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 名 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
作 者 【英】基思·托马斯
译 者 芮传明 梅剑华
责任编辑 陶泽慧
出版发行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7434-5
关注我们的微博:@译林出版社
关注我们的微信:yilinpress
意见反馈:@你好小巴鱼
目录
CONTENTS
主编的话
前言
致谢
参考文献说明
缩写表
序曲
第一章 大环境
宗教
第二章 中世纪教会的巫术
第三章 宗教改革的影响
第四章 天命
一 不幸的神圣起源
二 充满警示的传说
三 渎神
四 教义及其功用
第五章 祈祷与预言
一 祈祷
二 治疗
三 预言
四 结语
第六章 宗教与大众
一 教会与社会
二 对建议的需求
三 无知与冷漠
四 怀疑论
巫术
第七章 巫术疗法
一 魔咒师与术士
二 触摸疗法
三 巫术疗法的功效
第八章 术士与大众巫术
一 丢失财物
二 奇术与巫术的传统
三 大众巫术与占卜
四 巫术职业
第九章 巫术与宗教
一 宗教与巫术的对抗
二 相似与差异
占星术
第十章 占星术:实践与范围
一 导言
二 历书与预言
三 占星从业者
四 在咨询室里
第十一章 占星术:其社会与知识的作用
一 求知欲
二 成功与失败
三 衰落
第十二章 占星术与宗教
一 冲突
二 同化
往昔的魅力
第十三章 古代预言
一 类型
二 作用
三 沉睡的英雄
四 预言的根源
妖术
第十四章 英格兰的妖术:罪行及其历史
一 妖术的含义
二 妖巫信仰的年表
附录一 “妖术”一词的含义
附录二 1563年前妖术在英格兰的法律地位
第十五章 妖术与宗教
一 魔鬼
二 着魔与祓魔
三 妖术与宗教
第十六章 妖巫的诞生
一 诅咒
二 魔鬼崇拜的诱惑
三 妖术的诱惑
四 社会与不合规范者
第十七章 妖术及其社会环境
一 妖巫信仰的功用
二 妖巫与其控告者
三 妖术与社会
第十八章 妖术的衰落
共生的信仰
第十九章 幽灵与妖仙
一 关于幽灵的神学
二 幽灵的用途
三 社会与死者
四 妖仙
第二十章 时节与预兆
一 时节的守奉
二 预兆与禁忌
尾声
第二十一章 若干相互关系
一 巫术信仰的统一性
二 巫术与宗教
第二十二章 巫术的衰落
一 知识方面的变化
二 新技术
三 新的热望
四 遗风
索引
注释
主编的话
刘东
总算不负几年来的苦心—该为这套书写篇短序了。
此项翻译工程的缘起,先要追溯到自己内心的某些变化。虽说越来越惯于乡间的生活,每天只打一两通电话,但这种离群索居并不意味着我已修炼到了出家遁世的地步。毋宁说,坚守沉默少语的状态,倒是为了咬定问题不放,而且在当下的世道中,若还有哪路学说能引我出神,就不能只是玄妙得叫人着魔,还要有助于思入所属的社群。如此嘈嘈切切鼓荡难平的心气,或不免受了世事的恶刺激,不过也恰是这道底线,帮我部分摆脱了中西“精神分裂症”—至少我可以倚仗着中国文化的本根,去参验外缘的社会学说了,既然儒学作为一种本真的心向,正是要从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出发,把人间问题当成全部灵感的源头。
不宁惟是,这种从人文思入社会的诉求,还同国际学界的发展不期相合。擅长把捉非确定性问题的哲学,看来有点走出自我囿闭的低潮,而这又跟它把焦点对准了社会不无关系。现行通则的加速崩解和相互证伪,使得就算今后仍有普适的基准可言,也要有待于更加透辟的思力,正是在文明的此一根基处,批判的事业又有了用武之地。由此就决定了,尽管同在关注世俗的事务与规则,但跟既定框架内的策论不同,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社会学说,决不会是医头医脚式的小修小补,而必须以激进亢奋的姿态,去怀疑、颠覆和重估全部的价值预设。有意思的是,也许再没有哪个时代,会有这么多书生想要焕发制度智慧,这既凸显了文明的深层危机,又表达了超越的不竭潜力。
于是自然就想到翻译—把这些制度智慧引进汉语世界来。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此类翻译向称严肃的学业,无论编者、译者还是读者,都会因其理论色彩和语言风格而备尝艰涩,但该工程却绝非寻常意义上的“纯学术”。此中辩谈的话题和学理,将会贴近我们的伦常日用,渗入我们的表象世界,改铸我们的公民文化,根本不容任何学院人垄断。同样,尽管这些选题大多分量厚重,且多为国外学府指定的必读书,也不必将其标榜为“新经典”。此类方生方成的思想实验,仍要应付尖刻的批判围攻,保持着知识创化时的紧张度,尚没有资格被当成享受保护的“老残遗产”。所以说白了:除非来此对话者早已功力尽失,这里就只有激活思想的马刺。
主持此类工程之烦难,足以让任何聪明人望而却步,大约也惟有愚钝如我者,才会在十年苦熬之余再作冯妇。然则晨钟暮鼓黄卷青灯中,毕竟尚有历代的高僧暗中相伴,他们和我声应气求,不甘心被宿命贬低为人类的亚种,遂把迻译工作当成了日常功课,要以艰难的咀嚼咬穿文化的篱笆。师法着这些先烈,当初酝酿这套丛书时,我曾在哈佛费正清中心放胆讲道:“在作者、编者和读者间初步形成的这种‘良性循环’景象,作为整个社会多元分化进程的缩影,偏巧正跟我们的国运连在一起,如果我们至少眼下尚无理由否认,今后中国历史的主要变因之一,仍然在于大陆知识阶层的一念之中,那么我们就总还有权想象,在孔老夫子的故乡,中华民族其实就靠这么写着读着,而默默修持着自己的心念,而默默挑战着自身的极限!”惟愿认同此道者日众,则华夏一族虽历经劫难,终不致因我辈而沦为文化小国。
一九九九年六月于京郊溪翁庄
献给我的父母
前言
本书试图彰显一些信仰体系的意义,这些信仰体系曾兴盛于16、17世纪的英格兰,但在今天它们已不再受人关注。占星术、妖术、巫术疗法、占卜术、古代预言、幽灵和妖仙,在今天毫无疑问都受到聪明人的轻视。它们在过去却受到当时聪明人的认真对待,历史学家要做的,就是解释何以如此。我力图展示它们在我们祖先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所拥有的实际功用。在这项工作中,我受惠于现代社会人类学家对广泛存在于非洲和其他地方的相似信仰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开始关注这些信仰与同一时期宗教观念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对不幸提供解释和对噩运提出拯救方案这一点上,它们似乎扮演了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