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思维-约翰 杜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我们如何思维
约翰?杜威
简介
我们如何思维》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之一。1925年1月,孙伏园主持的《京报副刊》发出征求启示,邀请海内外名流学者推荐“青年必读书十部”。众多学者纷纷响应作答。《我们如何思维》被胡适、潘家洵、李小峰、邵元冲、杨四穆、罗德辉、许昂若等学者列入推荐书单。
《我们如何思维》探讨了人类思维的本质。作者运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维时的不同过程。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思维训练的问题”,说明什么是思维以及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逻辑的探讨”论述了逻辑上概念判断、推理、具象与抽象思维、经验与科学思维等方法;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讨论了如何从活动、语言、观察、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
我们如何思维
杜威小传
约翰?杜威于1859年10月20 B出生于佛蒙特州伯灵顿城一个杂货店商人家庭。1875年进佛蒙特大学,1879年毕业后先后在一所中学和一所乡村学校教书。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深受当时美国圣路易学派的刊物《思辨哲学杂志》的影响,在该刊物发表了《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假定》等三篇哲学论文,深受鼓舞,从此决定以哲学为业。1882年杜威成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在此他听了皮尔士的逻辑讲座,深受影响。两年后他以《康德的心理学》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884年杜威到密执安大学教授哲学,1888年任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一学年后仍回密执安大学任教,直至1894年。在此期间出版了他的头两部著作《心理学》(Psychology)(工887)和《人类悟性论》(Leibniz's New Essays Concerning the Human Understanding) (1888),这时他的哲学观点大休上接近新黑格尔主义.他对心理学研究很感兴趣,并将其融合进哲学研究中。正是这种研究使他走上实用主义道路。在这方面,当时已出版并享有盛誉的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对他产生了强烈影响。杜威对心理学的研究又促使他进一步去研究教育学。他主张用心理学观点去进行教学,并认为应当把教育实脸当作哲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重要内容。1894年他应聘去了刚建立不久的芝加哥大学,并长期任哲学系主任。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0年,正是在此期间,杜威的思想从早期的新黑格尔主义转向实用主义。他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者,形我们如何思维成了美国实用主义运动中一个最重要的派别—芝加哥学派。这种思想的转变集中体现在他们共同创作的《逻辑理论研究》(Studies in Logical
Theory) (1903)论文集中,杜威称这本书是工具主义学派的“第一个宣言”。他还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了有名的实验学校,把他尚不成熟的想法直接运用于教育实践.这个学校抛弃传统的教学法,不注重书本而注重接触实际生活。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投而注重实际技能的训练。他后来一直倡导的“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等口号就是对这种教学法的概括。
1904年,由于与芝加哥大学管理者在实验学校上产生分歧,杜威辞去芝加哥大学的教职。这时他的哲学地位已经得到巩固,因此很快就受邀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杜威后来的哲学生涯都在哥伦比亚大学度过。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前十年,杜威撰写了大量关于知识理论和形而上学的文章,并结集出版在两部著作中:《达尔文对哲学的影响及其他当代思想论文》(The Influence of Darwin on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in Contemporary Thought) (1910)与《实验逻辑文集》(Essays in Experimental Logic) (1916).同时,他对教育理论的兴趣更为浓厚,并创作出版了两部重要著作,一部是《我们如何思维》(How We Think) (1910),这是其知识理论在教育方面的运用,另外一部是《民主与教育》(Demonracy and Education) (1916),本书也许是他在这一领域最重要的著作。
杜威作为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的声誉在哥伦比亚日益显赫,而且在公众心目当中,他还是一位重要的杜会问题评论家。他经常为诸如《新共和》《民族》等大众杂志撰稿,并不断参与争取妇女选举权和成立教师工会等各种政治活动。这种声名让他不断受邀在学术和大众场合发表演讲。他在该期间最重要的作品都是这些演讲的结果,如《哲学的重建》(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1920),《人性与行为》 (Human Nature and Conduct) (1922),《经验与自然》(Experience and Nature)(1925),《公众及其问题》(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1927),《确定性的寻求》(The Quest for Certainty) (1929)。
杜威于1930年从教学岗位上退休,但作为公众人物的活动并未减少,在哲学论著方面也笔耕不掇,相继出版了《艺术即经验》(Art asExperience) (1934),《一种共同信仰》(A Common Faith) (1934),《逻辑:探索的理论》(Logic: The Theory of Inquiry) (1938),《自由与文化》(Freedom and Culture) (1939),《价值理论》(Theory of Valuation)(1939),《认知与所知》(Knowing and the Known) (1949,与F. Bent-ley合著).
杜威于1952年6月2日去世,享车92岁。
第一章什么是思维
由广打到窄的四种含义
偶然的和随便的想法
思维不只是一串想法,而应是连贯有序的。
思维限于非直接感受到的事物。
但思维的目的在于获取信念。
思维以两种方式归结出信念
思考的定义
一、这一名词的几种不同的含义(由广打到窄的四种含义)
人们的最常用词之一就是“想”.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我们如何思维-约翰 杜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