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作者:
(荷)约翰·赫伊津哈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月
ISBN:
9787536082014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中译者再版序
中译者初版序
英译者序
荷兰文版序
德文版序
第一章 生活的激情
第二章 渴望更美好的生活
第三章 骑士的英雄梦
第四章 爱情的形式
第五章 死亡的幻象
第六章 宗教生活描写
第七章 虔诚的人格
第八章 宗教激情与宗教幻想
第九章 象征手法的式微
第十章 想象力的衰竭
第十一章 实践中的思想形式
第十二章 生活中的艺术
第十三章 美术与文学
第十四章 新形式的来临
参考文献
索引
中译者简介
中译者初版后记
中译者再版后记
中译者再版 序
2016年,花城出版社决定推出“赫伊津哈经典文集”,首批选中我的三个译本《游戏的人》《中世纪的秋天》和《17世纪的荷兰文明》。
我的大多数译作广泛流布、反复再版或重印,其中一些有可能传诸后世,令人欣慰。
这篇小序简要介绍《中世纪的秋天》第一版在国内的接受情况。
赫伊津哈这本书有两个译本:(1)《中世纪的衰落》(刘军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2)《中世纪的秋天》(何道宽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中世纪的衰落》依据的是节本《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饱受诟病,《中世纪的秋天》依据的是足本《The Autumn of the Middle Ages》。节本“Waning”损害了原著,在节、删、编的过程中它肆无忌惮地砍头去尾、段落重组、句子重构,足本“Autumn”的英译者罗德尼·佩顿教授在“英译者序”里非常绅士而克制地痛斥了第一个英译本“Waning”,斥之为“非常低劣、严重伤残”。佩顿说:“我的已故同事乌尔里希·马米奇和我一致认为,值得尝试推出一个新的译本。我们要拯救被糟蹋和低估了的珍品。”两个版本的优劣详见本书“英译者序”。
《中世纪的秋天》被广泛征引,产生较大影响。承蒙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老师、福建师大英语语言文学在读博士宋晓舟女士惠助,我们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结果如下:广西师大版的《中世纪的秋天》总征引率为81次,其中硕博士论文征引率为55次、核心论文征引率为5次。
[1]
兹撷取两篇博士论文,引以为证。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立论和征引的依据都是我们的足本《中世纪的秋天》,而不是节本《中世纪的衰落》。只摘引两三句,管窥我的译本《中世纪的秋天》的影响。
(1)刘铭的博士论文《赫伊津哈文明史观研究》(复旦大学,2012)显示,他倚重我翻译的赫伊津哈的4部作品。他写道:“就译著的情况而言,《中世纪的秋天》《游戏的人》先后出过两个和三个译本,另有《伊拉斯谟传》《17世纪的荷兰文明》……这些作品有着相当数量的读者人群,不仅是专业学术界人士,往往还包括一般意义上对西方文化史、文化哲学感兴趣的读者,这进一步说明了赫氏作为一名当代西方文化史名家和文化哲学家的身份在国内还是被广泛认可的。”(pp.3-4)
(2)最耐人寻味的是,中央美术学院胡晓岚2014年的博士论文《文化史视野中的美术史:赫伊津哈研究》及其衍生的若干文章所倚重的,并不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的那个节本《中世纪的衰落》,而是我的译本《中世纪的秋天》。
在文章《他山之石:从赫伊津哈的文化史研究到艺术史方法》(《美术》,2014年08期)的摘要里,胡晓岚写道:“赫伊津哈的代表作《中世纪的秋天》《游戏的人》《17世纪的荷兰文明》等奠定了他的史学泰斗地位。”这句话所引的3部译作都出自何道宽名下。
现将《中世纪的秋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被引率图示如下:
柱状图和曲线图:
何道宽
于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2016年7月10日
【注释】
[1]
检索承福建师大外国语学院的在读博士宋晓舟女士代劳。
中译者初版 序
一、缘分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的作者是欧洲著名文化史家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1872-1945)。在翻译并研究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891-1980)的20余年中,我和赫伊津哈间接相知,最近3年,又先后翻译了他的书《游戏的人》(花城出版社,2007)、《伊拉斯谟传》《中世纪的秋天》(后两种均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又要着手翻译他的《17世纪的荷兰文明》(花城出版社,2009),如此,我和他逐渐由间接相知到亲密接触,又通过他和伊拉斯谟了解到荷兰文化,并由此管窥到近代欧洲的北方文化和法国文化。
我对文明史和文化史的兴趣由来已久。1983年翻译出版儿童小说《希腊小奴隶》,1989年翻译出版《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1990年审校《文艺复兴盛期》(以上3本书均由重庆出版社推出)。20多年来,我又从研读和翻译其他人类学著作(有些未刊)中学习文化史。但我对文化史的研究尚不深入,因为我深知,如果没有非常广阔的视野,如果不懂通史、考古学、人类学、哲学史、美学史、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经济史和各种断代史,世界文化史的研究就无从谈起。
翻译赫伊津哈的四本书使我有机会在文化史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二、版本
赫伊津哈这本《中世纪的秋天》出了两个荷兰文版、一个德文版、一个法文版(1932)、两个英文版。两个荷兰文分别在1919年和1921年印行。德文版1923年问世。第一个英文版是节本,名为《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1924年出版。第二个英文版是足本,名为《The Autumn of the Middle Ages》,1996年出版。
国内出的汉译本有两个。第一个版本《中世纪的衰落》(刘军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根据的是英文版节本《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 ............

书籍插图:
书籍《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 插图1
书籍《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