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庞
译者:张倩倩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2月
ISBN:9787550267329
排版:安然
制作:豆子书坊
本书由北京斯坦威图书有限责任公司策划出版并全球制作发行中文电子版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内容与作者介绍
《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该书受到了弗洛伊德、罗斯福、戴高乐、丘吉尔、梁启超、梁启勋、周作人等人的赞誉和推崇。尽管语言辛辣、观点极端,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中感受到天才般的洞见,从而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当今的社会现象和事件。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之称,著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其中以《乌合之众》最著名。
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研究,更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而不是自然主义的角度着手。
群体中累积起来的只有愚蠢和智慧,而并非天才的智慧。
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也能表现出极度忠诚、勇于献身和不计名利的举动,这是的个人利益根本做不到的。
如果一定要用小孩的证词来决定被告的命运的话,那还不如扔硬币决定来得合理。
声望是一切权力的主因。不管神明、国王还是美女,缺了声望一概没戏。
那些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们,就必须信誓旦旦、夸大其辞,才能使群体有所动容。
法国的学校不是让人为生活做好准备,而是只打算培养他们做公务员,在这个行当上取得成功,无需任何必要的自我定向,或表现出一丁点儿的个人主动性。
群体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被奴役。因此不管谁自称他们的领袖,他们都会本能地表示服从。
前言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将群体的各种特征加以解释说明。
我们都知道,遗传使种族中的个体生来就具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构成了这个种族的禀赋。然而,当这些个体中的一部分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成一个群体时,我们可以观察到,除了原有的种族特征之外,群体还表现出了一些新的心理特征,而这些新特征与种族特征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
有组织的群体在各民族的生活中向来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一部分所起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过。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体的有意识行为。
面对群体所呈现出来的各种问题,我致力于通过纯科学的方式去考察研究。也就是说,我的研究致力于方法学上的严谨,不受外界各种观点、理论和教条的影响。我确信,这是发现某些真理的唯一途径,当我们所讨论的话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难题时更是如此。那些致力于描述现象的人,是不会考虑他们的描述是否会伤害到他人的利益。杰出的思想家阿尔维耶拉先生在最近的一本著作中谈道:不属于任何一个当代学派的他,有时会发现他自己的观点跟所有这些派别的观点相左。我希望,这本新书以后也能得到相同的评价。因为一旦属于某个学派,观点就必然会受到其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点的影响。
但我还是要向读者解释一下,为什么读者会觉得本书的研究结论乍一看有些难以接受。例如,为什么我一方面认为群体心理存在极端的劣根性,一方面还是断定,尽管存在这种劣根性,干涉他们的组织仍然是危险的。
原因就是,对历史事实最细致的观察向我们证实了这样一点:社会组织和所有生命有机体一样复杂,而我们的能力不可能让它们在一夜间发生重大的变革。大自然从不以我们普遍流行的方式进行变革,而是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因而变革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是有致命危险的,无论这种变革在理论上是多么出色。只有当这种变革能够使民族的禀赋即刻产生变化时,它才是有用的。然而,只有时间具备这种力量。我们人类会受到各种思想、感情和习惯的制约,这是我们生来具有的特性,无法避免。各种制度、法律只是我们内在性格的外显表现,是内部需要的表达。所以,制度和法律也跟我们一样会受到各种思想、感情和习惯的制约。
研究社会现象就必须研究呈现出这种现象的民族。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这些现象也许有绝对价值,但实际上它们只有相对价值。
所以说,在研究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有先后顺序,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因为纯粹理性的教学通常与实践相反。这种思想可以扩展到任何领域,包括自然科学。举个例子,从绝对真理的角度来看,一个立方体或一个圆,是由某些公式严格定义的几何形状。但是从视觉的角度来看,这些几何图形在我们眼里会呈现出十分不同的形状。比如,随着角度的变化,立方体可以变成锥形,也可以变成方形;圆可以变成椭圆,也可以变成直线。但是,考虑这些虚幻的形状要比考虑它们真正的形状重要得多,因为我们只能看到这些虚幻的形状,照片或图纸记录下的也是这些虚幻的形状。所以说,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着更多的真理。按照物体准确的几何形状来呈现它们时,有可能是在歪曲自然,使它变得不可辨认。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的物体都只能复制或翻拍,而不可触碰的话,那我们就很难形成关于它们的正确观点了。换句话说,如果一种形态的知识只有少数人可以掌握的话,那这个知识还有什么意义?
研究社会现象的哲学家应当时刻牢记,事物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同等重要的。如果就文明的进化而言,实践价值更为重要。一旦科学家们能够认识到这个事实,那么他在最初进行逻辑推论时,就会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让研究者采取保守的态度。社会事实太复杂了,我们根本无法全盘掌握或预见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后果。而且,在可见的事实背后还隐藏着数不清的影响因素。可见的社会现象是某种巨大的无意识机制工作的结果,而这一过程远远超越了我们的分析能力。如果我们把能够感觉到的现象比喻为波浪,那么它只不过是海洋深处的一处湍流的表象而已。就群体的大多数行为而言,它表现出的是一种独特的心理劣根性,而在另一些行为中,它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