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也能成为爱因斯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1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你的孩子也能成为爱因斯坦
作者:【西班牙】费尔南多·阿尔贝卡
ISBN:9787532766673
译者:金薇
责任编辑:衷雅琴
产品经理:@nachzugler
关注我们的微博:@上海译文
关注我们的微信:stphbooks
献给我的挚友:阿尔贝托·费尔南德斯-马尔托斯。
献给我在西班牙韦尔瓦、卡塞雷斯、萨拉戈萨、阿斯图里亚斯和科尔多瓦的每一位学生。
献给艾娃、胡安,以及编辑安东尼奥·库埃斯塔。
献给我的两个养子: 哈维尔和尼古拉斯。
献给我的孩子们。
学习是种体验,其他的一切只是信息而已。
——爱因斯坦
家长们一起来读书(推荐序一)
这是为孩子的父母写的书;我因此想起了另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强调的是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正是长期以来被严重忽略的中国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人们谈起教育,想到的就是学校教育;而很少关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是教育思想和体制上的一个极大偏差。但近年来情况有了变化,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度与参与度的逐渐加强,“家长如何参与教育”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我曾经说过: 家长教育观念出了问题,参与不得法,就会成为应试教育的社会基础,教育改革的阻力;我接触到的许多优秀教师,都有过因为坚持素质教育而受到部分家长围攻的不愉快的经历。但我同时又认为,即使如此,教师与家长之间仍然存在着共同点: 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这就有了相互合作的可能: 只要家长接受了正确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就自然会成为素质教育的支持者,教育改革的动力。或为阻力,或为动力,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如何转变和引导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教育课题。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问题需要综合治理,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协力,才能有效地推进全面教育改革。
而且今天的家长也有接受新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的需要与可能。我注意到学生家长结构的变化: 如果说前些年的家长,多是“文革”知识青年那一代,他们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未竟理想,因而有“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那么,今天的家长,大都成长于“文革”后的八九十年代,有较开阔的国际视野,他们本身就具有或者能够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他们对当下中国应试教育的状况多有不满,但不知如何应对,有的就由逐渐适应而主动迎合,也就成了应试教育的社会基础,但多是被动的,也就有转变的可能。
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既有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有了家长自身的需要与可能;问题是: 应该从何入手?
我的主张是: 从读书开始。这些年来,我一直在鼓吹和支持中国教育界的读书活动,以为这是促进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最佳抓手: 不仅要提倡教师读书、学生读书,还要鼓励家长读书;不仅个人阅读,还可以组织读书会,大家一起读书。
读什么书?除了一般的人文、科学、教育图书之外,还应该读专门谈家庭教育的书。这就说到了与本书直接相关的话题: 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图书的编写与出版。这又是中国教育界与出版界的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始。前面提及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受到家长的欢迎不是偶然的,因为作者提供的是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家长会感到亲切,并具有可操作性。除总结中国的教育经验以外,我觉得,引入外国教育经验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们孩子的成长环境与所遇到的问题,常常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步或相似的,这就有了相互借鉴的更大需要与可能。在我看来,西班牙作家、教育家费尔南多所写的这本《你的孩子也能成为爱因斯坦》一书,就是这种大可以借鉴的作品,因而是非常及时的可供家长阅读的书: 它从总结爱因斯坦从一个“成绩平平”的中学生成为世界一流大科学家的成长经验入手,提出了极富启发性的教育理念与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教育方法,提供了许多可以深入讨论的家庭教育话题。
这里,仅简单谈谈我的阅读体会,以供家长读者进一步阅读与讨论时参考。
首先要讨论的是,如何理解本书所提出的“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爱因斯坦”的命题。对此,本书附录的“爱因斯坦名言集锦”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回答:“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里说得很清楚: 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成为“成功人士”,而是要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作为教育、培养孩子的目标;因此,“成为爱因斯坦”,应该关心与追求的,不是笼罩在爱因斯坦头上的“成功”的光环,而是体现在爱因斯坦身上的“价值”观念与相应的人的基本素质。于是,就会注意到,作者在描述还是个“慢人半拍”的“迟钝”的孩子的爱因斯坦时,特意介绍了他的某些潜在的素质,例如,“乐于思索”,“渐渐养成了对听来的话思忖存疑的习惯”;富有“想象力”;“一方面学会自立,另一方面知道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潜质在他所受的教育里得到了很好的培育,成为他的内在价值,在一定的机遇下,得到了发挥,成就了举世瞩目的“天才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在“爱因斯坦名言集锦”里,有一句话,或许可以看作是对他自己成长经验的总结:“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这里所说的最终要“忘记”的,是指在学校所学的具体知识与技巧;要“剩下”并终生受益的,是具体知识背后的人的基本信念与素质。这其实是可以用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证实的: 当我们回忆起中小学老师,甚至大学老师时,他们当年传授的具体知识早已忘记了,但老师在精神上的指引,情操、人格上的影响,对自己素质的培育,却成了永恒的记忆和无形、无价的财富。这都说明,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知识背后的精神与素质;现在的教育,把应试知识的死记硬背作为对学生、子女的唯一要求,是根本上违背教育的本意与常识的。考完了,知识全部忘记了(这是迟早的事),就什么也不剩下了。把孩子训练成考试机器,这大概也是违背每一个家长的初衷的吧?
那么,教育所应培育的关乎学生和子女终生健康成长,老师与家长应特别注意的基本素质,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本书 ............

书籍插图:
书籍《你的孩子也能成为爱因斯坦》 - 插图1
书籍《你的孩子也能成为爱因斯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你的孩子也能成为爱因斯坦 - (EPUB全文下载)