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历史学古诗-蒙曼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顺着历史学古诗/蒙曼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6
ISBN 978-7-5596-5207-2
本书由“满屋书香”整理,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书或者想获得更多免费电子书请加小编微信:sisijuan2012或QQ:151680600 小编也可以结交一些喜欢读书的朋友。或者关注小编个人微信公众号名称:满屋书香。 公众号中可以获得书香君所有分享的电子书!
自序
孔夫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小小少年,怎能不学诗呢?诗是绮罗上的纹饰,是一树树的花朵。《诗经》《楚辞》,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唐诗宋词,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即便到了明清,诗词也仍然如傲霜秋菊,坚守枝头,抱香以待。小小少年,采撷着这些美丽的花朵,自然就会生出像花朵一样的心灵,锦绣一样的口齿吧。
小小少年,又怎能不学史呢?孔夫子说:“绘事后素。”意思是说,先有一个白底子,然后才能在上面画出五彩的图案。历史不就是这绘画的底色吗?它也是长养花朵的大树。礼乐昌明的卫国,自会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美意;而刚毅好战的秦国,却会唱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壮歌。没有开科取士,哪会有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豪情?同样,没有“靖康之变”,又哪会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沉痛?小小少年,攀缘着这棵五千多年不断成长的大树,自然会长养出树干一样挺立的风骨,树枝一样纵横的思想,树梢一样开阔的视野吧?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一起顺着历史学古诗吧。我选择的古诗,都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它是那个时代公认的好诗;第二,它能够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比如大名鼎鼎的唐朝,我一共选择了十首诗。我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讲唐朝整体的进取精神,用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讲唐朝的武功,用孟郊的《登科后》讲唐朝的文治,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讲唐朝的“丝绸之路”,又用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讲唐朝的富裕和温情,这些特质加起来,就是所谓的“盛唐气象”;然后,我又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杜甫的《春望》讲“安史之乱”,这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再用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和杜牧的《泊秦淮》讲唐朝后期的衰亡。刘禹锡还在抗争,白居易却已经隐退了,到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一刻,唐朝也就走到了尽头。这八首诗,既是大树上缤纷的花朵,又是大树里那一圈圈的年轮,把它们都学懂了,你才知道,我们中国这棵文明的大树,何以会根深叶茂、冬夏常青。
小小少年,你们知道吗?在1934年,有一位卢前先生,写了一首小诗,名叫《本事》:“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梦里花儿落多少。”我真希望,你们无论什么时候醒来,都有大树可以倚靠,都有落花可以回味。有梦有醒,有树有花,这才是孔夫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目 录
自序
春秋战国
《诗经·卫风·木瓜》
《诗经·秦风·无衣》
秦汉
《大风歌》
《长歌行》
《江南》
三国两晋南北朝
《观沧海》
《饮酒》(其五)
《敕勒歌》
隋唐
《登鹳雀楼》
《出塞二首》(其一)
《登科后》
《送元二使安西》
《过故人庄》
《早发白帝城》
《春望》
《问刘十九》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泊秦淮》
宋朝
《江上渔者》
《题西林壁》
《惠崇春江晚景》
《夏日绝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春日》
《过零丁洋》
元明清
《上京即事五首》(其三)
《石灰吟》
《望阙台》
《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对酒》
春秋战国
《诗经·卫风·木瓜》
我们这本书的名字叫作《顺着历史学古诗》。所谓顺着历史,是说我们学的这些古诗,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来选择的,而且每首古诗不仅诗写得好,还能反映出特定的历史背景。学完这些诗之后,你不仅会爱上诗歌,而且对中国历史也会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篇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诗经·卫风·木瓜》。为什么从这首诗开始呢?因为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的开篇,《诗经》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开篇,而《卫风·木瓜》里谈到的礼尚往来、重义轻利的精神,我认为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开篇。
这首诗的题目是《诗经·卫风·木瓜》。这个诗题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其中,《诗经》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一种诗歌的体裁,一般都是四言诗。《卫风》是一种音乐形式。而《木瓜》则是这一篇的篇名。
先说《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是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春秋时代的诗歌。按照现代学者的研究,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距离现在已有三千多年了。想想看,我们的祖先从那么早就开始写诗,多么神奇!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一共有305首,所以又叫“诗三百”。在《诗经》那个时代,诗歌都没有确切的作者,所以我们在前面加上“诗经”两个字,也是为了告诉大家这首诗的出处。
再说《卫风》。《诗经》的三百多篇诗歌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叫风、雅、颂。古代的诗歌都是配乐演唱的,因此风、雅、颂其实是乐调的划分。其中,“风”是指十五国风,也就是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音乐,就好比现在安徽有黄梅戏、陕西有秦腔;“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也就是雅乐正声,有点儿类似于京剧;而“颂”则是庙堂音乐,相当于国歌一类的国家典礼音乐。
这样说来,所谓“卫风”,其实就是指卫国的民歌。卫国这个诸侯国在今天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在西周时期,它的地位可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周朝灭掉商朝后,为安置商朝遗民而建立的诸侯国。要知道,当时商朝的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周朝打败商朝,在历史上号称“小邦周克大邑商”,可见商朝国力之强大。而卫国统领的主要又是原来商朝首都地区的居民,这些居民的视野格外宽,文化品位也格外高。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篇都出自《卫风》,比如“有匪(fěi)君子,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qí)奥》),又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等等。
最后说《木瓜》。本来,《诗经》里的诗是没有题目的,后人为了方便,就从第一句中抽出来几个字作为诗题。这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顺着历史学古诗-蒙曼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