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拖延心理學
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
Jane B. Burka、Lenora M. Yuen
作者簡介
珍.博克(Jane B. Burka)
萊諾拉.袁(Lenora M . Yuen)
珍.博克和萊諾拉.原是在舊金山灣區執業的心理醫生,也是美國率先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開設拖延團體治療課程的專家。他們上過《歐普拉》和《20/20》等電視節目,《紐約時報》、《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時人》雜誌和《當代心理學》等平面媒體也曾報導他們。他們在全美各地為學生、企業和公眾團體開設治療課程和講習班。
各方佳評推薦
  「想改掉拖延的惡習嗎?這兩位加州的心理學家從治療拖延者的實務中,找到了幾個根本的原因。」──《今日美國》
  「探索造成拖延的原因,以及多種拖延的型態……相當精采!」──《健身》雜誌
  「博克和袁兩位博士讓拖延者覺得好過一些……拖延者在學習克服拖延的技巧後,除了績效變好,更享受生活以外,也得到許多額外的好處。」──《紐約時報》
  「拖延可能對生活的每個面向都有致命的影響……博克和袁為習慣拖拖拉拉的人帶來了希望。」──《波士頓先鋒報》
  「本書所要傳達的根本訊息是:做事遲緩的傾向既非惡習,也不是品格缺失,而是一種由恐懼引發的心理症候群。」──《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作者筆觸幽默溫馨,條理分明,馬上就提出臨床有效的治療方法,毫不拖延。」──《檀香山星報》
  「作者覺得拖延並非懶惰造成的,對有些人來說,那比較像是一種心理障礙,使他們無法做該做的事情。」──《聖荷西信使報》
  「如果拖延已經讓你失去理智,本書有一些實用的工具可供你參考。」──《奧克蘭論壇報》
  「細探拖延的心理……最實用的部分是作者教拖延者如何戒除拖延的惡習……這本精采好書肯定可以幫助浪費時間與逃避任務的人改善自我。」──《出版人週刊》
  「精采的綜合論述……作者提出實用的建議,也教我們如何因應生活周遭的拖延者。」──《圖書館期刊》
  「我們為什麼會搬出一堆藉口,擱著事情不做?作者解釋這種行為的起因,教我們如何改善。」──《流行商務》雜誌
  「想停止拖延,提高生產力嗎?現在就讀這本書!」──《職場女性》
推薦序
李孟潮
資深心理醫生
在本書之前,中文圖書中唯一一本有關拖延的心理自助書是《戰勝惰性》,由美國人艾理斯和諾斯寫成,1988年由學苑出版社出版。《戰勝惰性》從此以後消失於漫漫書海,以至於每次我推薦來訪者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都要告訴他們,到老一點的圖書館找找。但願《拖延心理學》的命運會好很多,多年以後,當再有拖延的來訪者需要這本書的時候,他仍然可以很快地買到一本。
實際上,這本書在美國也是25年一直這麼賣著,每年都有一些人去買,不多也不少。
在美國,心理類圖書成了一個專門的種類,這和美國心理醫生的專業性以及出版界的專業性分不開的。先說說心理醫生的專業性。
本書的作者簡•博克(JaneB. Burka)和萊諾拉•袁(LenoraM. Yuen),在美國被稱為流行心理醫生(popular psychiatrist),也就是說,他們的主要工作是上電視、電臺做節目,在各地召開工作坊、做演講,寫作科普書籍,宣傳心理治療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以臨床工作室為輔。
而《戰勝惰性》的作者艾理斯,是理性情緒療法的創始人,他是臨床心理醫生,主要工作和我一樣,每天接待6~10個來訪者,偶爾講課也是講給心理治療師聽的,寫書也是業餘為之。在中國,雖然心理治療界還在形成的過程中,可是也已經有流行心理醫生和臨床心理醫生的分野了。
其實大家一個做科普,一個做臨床,本來是相輔相成的,可是經常聽到做臨床的看不起做科普的,認為做科普的沒本事,忽悠人,是這樣嗎?
《拖延心理學》和《戰勝惰性》都是有關拖延的,哪一本寫得更優秀一點呢?
顯然,是《拖延心理學》。
在《拖延心理學》中,作者們從拖延字源學開始,探索了拖延顯現的認知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社會心理學、神經生物學等各方面的原因,還給出了詳細的指導改善方案,而且作者的很多說法做法都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有科學研究依據的,作者還不斷地增加有關拖延最近的科研成果。
這樣抓住一點深人下去的科普自助書籍,別說來訪者們應該人手一本。就是心理醫生,也應該買來看看。畢竟,不是每個心理醫生都有那麼多時間,去資料庫裡查找一篇篇有關拖延的文獻,再總結出這些方法來的。
《拖延心理學》能夠成功,就在於兩位作者能夠一心不亂,二十幾年磨一劍,只是盯住拖延這個主題,寫書、做演講、做培訓、做治療。結果人家成了拖延問題的專賣店。
反觀當下,我們是否應該警示自己,不管要做流行心理醫生,還是臨床心理醫生,都要做的「專業」一點。我們很多心理醫生,寫書的時候好像恨不得一本書把50億人所有的心理障礙一次性解決,做臨床的時候好像恨不得天下所有心理障礙患者無分男女老少都來找自己做心理治療。
唉!就像一位名人所言──「世界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浮躁,這樣不好,這樣不好。」
而且,流行心理醫生,很多時候都是資深臨床心理醫生,轉型過去做的。
一個流行心理醫生,要專業過硬,要深入淺出,更要能挺住同行的嫉妒,不容易做的。
再說說出版界的專業性。
《拖延心理學》是個金蛋,可是人家出版界為孵化這本書花了25年。有沒有人想過,暢銷書出版的秘訣就是──堅持、希望和愛。聽起來有點像《聖經》,恰好,《聖經》就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書。
編輯手記
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戰
在閱讀本書之前,也許你會認為,拖延是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的小毛病,有些人會對這總也改不掉的習慣抱有些許懊惱,有些人會為在最後一秒鐘的靈感迸發沾沾自喜,而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態。
但是,當你願意去深入瞭解這一行為的時候,你會在網上發現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網友們。在某網站上有一個名為「我們都是拖延症」的小組,小組成員用文字宣洩著拖延帶給他們的痛苦、悲傷、懺悔、無助以及絕望一一「拖延症,我想流淚」,「真的沒有救了嗎?」
諸如此類;更讓人驚訝的是,小組成員以每天30人的速度在遞增。在仔細閱讀了很多人的帖子後 ............

书籍插图:
书籍《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 - 插图1
书籍《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