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边缘的沉思:对社会发展模式的反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1 为什么幸福没有和GDP共舞?
2 进入神秘曼荼罗中的现代化
3 向环保祭台奉献牺牲之后
4 怎样才能让全社会共享繁荣?
5 怎样才能做出聪明的决策?
6 怎样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
7 对抗全球化
8 当资源被精英独吞的时候
9 寻找治愈腐败的药方
10 现代失乐园
1 为什么幸福没有和GDP共舞?
远征,你好!
夏天我从美国回北京探亲度假,咱们中学同学在一起聚会,可惜你因为腿伤不能来北京,真是遗憾。那天我们去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吃饭,点了那里有名的冬菜包子和红楼菜。吃着冬菜包子,我们都想起小时候在学校食堂吃包子的事儿,每星期四的午餐是包子,大家都盼着吃。下课铃一响,争先恐后往食堂跑,你们男生的吃相最难看,狼吞虎咽,一眨眼你们桌上的那盆包子就全没影儿了。大个子刘强总喜欢到我们女生的桌子来“视察、视察”,看看有没有吃不了要“浪费”的东西。包子我们是不会“浪费”的,吃窝头的时候,我们常常给他。他挺有“共产主义精神”,把窝头拿回去和你们共享。看着你们在那里大吃大嚼我们“浪费”的窝头,我们都忍不住捂着嘴,想笑又不好意思,然后绷着脸讨论一个生物问题:人的胃是不是和身高成正比?总说要去问问生物老师,可最终也没去问过。
那天从来今雨轩出来,我们去了长廊,大家坐在里面聊了几个钟头。你还记得那年冬天吗?咱俩也坐在中山公园的长廊里聊了几个钟头。咱们从各自插队的乡下回北京过年,你约我到中山公园聊聊。那时候的形势风云诡异,忽左忽右,扑朔迷离,反左的“批林整风”本给大家带来了希望,但忽然变成了反右的“批林批孔”,而在“反右倾回潮”的窒息恶浪中,周总理却作了鼓舞人心的《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的报告。你带了一份《人民日报》,那上面有总理的报告,咱们一段一段地琢磨着、猜测着,希望能从里面找到更多的隐藏信息:中国正在向何处去呢?咱们的前途和出路在哪里呢?我们会在穷乡僻壤的漫漫黄沙里蹉跎终生吗?……咱们一会儿兴奋,一会儿忧虑。朔风嘶号,沙尘飞旋,乌鸦在古老的柏树上哀啼。咱们一遍一遍地讨讼:中国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吗?咱们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吗?中国怎么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
这次聚会,大家也谈到了中国的现代化,还谈了许多咱们从小就关心的、却一直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你素来是最喜欢思索这些问题的,我当时就在想,一定要把我们的讨论告诉你,听听你的意见。
那天先是谈起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大家都讲了自己生活的一些变化,接着,又讲了更多的新问题、新困扰、新痛苦。作为从美国回来的我,惊异地感觉到一个令我困惑的“反差”。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果用“衣食住行”的客观标准来衡量,同学们的生活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咱们小时候想象的“共产主义天堂”的物质标准:营养充足的食物、现代化的住宅、春夏秋冬的漂亮衣服,许多人还有了小汽车;可是另一方面,却没有一个人有“进入了天堂”的幸福感,相反,大多数人都忧心忡忡,担忧股市继续下跌,害怕通货膨胀加剧,抱怨医疗保险制度,咒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愤恨社会风气败坏,大家还都担心美国的次贷危机会把中国和世界拖入“地狱”。“天堂”的物质,“地狱”的危机感,如此强烈的反差把大家的话题引入了“社会发展模式”的讨论,中国的发展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物质的丰富没有使人获得幸福?社会发展的目标究竟应该是什么?
前年,我去不丹,那是喜马拉雅山麓的一个小国,它采用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发展模式,一个和主流世界截然不同的模式。主流世界的发展模式是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中心目标,不丹却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的概念,把提高国民的“幸福”作为发展的目标。当我讲起我的不丹之行和国民幸福总值的时候,同学们的兴趣和热情轰然爆发,他们提出了无数的问题:国民幸福总值是怎么衡量的?不丹为什么会采用如此另类的发展模式?西方主流发展经济学界对不丹模式的评价是什么?不丹的模式取得成功了吗?人在不丹真是能感到幸福吗?……
你一定也想问这些问题吧,以你的好学探索性格,还有经世济民的热忱,你大概还会提出更多的疑问。这些问题都很复杂,容我慢慢来回应吧。我想先来答复一个最直接的问题:人在不丹真是能感到幸福吗?因为我没有在不丹做全面的问卷调查,我当然不能给出一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全面答复。我只是想用两个案例,来做个案式的回答。第一个案例,是我自己在不丹的“幸福感”;第二个案例,是许多留学西方的不丹人的“幸福感”。
我进入不丹感到的“幸福”是震撼的,真是有进入了伊甸园的感觉。我是和牛津的十来个校友一起去的不丹,我们想去看看喜马拉雅山麓的几个古老王国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发展变化,我们的旅程涵盖了尼泊尔、印度西孟加拉(West Bengal)邦的大吉岭(Darjeeling)、锡金,还有不丹。我们由陆路从印度进入不丹,当我们一穿过那座绘着古色古香图案的不丹边境国门,立刻就感到了反差的震撼,不丹和印度的差别太大了!印度那边又脏又乱,臭烘烘的街道、捡垃圾的小孩、要饭的乞丐、拥塞的交通、污浊的气味、汽车轰鸣的嘈杂,让人时时感到焦虑窒息的压力。不丹这边则是一片宁静,街道宽畅整洁,汽车不多,人也不多,完全没有乞丐,所有的建筑都是不丹传统式样,墙壁是雪白的、鹅黄的、淡粉的,窗棂房梁上绘着古色古香的图案,连加油站都是一座不丹的传统小房子。我感到宁静和谐,那种在印度困扰我的焦虑、窒息、压力烟消云散。我看看身边的校友们,他们一个个也都像是舒了口气。彼德是一位退休的经济学教授,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说:“啊,来到了伊甸园!”
不丹和印度的差别,不是那种“发达”与“穷困”的差别。70年代末我曾从深圳经罗湖去香港,80年代我也曾经从美国进入墨西哥的边界小城,那都是典型的“发达”与“穷困”的差别,一边是贫穷落后,一边是富裕繁华。但不丹和印度的差别则不是,如果用主流世界的“发达”标准来衡量,印度应该是更发达,因为它有更多的汽车,更多的商店,商店里也有更多的全球化的商品。在印度脏乱的街道上,拥挤着许多狭窄的店铺,门前撑着塑料布遮雨遮阳,里面堆着牛仔裤、耐克鞋、各色电器。这种格局的 ............

书籍插图:
书籍《在世界边缘的沉思:对社会发展模式的反省》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在世界边缘的沉思:对社会发展模式的反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