再关心世界的逻辑构造问题;分析哲学的基本信条,诸如分析与综合的区分、拒斥形而上学、追求科学的统一、以自然科学改造哲学等,也不再为大多数分析哲学家所坚持。甚至在以"终结"传统哲学为己任的分析哲学那里,某些哲学家也开始鼓吹"分析哲学的终结”,虽然分析哲学在美国事实上并没有终结或"消失",而是以其他的方式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形成它的新的关注点,探讨新的问题。根据江怡的研究,当代美国分析哲学所探究的新问题,主要包括"心灵哲学"与"知觉问题"两个领域。首先,就心灵哲学而言,这一研究兴趣的转向是在20世纪最后25年发生的,其势头之猛,甚至使得心灵哲学成为分析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部分。之所以如此,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就前者而言,乃是因为虽然分析哲学以往也研究"语用"的方面,但语言使用者的"心理状态"却是被分析哲学忽视乃至排斥的一个领域。这方面的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弗雷格等人把对心理状态的研究视为"心理主义"的东西而加以排除,另外,我们似乎还可以进一步说,就分析哲学厚重的经验主义背景而言,也不宜探讨这类难以观察和证实的内在的心灵活动。然而,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语言使用者的因素自然就愈发凸显出来,尤其是与分析哲学的另—新的关注点,即"知觉"问题的探究相关,有关表达了信念、思维和意向等心理活动的命题或句子的研究,必然涉及这些心理活动本身,涉及语言所表达的心理属性和实际功能等方面。其次,就外在的原因而言,是由于自然科学在有关心灵的诸相关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现代神经科学、生物学、数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和人类学等,多方位、多层次地为哲学探讨人类心灵之谜提供了思考的条件和根据。有关心灵哲学的具体内容,我们放在后面的专门部分来讲。其次,当代美国分析哲学所探究的新问题是"知觉问题"。江怡认为,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认识中感觉材料的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笛卡尔s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在他们的哲学中都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它构成他们哲学的重要部分。在20世纪哲学中,这方面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罗素、摩尔、布劳德和皮尔士。不过后来由于受到奥斯汀等人的批判,它在哲学舞台上就逐渐消失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个理论才又重新兴起。例如普特南就提出要更多地关注知觉问题,因为知觉问题与解决传统的二元论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江怡眼中,从传统的形式看这个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对外在世界的知觉究竟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而在当代各种形式的形而上学实在论的背景下,由于实在论预先承诺了世界包含着独立于心灵的实体,因此这一核心问题就变成了对这种实体而言,知觉究竟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就是说,这种知觉是否是以精神实体的介入或某些物理因素为条件的。当代分析哲学中的知觉理论的一个特点,是受到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影响。1979年,心理学家吉布森提出了一种反对哲学"表象论"的观点,即认为一切知觉都是以"心理表象"为中介的。与此相反,他的知觉论是一种"直接"论,认为人们对物理对象的知觉通常是直接的。这意味着知觉是不以感觉材料或任何想象为中介,而是直接感知到三维对象。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感知到对象,如观看对象的照片或在头脑中想象这个对象,但当我们直接面对这个对象时,我们就是在直接感知它。不过,吉布森的这一观点受到了很多批评,主要的反对意见是,认为他忽略了知觉中大脑机制的新发现,例如幻肢现象的异常知觉体验。例如生理学家拉马肯德兰和布兰克斯里详细分析了关于失去肢体后的人仍然感到其中的感觉的大量材料,并指出这种感觉在大脑中的确切位置,认为常人的感觉与失去肢体的人的感觉位置是一致的。此外,最新的研究表明,吉布森对心理学成果的上述解释是有缺陷的。保罗•丘齐 ............

书籍插图:
书籍《实在、心灵与信念 当代美国哲学概论》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实在、心灵与信念 当代美国哲学概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