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在新疆教育中的实践与发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序言
马戎
在我国新疆、藏区等西部少数族群聚居区,民族语言仍然是当地民众的主要工具性语言。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和继承,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学习母语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权利。1949年以来,我国西部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与东中部地区出现差距,这与汉语授课学校与民语(少数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并存的“双轨制”教育体系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少数民族学生需要同时学习母语和汉语,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理科民语教材质量不高、缺乏教材参考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由于城镇就业市场上普遍要求劳动者具有汉语交流和学习的能力,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因此,新疆自治区政府开始强调双语教育。国家通用语言在各族年轻一代中的普及,将为中国各族群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必要的语言工具。与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一样,推广国家通用语教育是中华民族民族构建(nation-building)进程中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在国家层面建立“文化认同”的社会基础。这一点已经在全国民众中达成共识。
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现状和发展前景时,我们需要关注不同文字出版物提供的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这一差异与少数民族学生在完成学校教育后的就业前景密切相关。2010年我国汉族、满族、回族等通用汉语的人口规模超过12亿,同年全国出版图书328397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429种,仅占2.87%。全国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水平在“大专及以上”的有118374897人,其中汉族、回族、满族人口总计约1.13亿,约占总数的95.6%,蒙古族受教育水平在“大专及以上”的有78.2万、维吾尔族有56.6万、藏族有30.9万、朝鲜族有28.2万、哈萨克族有11.5万。如果一本学术类译著能够在“大专及以上”人群中吸引万分之一的读者,这本书的汉文版可售出1.13万册,维吾尔文版仅可售出57册。即使政府出资补助,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和出版规模也必然十分有限,同时,许多国外前沿科技创新著作要找到专业水平合格的少数民族文字译者也很困难。因此,无论从中国传统文献积累还是从国际化现代知识含量和应用人口规模来看,今天的汉语(国家通用语)已成为现代知识体系的重要新载体,在中国国内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工具作用。
相比之下,我国几种主要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数量小、种类少,只能为读者提供有限的现代知识。以新疆大学图书馆藏书中的维吾尔文图书为例,理科基础学科的数学类图书仅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汉文藏书数学类的1.05%,物理学类为0.68%,化学类为1.03%,地理学类为0.82%,普通生物学类为1.00%;文科中的财政金融类图书仅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同类汉文藏书种类的0.14%,法律类为0.91%,史学理论类为0.26%,社会学类为0.86%。维吾尔族学生阅读现有维吾尔文出版物所能获得知识(特别是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量与质与汉文出版物完全无法相比。从世界各种语言的发展历史看,语言之间的竞争存在马太效应,随着全世界知识创新速度越来越快,维吾尔文出版物与汉文出版物之间在知识含量方面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不可能缩小。同时,随着新疆与内地在经济活动和劳动力市场方面的进一步整合,对劳动力素质和现代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维吾尔文教材和出版物提供知识的局限性必将进一步凸显。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面对现今就业市场上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结构,换言之,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今天的劳动力人才市场对少数民族语言人才的需求规模究竟有多大。我国人口普查把行业分为20个类别。第20类是“国际组织”,由于在这一项上就业的全国总人数仅为6580人,所以略去。从其余19类的具体行业内容来看,能够阅读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并掌握相关知识,可能在新疆地区5个行业的就业竞争中具有一定空间。第一个是“教育”,以少数民族学生为工作对象的教师队伍可吸纳大量少数民族人才,特别是南疆中小学校;第二个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疆文化事业的服务对象中,母语不是汉语的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新疆总人口的一半;第三个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其中“科学研究”应当包括少数民族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地理、医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关领域可吸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语言人才,但这一行业类别中的“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仍然需要以汉文为主要载体的现代知识;第四个和第五个分别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在这两个行业中,对于在少数族群聚居区工作的就业人员而言,少数民族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和工作文字。
在全国范围内,2010年在上述5个行业就业的劳动力仅占劳动力总数的7.573%,在汉族中占7.677%,在维吾尔族中占6.328%(总数约31.5万)。这5个行业的就业人员在本族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汉族与维吾尔族在3个行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上相差不多,但是在“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两个行业的比例上,维吾尔族不到汉族的一半。由于汉族在这5个行业就业的人员在全体劳动力中的比例仅为7.677%,所以维吾尔族6.328%的比例也属正常。在全体维吾尔族劳动力中,只有不到7%有可能在这5个行业的就业竞争中展现维吾尔语交流和通过维吾尔文出版物所获知识的能力,其他约93%的就业机会均要求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程度的汉文阅读能力,从而掌握本行业必要的知识与信息。这一差别完全是由汉文、维吾尔文出版物所含现代知识的质与量所带来的,是就业市场上客观存在的需求规则。
在其余14个行业中,当工作伙伴或对象是新疆本地少数民族时,民族语言是有用的口头交流工具,但是维吾尔文出版物提供的知识与这些行业工作内容之间的联系并不那么直接和重要。以“卫生”行业为例,面对维吾尔族患者,医生如果能够用维吾尔语交流,无疑有很大帮助,但是除了“维吾尔医学”专业的学生外,大多数医生学习的专业医科教材和参考书主要是汉文书籍,高层次医生还需要参考英文资料。在这14个行业就业的大多数劳动者仍然需要通过汉语进行 ............

书籍插图:
书籍《民族政策在新疆教育中的实践与发展》 - 插图1
书籍《民族政策在新疆教育中的实践与发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民族政策在新疆教育中的实践与发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